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藏书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李调元父子万卷楼藏书始末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51期  作者:文守仁  出版时间:1966-11-01
    关键字: 李调元 万卷楼藏书 科第名家 两世藏书 藏书训约

    吾蜀经明末张献忠之屠戮刼掠,几遍全省,千里箫条,行人绝迹,故家文物,随之荡然。及淸初定蜀,乃由各省陆续移民以实之。其时筚蓝初启,未遑文事。故此后将及百年之间,蜀人之擧进士者为额甚少,而罗江李调元一家,为蜀中刼后之孑遗,在乾隆时期,父兄子姪,巍科相继,蔚为名族。迄入民国犹为海内所称道不衰。兹篇所述,虽在其藏书,然为明了其渊源所自,首略述其家世,再及其万卷楼。一,科第名家调元题其万卷楼之楹联曰:科第冠三巴,是祖父忠厚所遗,已经三世;书香留百代,愿子孙谨严封钥

  • 文章瑞安玉海樓書藏的散失和轉贈——支離經歲月·投贈重江山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6期  作者:張憲文  出版时间:1995-12-01
    关键字: 孙诒让 玉海楼 藏书 捐赠

    灿然,精审绝伦。后此书为同邑张杨宋廎所有,各卷大题下均钤有『瑞安张氏宋廎藏书印』白文印记。五十年代,复由瑞安玉海楼文物馆收得。楼藏《万历温州府志》为国内孤本。后此书无可踪迹。一九五一年,温州图书馆长梅冷生先生乃无意中于瑞安梅头镇『糖儿担』中收得。其流转情况,无从查考。楼藏且有成批售之于苏省者。乐清陈适在其所著《人间杂记·偷闲随笔》中有一段记载:『岁辛未(民二十年,一九三一)冬,自海上归,寓永嘉客舍,见线装古书盈室。惊问舍人,云为苏人购自瑞安者,将运之沪。因

  • 文章永嘉前辈藏书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2期  作者:黃忠堯 出版时间:1994-04-01
    关键字: 项霁 藏书 历史 藏书家

    瑞安项霁(一七九二—一八四一),号雁湖。先辈窗有资财,爱好收藏书藉。至项霁,更爱书成癖,广为搜求,每遇异书,必辗转借秒,或罗致收藏。庋藏既窗,在瑞安草堂巷筑有藏书楼,名水仙亭。弟傅霖,「暮年尤喜校书,所藏数万卷」,世称瑞安项氏二先生。旧志称:「吾乡有藏书者自项氏始也!」其实不然,温州自北宋以来,文人学士辈出,文化兴盛,私家藏书就悄然出现。宋室南渡,文化中心南移,有识之士搜罗散失典籍,筑室珍藏,蔚然成家,亦不少见。宋皇祐,元丰以后,乐清万世延(一〇九七

  • 文章盛宣怀·董康·陶湘——近代江苏武进藏书刻书人物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55期  作者:蘇精  出版时间:1981-08-15
    关键字: 董康 藏书 刻书 诵芬室

    三十六年(一九四七)病卒狱中,年八十一岁。藏书董康在官场、法庭、杏坛外之书堆生涯,大致可分为淸末光宣收书藏书时期,与民国以后刻书印书时期。董康自任官刑部后,即流连厂肆蒐访旧书,曾以仅只八元廉价获得法式善(梧门)手钞「宋元人小集」八十册,被叶昌炽羡叹为「书痴有此奇遇,不觉令人生妬心!」董康蒐书以宋元及明嘉靖以前古本为主,民国五年曾发现一部数百年来藏书家未见之周密「草窗韵语」六卷,但此部宋刊秘笈二千元高价令书痴再无奇遇,结果辗转为居住上海之吴兴籍富人藏书家蒋汝藻

  • 文章近代荊州五大藏書家探究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91期  作者:張磊  出版时间:2014-04-10
    关键字: 近代荆州五大藏书家 藏书概况 共性分析 藏书流向

    本文榮獲第六屆《湖北文獻》研究生論文獎學金,作者張磊,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研究生。指導教授:馬德茂。

  • 文章浙江的公私藏书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1期  作者:阮毅成 出版时间:1968-05-25
    关键字: 浙江的藏书 七大家 四库全书 藏书

    浙江在历史上最早的藏书家,当推梁代的沈约,传其藏书达二万卷。沈是吴兴乌鎭人,与桐鄕县靑鎭接壤,鎭中有河,两岸各属一县。我曾去访谒过沈的旧居,只见门前有大石板地,立着几支系舟用的短石柱,房屋等等,均已迭经变迁,不可复考。南宋的时候,衣冠文物,羣集浙江,其时以藏书名者,有安吉的陈振孙、吴兴的周密,史称其坐拥百城,怀铅握槊。淸初编纂四库全书,浙江藏书家进呈书者甚多,其中范懋柱、鲍士恭、汪汝塛、汪启洲、孙仰曾、吴玉墀、朱彝尊,称为七大家。四库全书编成,特以一份藏

  • 文章廣東藏書記畧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5卷 第3期  作者:徐信符 出版时间:1975-12-01
    关键字: 广东 藏书 记述 藏书家 书院

    五代,雕板术兴,天水一朝,剞劂寖盛,吾国文化,日趋于发扬光大,雕刻之风行,而储藏之事起。故自宋而后,正史艺文经籍诸志,于官家阁库所藏,固有书目,即私家藏书,亦自撰目录,今所传宋晁公武邦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其卓卓者也。此外李淑邯郸图书志载晁志陈录,荆南田槁田氏书目载晁志,广川藏书志,濡需秦氏书目,莆田李氏藏六堂书目,漳浦吴权吴氏书目,莆田郑寅郑氏书目,并载陈录。诸家所藏,多者三万卷,少者一二万卷,私人藏庋,实足以补官家之缺,诚盛德事也。但闽粤同属海邦,漳浦

  • 文章瀋陽清故宮與國立瀋陽博物院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4卷 第3期  作者:陳嘉驥 出版时间:1974-02-01
    关键字: 藏品 藏书 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博物院

    头骨等。沈阳博物院图书部份,系由伪满「国立中央图书舘奉天分舘」接收改组而成,「奉天分舘」成立于民国二十一年五月,所藏书藉计共二十余万册,公报杂志十七万余册,其中最重要的有自长春伪皇宫运至沈阳的宋、元、明善本书一千四百四十九册,此多系民国后,逊帝溥仪仍深居北平故宫时,以赏赐为名由其弟溥杰等携出的。此外最値得国人注意的有二:一是文溯阁所藏的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在乾隆三十七年由朱筠的建议,编纂四库全书,次年成立四库全书舘,广招饱学之士为纂修,由纪昀为总纂官,共集四部

  • 文章尋覓二老閣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5期  作者:王靜 出版时间:2002-02-10
    关键字: 二老阁 历史古建 游记 望江楼 藏书典籍

    寒村)江北鹳浦(今称半浦)人,是黄宗羲的学生,康熙二十七年登进士第后,在离京赴高州上任时,听到恩师黄宗羲去世的噩耗,「素车往吊,径哭其墓」。「吾学所自出,而情犹吾父也,」恩师过世后,郑梁一直难以忘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黄宗羲先生,以至自己的弥留之际,嘱咐儿子郑性:吾死,汝其建一阁,立二先生主,梨洲居左,秦川府君居右。郑性便在家宅东边建造了两层三开间的二老阁。我不知郑氏父子建阁藏书是否也想到了余秋雨先生所说的那样:只有书籍,才能让这么悠远的历史连成缆索,才能

  • 文章四庫全書歷盡滄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7期  作者:方鵬程  出版时间:1969-09-01
    关键字: 四库全书 藏书流传 重新影印

    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份,依草黄、大红、天蓝、茶褐四色装璜,每部三千四百六十种,计七万九千三百卅九卷。为什么藏书的七阁中有六阁从水字旁,而且一反中国单数楹的传统建筑法,而建成六落房。据蒋院长解释:明朝嘉靖年间,有一个姓范的士人,在宁波建造藏书楼天一阁,房屋只有六落(六楹)。传说是「六」字在易经八卦中属于兑卦,合于水,可以克火。因此,文渊等七阁也就根据阴阳五行水克火而命名建造。只有金山寺的文宗阁,没有从水命名。文源阁首先遭破坏七个藏书阁中首先遭到破坏的是圆明园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