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送灶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送灶诗词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7期  作者:春元 出版时间:1979-01-10
    关键字: 送灶 胶牙糖 送灶 清朝

    苏杭送灶,以胶牙饧及粉祀之。沈朝初「忆江南词」云:「苏州好,腊尽火盆红,玉屑饧糖成锭脆,紫花香豆著皮松,媚灶最精工。」朱竹「醉司命」词又云:「炼香以烧,剪纸而焚,饼糕粉嘉,杂遝上陈。」吴曼云「江鄕节物小序」云:「杭俗廿四夜祀灶,以糖分染五色,皆用素品。」诗云:「眷饧着色烂如霞,淸供还斟玉乳茶;不用黄羊重媚灶,知君一尝已胶牙。」若是,则灶君受赃矣,殊可哂也。昔日谢灶,妇女不得预其事,以竹筋作杠为灶神之轿焚之,舁神上天,又寸断稻草及靑豆,撒屋顶,以饲神焉。蔡

  • 文章送灶漫话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2期  作者:田航  出版时间:1978-01-15
    关键字: 裹脚 祭灶 送灶

    祇进厨房一次,就是为了「祭灶」。记得有次我问他老人家:「何以祭灶必须男人们?」他老人家一笑说:「也许是女人们一年到头总在灶君爷面前唠唠叨叨,怕灶君爷到了西天没有好话说,因此于送灶之日,才请咱们爷们出面……。」确实的,「祭灶」也就是「送灶」,仪式的程序是这样的:先上香,磕头,然后揭下灶君像置于焚炉中,这时,便要早早预备一碗淸水,一撮干草,一把料,一面撒草撒料,一面泼水,并顺口说:「又有草,又有料,喂得灶君爷的马刮刮叫!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嘎,我忘了一件

  • 文章腊月送灶闲谭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1卷 第1期  作者:張成芳  出版时间:1989-01-10
    关键字: 民间习俗 祭祖 送灶

    处,有神龛,(笔者家无神龛),朱漆木牌,横书「东厨司命」,旁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同月还有「初八」为腊八,十六为「尾祃」。廿三、四则为送灶。在汉以前,祭灶,称谢灶,乃是夏季擧行,起源于「阴子方」。通礼云:「仲月初三火神诞,祀司灶,弭灾患以安闾井」。传说灶神名隗,姓张,字单,貌如美女,是帅哥。却是枉法从私贪官。凡夫俗子,祗要及时祭祀,向其行贿,然不问善恶,即予免责。也有称灶神为「九天司命」,九天是指中央四正,四隅之天,辄东南西北为正方。东南、西南、西北

  • 文章說說我國的民間祭灶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9卷 第4期  作者:张明華 出版时间:2007-04-10
    关键字: 传统习俗 祭灶 灶神 送灶 接灶

    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平民百姓人家,就将灶王爷的神像直接贴在灶台正中的灶墙上。传说每年腊月廿三,灶王爷上天,要到玉帝那里报告世间人们一年的善恶是非与功过,定人间祸福,被举告者,大错减寿三百天,小错减寿一百日。而玉帝则根据灶王爷一面之辞,下达对各户人家在新的一年中的吉凶祸福的旨意,并交给灶王爷实施执行。人们都怕灶王爷在玉皇大帝报告那家老小「打小报告」,对灶王爷诚惶诚恐,毕恭毕敬,不敢有半点的疏忽和怠慢。于是,就在腊月廿三,灶王爷升天之日祭灶时,举行送灶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