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起源共返回8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周代就有餅食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6期  作者:楚楨  出版时间:1989-08-01
    关键字: 月饼 起源 周代

    秋節吃月餅始於何時?民間流行著一則傳說:元朝末年,漢人因忍受不了統治者的無惡不作,遂決奮起反抗。中秋節前,在每個月餅中夾一張紙條,約定起義時間;到了中秋夜,家家戶戶掰開月餅,瞧見傳單,乃揭竿而起,推翻了元蒙的暴政。這小小的月餅故事,雖然很難得到史家的認同,卻給後世憑添了一段中秋佳話。按早在周代就有餅食,到了漢代,更有蒸餅、胡餅、湯餅等名堂。而「月餅」之名,從文獻記載看,要遲至宋代才正式出現;周密武林舊事卷六「蒸作從食」裡,提到各種蒸食的糕餅:「……乳餅、...

  • 文章龙舟竞渡说起源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7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79-04-15
    关键字: 龍舟競渡 起源 端午

    我國各地,無論過去或現在,祇要是有河和海的地方,人們總要在端午(農曆的五月五日)擧行「競渡」。沿江畔海諸省,其民間幾乎全有關於這種遺風來源的傳說。儘管每一個說法都繫以一個不同的人物,但是可注意的一點都是,這些傳說都是爲了忠臣孝女的敬仰和憑弔而產生的。比較久遠的說法,可以上推到西元前四百多年的春秋時代,最遲的距今也已千年。現在分述已知各說如下:一、始於伍員說:春秋未年,伍員(伍子胥)因忠被讒賜死,後來才由吳王夫差取其屍體,用鴟夷之革裹著,丢在江裏。故趙曄所...

  • 文章重視豫劇史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7期  作者:張若鑑 出版时间:1974-07-25
    关键字: 豫剧 史料 起源 演变 樊粹庭

    单是「中原文献」中,就有五篇文章持此种论点,其实这种说法,连一个可靠的朝代都没有,遑论其他。关于中国戯剧的起源,虽说由于见仁见智,各家的说法不尽相同,但不论你追溯到黄帝的渡漳歌,尧时的康衞谣,商代的巫风,周朝的诗经,这些都是源出于河南。再说对后世戯剧影响最大的雏型戯,如优孟衣冠之出于沈邱,高跷之出于商邱,踏摇娘及傀儡戯之出于豫北,代面及柳枝腔之出于洛阳。蔡邕的大曲及唐朝的参军戯,都是在河南的土地上萌芽;而中国戯剧到了北宋太宗年间始正式形成,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 文章教会自立与青岛学校起源秘史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韓同文  出版时间:1998-06-20
    关键字: 青岛学校 起源 教会 历史资料

    解保淸、解保津、李可受、孙显臣、董文珍、姜文坦、袁天伦、祁凤琴、解文明、解敬业、王德润、乔基堂、李世达等人,去登州文会馆烟台会文学堂深造(有的毕业后也回来传道办学),不久便将十几个文盲村改造成为靑岛地区文化敎育先进村,新型学校发源地。七个支会也都相继脱离长老会完全独立,成了中国敎会自立的起源地。一八九七年,德国侵占靑岛建埠后,丁立美、韩振纲、王守纯、王守逊、董文珍等等自立会员都拥入市区、会同在靑岛市区的自立会员周书训、刘寿山、张子淸、刘永锡、朱葆琛、李可云

  • 文章仇氏宗譜三修緖言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8期  作者:仇德哉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仇姓 宗谱 序言 起源发展

    一、仇氏之得姓通志及姓源均載:「仇氏,宋大夫仇牧之後。」萬姓統譜載:「仇吾國,爲知伯所滅,因氏焉。」路史載:「仇繇之後有仇吾氏。」姓氏考略載:「仇由,周末時小國,爲晉智伯所滅,後人以國爲氏。」是仇氏之得姓有二,一爲仇牧之後,一以國爲氏。仇牧爲東周時人,孔子所作之春秋記其事,於魯莊公十二年(公元前六八二年)之下書:「秋八月、甲午、宋萬弑其君捷及其大夫仇牧。冬,十月、宋萬出奔陳。」二十餘字,實難觀其詳,春秋三傳之一之穀梁傳,亦祇作簡略評論,謂宋萬爲卑者,仇牧...

  • 文章粵劇祖師的謎團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4期  作者:黎虹 出版时间:1989-12-31
    关键字: 粤剧 发源祖师 华光 起源探析

    我國各行各業,基於傳統習慣,大多有位祖師,換句話,即是該行業的創始者,一般尊稱師傅。粵劇戲人,一致崇奉祭祀的師傅是華光,此外還有田、竇二師,這還罷了,但八和會館內面,除供奉上述三位師傅外,尙有張譚二位先師陪祀,崇奉供祀的師傅,一共五位,曾進入八和會館的人士,多能目睹。塑有真身的華光,名義上稱作「五顯先師華光上帝」;田、竇二師亦有塑像,狀如童子,同樣以雙丫角髻示人。以翼宿侯稱的張譚二位先師,上冠以前傳後敎四字,塑像闕如。有關華光師傅真實姓名,是否真的姓華名...

  • 文章漫談春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0卷 第1期  作者:杜建欣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春联 起源 历史考证

    关于春联的起源,传说不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原春节就户悬『桃符』一夜之间,千家万户焕然一新。曾记得我小时候,每年腊月,古鎭集市总是人山人海,争办年货,尤其祭灶前后,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打扫卫生,书写春联,俗话说:二十八贴花花,据老人传说:贴上春联就不兴讨债了。到了大年初一,总是有很多人,三五成群,专门在大街和小巷观赏春联。因为春联是寓情志于其中,运用对偶的表现手法,把人们思想感情和生活中的丰富内涵,加以锤炼浓缩概括,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教化意义,人们

  • 文章細說五胡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1期  作者:趙丕承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五胡 起源 乱华 文献考证

    一、先說『胡』字公元前九五年,西漢武帝太始二年,匈奴的狐鹿姑單于曾給西漢武帝寫一封信,有一段這樣說:「南有大漢,北有強胡;胡者天之驕子也,不為小禮以自煩……」這是在五胡亂華前四百多年胡人自己給「胡」字下的定義。所以說現在我們無論以「胡」字為任何種族的代名,都沒有賤視或仇視之意。因為「胡者、天之驕子也」《漢書·匈奴傳》。公元七一五年,唐玄宗開元三年八月由於高麗、吐浴渾降附,唐玄宗昭告國人有『天亡驕子,胡運其終』之句。這是漢人對胡族的正統稱謂《新唐書》。二、...

  • 文章漫談紹興師爺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2期  作者:余我 出版时间:1997-02-10
    关键字: 绍兴师爷 幕僚 起源 史料

    滿淸的官制在中央各部有所謂「胥吏」;而地方政府又有所謂的「師爺」。兩者其實都是官吏的幕僚,是輔佐主官不可少的隨從辦事員,形同現代的祕書之類。師爺中因多是浙江紹興人,所以一般人稱「紹興師爺」。筆者出生紹興,有人問我籍貫時,對一般人答以「產紹興酒的地方」,而高級知識分子便吿以「師爺的發源地」。「噢!眞了不起!」有人含「諷刺」意味相譏,這就叫人難堪了!在道光以前,胥吏師爺中倒有不少傑出人才,卽在咸豐年間,如左宗棠在湖南巡撫駱秉章幕中,人稱左師爺。但因他性情倨傲...

  • 文章元宵佳節話燈謎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1卷 第2期  作者:周冠華 出版时间:1989-02-10
    关键字: 元宵节 灯谜 起源 猜谜

    我国各地风俗,每年元宵节都擧办「灯谜」活动。这是寓敎育于娱乐的益智活动,也是我国独有的国粹,实在値得发扬。玆値中华民国七十八年元宵佳节,特来敍述有关「灯谜」的种种,以飨读者。一、灯谜的起源与演进据〔燕京岁时记〕中的〔灯节〕条记载:我国农历的正月十三日至十七日,均谓之「灯节」;不过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称为「正灯」。民间习俗,灯节期间,放灯为戏,各色彩灯,应有尽有,并绘古今故事,以资赏玩。同时将灯谜张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猜中的有奖,这便是猜灯谜。至于猜灯谜

共87条记录 1/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