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豫剧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河南梆子——豫剧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8期  作者:揚璉 出版时间:1973-08-20
    关键字: 豫剧 乐器 豫剧派别 豫剧演员

    的(2/4)「中板」节拍。常用以表现人物自述、对话、吟景、抒情。⒊流水板 包括慢流水、快流水、流水垜板、醒梦曲等。乃一板一眼(1/4)的快节拍。词句比较灵活,常用以表现敍事、对话、争论等。⒋飞敍 包括大栽板、小栽板(类似平剧的导板——倒板)、滚白、起擡子等。都是比较自由的散板,常用于表现激愤或悲痛的情感。乙、豫剧派别一、豫东梆子 乃由「太平调」、「高调」、「坠子」等土产歌、谣所蜕变而成,亦称「祥符调」或「开封调」。发音高亢;曲调经常活动的音城多在(5—2)之间

  • 文章豫剧的新路线——从陆战队豫剧队公演谈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7期  作者:顧曲 出版时间:1973-07-20
    关键字: 豫剧 陆战队豫剧队 豫剧公演 豫剧演员

    豫剧,乃「河南梆子」的学名,因为河南简称「豫」的原故。河南戯,在此间豫剧坛,都管它叫做「梆子戯」。河南梆子,是陕西梆子(秦腔)的支流,今为豫省戯剧代表。凡所有的梆子戯,都源出于陕西梆子,既以「梆子」命名,所以,演奏的乐器,都离不开木制的「梆子」。「豫剧」种类繁多,有:「河南梆子」、「曲子」、「越调」、「坠子」、「道情」、「四夹弦」、「靠山黄」……。河南梆子,又有「祥符调」、「豫东调」、「豫西调」、「豫南调」、「豫北调」的分别。其中豫北调,又叫做「太平

  • 文章重视豫剧史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7期  作者:張若鑑 出版时间:1974-07-25
    关键字: 豫剧 史料 起源 演变 樊粹庭

    从黄帝时代开始,就在黄淮平原那一块肥沃的土地上播下了戯剧的种籽。我们勇敢而淳朴的祖先,歌舞着走向战场;歌舞着走向田野。经过长久的积累,所以豫剧有着丰富的内涵。激昂处令人热血沸腾;纒绵处令人回肠荡气,我最欣赏名作家陈纪滢先生对豫剧的评语,他说:「豫剧挑逗而迷人,很适于爱好和平民族的听觉。」河南人都爱戯,凡是在故鄕生长的,谁都能哼上几句,因为在农业社会里,戯剧是仅有的大型康乐活动,谁都有机会去接触它。不幸的是中原是一个四战之地,历史上大的战役,少有不被波及

  • 文章慷慨歌谣河南戏——战时西安豫剧梨园漫话——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8期  作者:王根炎  出版时间:1982-01-15
    关键字: 豫剧 木兰从军 西安 战时回忆

    虽说是陈年旧事,烙的还眞深。对日抗战爆发后,各地人士都涌向后方,以免受到日寇的荼毒凌辱。西安在这个时候,各地方戏的活动,比以前便更加蓬勃了。从二十七、八年开始,豫剧名伶相继组班在西安演出,河南梆子也受到大众普遍的欢迎与爱好,可以说河南梆子在西安,比河南还要河南,为啥呢?就是河南老鄕,谁能在同一个地方,看到那么多的豫剧名角呢。汤兰香所领的一个班子,上演于南大街座东向西的银销会舘(银楼业公会会舘),在这个会舘的南边,有一座建筑宏伟坚实的「便民质」(公办当舖

  • 文章战时西安豫剧梨园漫谈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6期  作者:王根炎 出版时间:1982-06-30
    关键字: 豫剧 人物回忆 往事追忆

    虽说是陈年旧事,烙的还眞深。对日抗战爆发后,各地人士都涌向后方,以免受到日寇的茶毒凌辱。西安在这个时候,各地方戏的活动,比以前便更加蓬勃了。从二十七、八年开始,豫剧名伶相继组班在西安演出,河南梆子也受到大众普遍的欢迎与爱好,可以说河南梆子在西安,比河南还要河南,为啥呢?就是河南老鄕,谁能在一个地方,看到那麽多的豫剧名角呢。汤兰香所领的一个班子,上演于南大街座东向西的银销会馆(银楼业公会会馆),在这个会馆的南边,有一座建筑宏伟坚实的「便民质」(公办当舖

  • 文章豫剧史话」读后感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8期  作者:劉峙同 出版时间:1998-04-03
    关键字: 孔子 张若鉴 王海玲 豫剧

    同鄕马永涛君,赠我「豫剧史话」一巨册,读之甚感兴趣。该书作者张若鉴先生,现已逝世;实际完成编印者,是马君。民国二十五年,我在郑州读书时,常香玉、陈素眞等豫剧名角,正在发皇时期,非常迷人。抗日战争时,豫剧之在西安,其声光几乎掩盖了平剧。现在大陆地区,据说有专业豫剧团,多达一百多个。在台湾,陆海空军均有过豫剧队。其所以能兴盛如此历久不衰者,必有其眞实价値在。我对于豫剧,只会欣赏,觉得音韵铿锵,感人肺腑。尤其王海玲之表演,唯妙唯肖,出神入化,使人叹为观止

  • 文章豫剧「扬汉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9期  作者:昭美 出版时间:1969-11-01
    关键字: 豫剧 《扬汉威》 故事来源

    豫剧也可称做中原戏剧,因河南是「中州」之地,正是代表中原文化而得名,又由于它的根源是正统思想,所以在演出时皆以忠、孝、节、义为主题。以其唱做逼眞,音韵和谐,受人欢迎程度不在「国剧」之下,将来或可超越国剧,若干人多误为系「地方戏」,实则非是。仅以观众分布地区来说,就有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江苏、安徽、湖北及台湾(若干台胞对此也非常喜爱)九省之多,试问其他戏剧能否如此?由于笔者籍列山东,即可做一例证。笔者前在本刋「也谈豫剧」一文中,曾提到「解忧公主

  • 文章飞马豫剧队演员素描(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7期  作者:包緝庭 出版时间:1979-07-25
    关键字: 飞马豫剧队 地方剧种 豫剧演员 演艺生涯

    行一次,更少彩爨,既不对外公演,愈形曲高和寡,此外则推空军康乐大队拥有一河南梆子班——称为豫剧队,以随军来台之毛兰花为台柱,一出「穆桂英挂帅」风靡当时,惜只维持不到十年,即行解散。嗣后陆光康乐大队亦成立豫剧队,以封君平、胡台英等为主角,封乃毛兰花在台湾所收弟子,受其薰陶,得甚窍要,无愧衣钵传人。惜适値其大红以后,为电影界人士所吸收,因而弃优从影,从此陆光豫剧队亦告停止活动矣。民国卅八年,赤氛迷漫,大陆变色,我国军黄杰将军率领所属由滇缅边境转进至越南富国岛

  • 文章飞马豫剧队演员素描(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8期  作者:包緝庭 出版时间:1979-08-25
    关键字: 飞马豫剧队 地方剧种 豫剧演员 演艺生涯

    四)何景泉:乃河北省东光县人,生于民国十一年壬戌,现年五十八岁,从民国廿六年全国抗战时期,那时他才十六岁,即已投效了八十九军工作,参加抗战阵营,至卅八年始编入海军陆战队,五十年元月一日奉调加入飞马豫剧队,到了四十二岁(一九六三)才开始学唱河南戏,因其自幼即爱好国剧,在军队中,不时与同好者淸唱消遣,虽未登台一试,但对于此道迷恋已深,有些基础,故学起来较为容易,经过这十几年的磨练,更兼有一条高亢豁亮的好嗓子,唱起来带一点儿沙音,显得格外好听。在动作上运用

  • 文章一千四百年前的豫剧——「兰陵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10期  作者:張若鑑 出版时间:1976-10-25
    关键字: 豫剧 兰陵王 日本雅乐

    是:代面(即兰陵王)、拨头、踏摇娘。……以上三种戯曲都产生在北朝,所以有人说南朝乐发达;北朝戯发达。」「拨头」的来源,说法不一;「踏摇■■则是更道地的雏型豫剧,因不属本文范围,姑置不论。今将有关「兰陵王」的记载抄录于后:旧唐书音乐志:「代面(即兰陵王,亦称大面)原出北齐。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面美,常著面具以对敌。尝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为此舞以效其指挥击刺之容。谓之兰陵王入阵曲。」乐府杂录鼓架部:「代面始自北齐,神武弟有胆勇,善战閗,以其颜貌无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