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辛弃疾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爱国词人辛弃疾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7卷 第3期  作者:霍太行  出版时间:1981-12-20
    关键字: 辛弃疾 永遇乐 人物往事

    辛弃疾山东济南人,字幼安。女词人李淸照号「易安」。都有一个「安」字,所以把他们合称为「济南二安。当他出世的时候,北宋两个皇帝徽钦和钦宗,都被金人掳去。他的家鄕济南,也早已在金人铁蹄践踏之下,国破家亡,老百姓都过着悲惨的生活。他的出身,本是个宦门子弟,他的祖父辛赞,父亲辛文郁,都做过宋朝大官,在北方沦陷之后,也都不肯屈服于金人的统治,辛弃疾自幼受到家庭良好敎育,所以很早就养成抗敌坚定意志。当时,山东海州等地,已成为抵抗民军大营,其中最强大的一支队伍,称为

  • 文章與元宵有關的兩首宋詞(上)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08期  作者:漢君  出版时间:1987-02-20
    关键字: 上元节 元宵 宋词 朱淑贞 欧阳修 辛弃疾

    找一找。不过,这也并不是绝对可靠的方法,因为很可能有人在出版该两词集时,为了使传说弄假成眞,将某一无名氏的作品充当作他们的作品,来个张冠李戴。与朱淑贞同时而稍后的南宋大词人,与苏东坡并称「苏辛」的辛弃疾(一一四〇——一二〇七)他在作得好词让他成为文学家之外,还是抗金兵的名将,虽则与岳飞同样壮志未酬,他的命运比岳飞好得太多,是老死在正寝的。他也有一首「靑年案」曲牌的词,描写南宋的元宵风光:「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萧动,玉壶光转

  • 文章辛弃疾的海州情结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7~38卷 1~4  作者:李正耀  出版时间:2016-12-01
    关键字: 辛弃疾 文献资料 学者观点 海州情结

    辛弃疾(一一四〇—一二〇七年,享年六十八岁),字幼安,号稼轩,齐之历城(今济南)人。辛弃疾有一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词曰:「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该词写于公元一二〇五年,时年六十六岁的辛弃疾任职镇江知府,一天,他

  • 文章解读辛弃疾「兰陵王·恨之极」词序及正文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2期  作者:汪虔眞  出版时间:2000-06-01
    关键字: 辛弃疾 诗歌赏析 历史故事

    詞之序 己未八月二十日夜,夢有人以石研屏見饟者,其色如玉,光潤可愛。中有一牛,磨角作鬥狀。云:「湘潭里中有張其姓者,多力善鬥,號張難敵。一日,與人搏,偶敗,忿赴河而死。居三日,其家人來視之,浮水上,則牛耳。自後並水之山往往有此石。或得之,里中輒不利。」夢中異之,爲作詩數百言,大抵皆取古之怨憤變化異物等事,覺而忘其言。後三日,賦詞以識其異。原詞恨之極,恨極銷磨不得。萇弘事,人道後來,其血三年化爲碧。鄭人緩也泣:吾父攻儒助墨,十年夢,沉痛化余,秋柏之間既爲實...

  • 文章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文学名家论述系列之十五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9期  作者:鄧海翔 出版时间:2013-01-10
    关键字: 辛弃疾 人物生平 人物政绩 史料记载

    本文作者《鄧海翔》簡介:廣西人朝陽學院法律系肄業,歷任總政治作戰部宣傳官、軍聞社記者、採訪主任、徵信新聞報、中國時報記者、編輯、主編,黎明文化公司總編輯。著有迢迢歸鄉路、歷史的傷痕、煙雲憶履、知勉齋微言、江湖夜雨十年燈、遊蹤萬里情、知勉齋詩詞稿等書出版。

  • 文章硏讀南宋兩大詞宗蒞湘的詞作——辛稼軒與姜白石——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蔣勵材 出版时间:1978-07-15
    关键字: 辛弃疾 姜夔 南宋词宗 湖南诗作

    (一)詞興於唐,經五代而至兩宋,涵育發揚,自小令以進爲慢、引、近、序,由豔科而擴及情、理、事、物,意境爲之提高,領域爲之拓濶,詞風之盛,如日方中,可謂已達登峯造極的地步。詞風關乎性情,吐屬自難一致。然就大體觀之,要不外張南湖(綖)所謂婉約、豪放二途。但以廣義言,婉約自可蘊含曼麗淒清,豪放亦可包擧雄渾悲壯。婉約之風,源遠流長,北宋周美成(邦彥)集諸家之長,工細圓融,沈鬱頓挫,乃得奉爲正宗。豪放之作,橫飛突起,元祐蘇子瞻(軾)使用巨擘之力,開拓奔馳,高超卓絕...

  • 文章《辛鞬圹志》与辛弃疾家世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1期  作者:王立斌 出版时间:2013-05-15
    关键字: 《辛鞬圹志》 辛弃疾 辛鞬 人物志略 家世族谱

    辛弃疾于南宋淳熙八年(1181)冬被台臣王蔺弹劾。从江西安抚使任调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任上落职罢任。当年正好上饶带湖稼轩新居落成,全家搬迁定居在此。闲居上饶带湖的第五年(1186)辛弃疾遍游铅山鹅湖寺及其它名胜古迹,访得「周氏泉」于奇师村。因辛弃疾一生都爱泉水,这与他出生在泉城山东历城有关,所以自称是「弄泉手」。得周氏泉,十分高兴,当即填《洞仙歌·访泉于奇师村、得周氏泉,为赋》一首,并将「奇师」更名为「期思」,将「周氏泉」易名为「瓢泉」,又填《水龙吟·题

  • 文章辛弃疾游览广丰时的几阕词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0期  作者:潘維鑑  出版时间:2000-05-01
    关键字: 辛弃疾 广丰 闲居上饶 诗词选粹 人物事略

    广丰 潘维鉴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一一四〇年—一二〇七年),字幼安,号稼轩,济南人,当时济南为金人所占,二十二岁时,曾聚集二千人,参加同鄕农民领袖耿京的抗金起义军,失败后,随宋渡淮水南归。虽历任湖北、湖南、江西等各地的安抚使(掌管军政民政的长官),但因宋朝的主政者,对他抗金的政治理念,所采取的积极措施,非但不予赞同,而且疑忌他,排斥他,甚至设法打击他;他虽抱持规复中原的强烈愿望,却一直无法实现,因此他从四十三岁起,便辞官退隐,闲居上饶几达二十年,在上饶并于

  • 文章海州抗金保衛戰始末記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4期  作者:彭云  出版时间:1993-12-01
    关键字: 抗金保卫战 南宋 靖康之变 魏胜 起义军 辛弃疾 唐岛之战

    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南宋大词人辛弃疾这首《贺新郎》,写的是「靖康之变」以后,异族入侵,兵祸连年,金瓯残破的一幅悲惨画面。宋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年),金兵长驱直入,一举攻克汴梁(今开封市),掳走了徽钦二帝,侵占了黄河流域的大部分疆土。宋朝王室贵族仓皇出逃,在临安(今杭州市)建立了南宋小朝廷。入侵的金代女眞贵族,大量并呑土地,对汉族人民进行残酷的掠夺,使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以赵构、秦桧为代表的南宋统治集团,却认贼作父,臣事

  • 文章朱熹與江西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1期  作者:鄭衍青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朱熹 讲学 紫阳书屋 信江书院 鹅湖书院 辛弃疾 宋代理学

    王维就在这里毕业的。王维贵溪鹰潭人,黄埔一期,与桂永淸同鄕同期,徐蚌会战,被匪俘虏,其司令官一职,乃由胡琏升任,论者谓龙虎山系断头风水,二人俱无晚景,是耶非耶,我也不懂。鹅湖书院,不但风景优美,所留胜蹟亦不少,除朱熹等曾在此处讲学外,宋代辛弃疾亦在此隐居甚久;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济南人,生于宋高宗绍兴十年,卒于宁宗开禧三年。(西元一一四〇—一二〇七年)年六十八。弃疾生时,山东已没于金,弃疾二十三岁,率义军数千人渡江归宋,历官江西,福建提点刑狱,湖北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