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豆腐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豆腐·豆腐诗及其它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5卷 第2期  作者:戴石民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豆腐 豆腐诗 诗词 南塘

    豆腐色白柔嫩,营养丰富,是我国人民大众喜吃的一种副食品,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货。其制作方法,始于汉代,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据史料纪载,早在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已能制作了。日本是向我们学的。唐代高僧鉴真和尙东渡时已传过去。现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都掀起豆腐热,风靡一时。有人预言,下个世纪,人类所需动物蛋白质,将被豆类植物蛋白质所取代。豆腐的制作过程,明代诗人苏平写了第一首诗: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脱尽见精华。一轮磨上流琼浆,百沸汤中滚雪花。瓦罐浸来蟾有影,金刀

  • 文章豆腐健康食品、神奇疗效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7期  作者:平之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豆腐 发明人 刘安 历史轶闻 八公山豆腐

    豆腐除了富含蛋白质,兼具食补药补功能外还能直接用于医疗疾病,药效奇佳。豆腐的发明,明人罗颀「物源」谓:「西汉古籍已有『刘安做豆腐』记载。」李时珍「本草纲目」更证其说。「本草」豆腐下集解:「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凡黑豆、黄豆之类,皆可为之。造法,水浸硙碎,滤去滓,煎成,淀以盐卤汁,就釜收之;又有入缸内石膏未收者。其面上凝结者,揭取晾乾,名豆腐皮。」刘安是刘邦的孙子,受封于淮安,人称淮南王刘安。相传在两千多年前,西汉淮南王刘安,为人好道,喜黄老之术,他

  • 文章豐縣人的發明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9期  作者:永貴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刘邦 刘安 廉颇墓 肥陵山 豆腐制法

    谢玄在八公山布阵扎营,造成「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情势,在淝水岸上,大败前秦苻坚号称百万大军处,阻止了胡人南下,东晋建国江左,形成中国南北长期对峙的局面,史称「淝水之战」。淮南王率领八位老人及宾客术士们,继续硏究养生方法,无意中发现了制造豆腐的技术,利用八公山地层中,涌出的泉水,这种泉水号称「珍珠泉」,也就是所谓矿泉水,水质甘美爽口,纯净优良;加以淝水岸边沃土中出产的大豆,使用石膏点浆法所制成的豆腐,白如雪,柔如脂,恰到好处。而且绝无杂味、渣滓,不硬不嫩

  • 文章黑人何求篡閩都別記(31)

    来源期刊:《闽聲》 第36期  出版时间:1969-11-15
    关键字: 豆腐 梁武帝 石崇 闽都

    武曰:幸诸内侍说情,不然立打死昏君,孤来接位坐朝,今且去罢。众随从者将卖豆腐的连担拖出,可怜负病跄踉而去。绎武将卖豆腐拿来做郎罢,打个扃饱拖出去了,随与众内侍曰:孤自招囘,其怀恨今日方消矣。无何梁武帝被候景所迫,饿死台城,绎武不赴父难,包存祸心,就接父位,不图保国之计卒被魏兵所杀江山为陈霸先所有矣讲书之人只讲此一载,便歇半场,众人听了驾曰:此不孝之子,能执掌江山,只把数亩田园交与亦保不住也。尙杰叹曰:所怕者创业容易,守业难。停一会又讲起,再讲是沉东京浮

  • 文章国父嗜食瓤豆腐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鄕會會刋》 第9期  作者:朱振藩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孙中山 瓤豆腐 历史集萃 艺文选粹

    被美国时代杂志选为本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亚洲人中,国父孙中山排名第二。孙先生本身不仅是个美食家,而且领先时代,一向偏好素食。他个人所喜欢的豆腐菜,除猪血豆腐汤外,要数东江的瓤豆腐了。这豆腐在制作时,先把鱼胶或肉酱加上葱白、胡椒粉等配料拌成肉馅,再将四分正方形的豆腐对角切开、塞肉馅于切面内,放进铁锅里煎成金黄色,然后加高汤炖熟,浇熟油和其他配料即成。其味咸香滑嫩,肥而不腻,趁热取食,不亦快哉!秋冬时节,取此打边炉吃,特别有味。由于它是把主食物控空、钻洞或去掉

  • 文章丰县人与豆腐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4期  作者:劉恆心·劉書芳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刘邦 刘安 豆腐 孙中山 营养价值 八公山

    大凡是丰县人均爱吃豆腐豆腐干、豆腐皮、豆腐脑等等,不管家庭条件如何,丰人没有不吃豆腐的。这一方面说明豆腐的营养价値之高,同时也与豆腐的发明人淮南王刘安乃祖籍丰县,系汉高祖刘邦的孙子,不无关系。汉高祖刘邦系江苏省丰县金刘砦人士,共生八子一女,刘邦登基之后,封小儿子刘长为淮南王,刘安是刘长子,袭父封为淮南王,武帝时,因刘安人才出众而得宠。他幼时笃好儒学,读书作文,鼓琴谈艺,还广招天下宾客方术之士,编著《淮南子》等书。葛洪版《神仙传》中有如下记录:由于刘安折

  • 文章重慶「上三步、下三步」的故事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4期  作者:張鏞 出版时间:1972-02-01
    关键字: 重庆 街道 豆腐 面馆 历史沿革

    上三步、下三步」,并非重庆某一条街的街名或地名,而是那一条街的特殊情形而已。这一特殊情形,若不是年老的重庆土生人,可能也不知道。那时重庆的儿童,也常在口中的唱「上三步、下三步,中间有间豆腐舖」。民国初年,重庆城区街面很窄,各条街都是石板路面,但在重庆城区中心街道,路面都是平坦的,只有小十字街前段,(即抗战时期小十字街曲园餐厅和对面心心咖啡舘)这一段路面要略为高些,路人走到此处,必须上三步石梯,再走数十步,又下三步石梯,这「上三步下三步」之间,两面各有

  • 文章深坑遊覽鎖記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4期  作者:易文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深坑乡 游览琐记 历史背景 茶乡 知名豆腐

    则载运日用品。后来景美溪河床淤积,不能行船,水运时代遂吿结束。(一)最早的茶鄕清朝年间,台湾北部有两个产茶区,一是深坑,另一是坪林。当时茶叶出口占淡水厅出口总値百分之九十。深坑茶园在此环境下急速发展,所产「乌龙茶」经万华运往福州加工、包装,再运往国外。后因景美溪淤浅,不利运输,便逐渐没落了。近年来,木栅地区的茶叶,又蒸蒸日上,各界人士多往品尝,似又有振兴「茶产」之趋势。(二)知名的豆腐深坑素以庙口的豆腐而闻名,那是因为深坑街上有座供奉「保仪尊王的集顺庙

  • 文章吃在板浦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姚祥麟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板浦 文明古镇 饮食文化 豆腐 杨福记 地方小吃

    板浦是个文明古镇,不但文化渊源悠久深厚,而且饮食文化也相当出名,故自古以来,在海赣沭灌一带就流传着「穿海州,吃板浦,南城古财主」的民谣。「吃」在板浦,名副其实。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古往今来,板浦人的确会「吃」,板浦人制作的菜肴也特别好吃;明明同是一样普通蔬菜,到了板浦厨师手里,无论是烧炒煨爆炝,还是煎熏卤渍溜,做出来就别有风味,真是五味调和皆可口,四时配合尽宜人。据说名蔚刘开科,光豆腐就能做上一百多样美菜,号称「豆腐席」哩!板浦出名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