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趣谈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漫談海州的鄕音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伊凡 出版时间:1979-09-01
    关键字: 乡音 乡野趣谈 发音特点

    沭阳鄕土志略」的末段「方言」栏,曾搜集一些;大致海州方言区域内均能适用,不妙参阅。四、连云市的语言,「小异」于正统方言区域者,约为1语音较重,如「里头」的「头」字,应为阳平,该处则读为阴平,约如「偸」字音。因此,连云一带俗称「海里头」,人亦遂称之为「海里偸」以诮之。至「根」、「享」等阴平字,读起来也觉到鼻音和喉音较他处为重。2语尾比较拖长。在此且引述一段往事,藉作说明。大约在二十四五年间,有两位朋友,慕连云港之名,拟往参观。我介绍他俩住在墟沟鎭。这里离海港约

  • 文章春聯趣譚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4卷 第1期  作者:張成芳 出版时间:1988-02-15
    关键字: 春联 风土习俗 趣谈

    家鄕昔時各地,每逢臘月下旬,街坊巷尾,售春聯攤林立,比比皆是,也正値以舌耕爲活,鬻字䭜飢者之好機會。幾案上陳列有紅箋,筆墨硯應用之具。蓋故鄕習俗,農曆過年貼春聯(門對)乃是點綴門楣,表達情意,而所費戔戔,應景不可缺之節目。聯語是吾國文學上獨具風格之藝術,有詩意境,有詞淸脆。語意不囿于迎春與送舊。還喜貼揮春,通常寫「迎春接福」「萬事如意」吉祥話,亦有寫「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貼在屋樑下。神話留言,當年姜太公封神被遺漏,迨發現,則封神榜條,已密密擠滿,委屈祇...

  • 文章古代發家之奇異發現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戴玄之 出版时间:1988-01-30
    关键字: 奇闻异事 古代发冢 陵墓趣谈

    秦漢隨唐,人死埋葬,崇尙富厚,秦始皇役奴七十萬,修築陵墓,十年方成。項羽入關發之,以三十萬人,三十日運物不能窮。漢朝天子,不論長幼,卽位之明年,開始修築山陵,用地七頃,方中一頃,深十三丈,堂壇(卽地下宮殿)高三丈墳高十二丈,武帝坟高二十丈,明中(卽停靈柩之室)高一丈七尺,四周兩丈,設四通墓門,容大車六馬。外方立先閉劍戸,戸設夜龍莫耶劍,伏弩、伏火。漢制:天下貢賦,三分之一供宗廟,一供賓客,一充山陵。漢武帝饗年久長,比崩,而茂陵不復容物,其樹皆已可拱。百餘...

  • 文章巧聯拾趣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8期  作者:席增光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对联 历史趣联 文史趣谈 王安石

    ㈠、王湘綺譏袁世凱聯湖南才子王闓運(湘綺),於袁世凱稱帝前,曾撰聯云:「民猶是也,國猶是也」。「總而言之,統而言之」。將「民國總統」四字嵌入聯內,實不愧爲才子之手筆也。後袁氏稱帝,更於上下聯後添上「何分南北,不是東西」八個字,即成爲:民猶是也,國猶是也,何分南北。總而言之,統而言之,不是東西。㈡巧妙而有趣之數字雅聯某翁,嗜吸鴉片煙,逢五十之年;娶一偏房,剛又十五年華,曾有當代文人贈其聯:五十新郎,十五新娘,天數五,地數五,祝他倆五子登科。三兩好土,兩三好...

  • 文章关于「姓氏的趣谈」几点辨正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8期  作者:高越天 出版时间:1982-08-06
    关键字: 姓氏趣谈 柴氏之后 姬姓 绩溪胡氏 嘉义“矢”姓

    顷读本刊一五九期卢正霖鄕长大作「卢氏蕃衍在永康与姓氏的趣谈」一文。中有若干与史实有出入。因卢鄕长文末希望有人指出。具征议抑,爰为辨正如次:一、永康九支卢可能为柴氏之后,也许是靖康时抗金兵由汴南迁。决非周世宗(柴荣)逃难到永康的后裔。按周世宗(柴荣)乃是英主,他与宋太祖(赵匡胤)的结拜兄弟关系。在小说及戏剧中是言之凿凿。事虽不见于正史,但可信的成份却相当的高。柴荣卒于九五九年六月。子宗训继立。年仅六岁。次年正月,都下言契丹入冠。都检点赵匡胤为帅出征,兵至

  • 文章清代第一才子紀曉嵐文學名家論述系列之十二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6期  作者:鄧海翔 出版时间:2012-04-10
    关键字: 纪晓岚 人物生平 文学造诣 《四库全书》 传奇趣谈

    的那一天,这个巨蟒就消失得不知去向,大家就传说纪晓岚是这条巨蟒的化身。稗官野史无稽之谈、姑妄言之听之不过,这些也尽是稗官野史的无稽之谈,只是姑妄言之,当作茶余饭后的趣谈而已。纪晓岚博学广闻,天质颖慧,当然是事实,又被誉为「神童」,原由是他在仅仅八岁那年,参加童试时,主考官是一位青年才俊,登科才三年,因素闻纪晓岚有「神童」之誉,就属对想加戏谑,刻意出的上联是:「八岁儿童岂有登科大志?」不料,纪晓岚毫不思索,随口就回应下联说:「三年经历,料无报国雄心。」这位年轻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