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萧县共返回2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萧县烈士耿继贤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1卷 第21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64-09-25
    关键字: 耿继贤 萧县 烈士

    耿烈士继贤,世居萧县第七区刘套寨,耕读传家。生于民前五年,赋性沉毅,聪颖好学,先后毕业于萧县县立师范,江苏省保安干部训练团,庐山训练团,历任第七区刘套小学,县立第三高等小学敎员,及第七区区长,对于作育人才,剿匪治河,卓著勋绩。自改习军事于保干团毕业后,初任萧县常备大队中队长,民二十五年王公璵先生任江苏省第三区(松江)行政督察专员兼区保安司令,以烈士为区保安司令部少校参谋,旋擢升中校参谋主任。该区共辖九县,环绕沪巿一周,斯时日寇谋我正急,沪巿风声尤紧,烈士

  • 文章七十年有关萧县的大事记

    来源期刊:《蕭縣文献》 第3期  作者:編委會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萧县 大事记 史料

    这一篇大事记,是本文献编辑委员会鲁主任委员传鼎鄕长,在七十四年的二月裏,利用全部寒假的宝贵时间,编辑得来的一部寳贵资料。再经刘国大代表焕文鄕长加以补充,或酌予删节,而更精实。本大事记编辑的动机,是希望萧县的人能多了解过去的萧县人与萧县事。大事的内容,不局限在萧县境内。其原因:是要了解萧县,一方面要从直接入手,一方面要从间接入手。另外,一方面是按萧县的情况来了解萧县,一方面是按大局的情况来了解萧县。这种编辑的观点,是具有具体性与涵盖性的。我们阅读以后,自然

  • 文章龍城將軍多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2期  作者:王正益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萧县 先德传记 将军

    列鄕人与有荣焉。惟其壮烈功勋事蹟散在史籍,在今日工商社会中,人人日无暇影,深难为邑人所能熟知,日久湮没,殊嫌先德不彰,引为后辈耻辱。爰不揣冒昧,鲁钝无知,愿藉平日手边所留存零星资料,兼采鄕老传闻,缀敍成篇,分时简列于次,俾免散遗:王眞明威将军将军萧县红亭鄕王白楼村人,性刚毅,骁勇善战。在元季之乱,跟随朱元璋驱逐元鞑子。征战南北,迄明朝定鼎得有天下。功勋彪炳,其甲辰取邓赣除凤翔百户,乙已征浙平湖伐吴克苏,除和阳千户,守蒲夷,经由一〇八渡取沔州升衡州衞指挥佥事

  • 文章两座青天白日勋章——萧县人的光荣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2期  作者:李祥禎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萧县人 王仲廉 方先觉 台儿庄 衡阳

    四川,包围我陪都重庆矣。方将军珊公以坚守衡阳,达成战略任务,备着殊功,荣获靑天白日勋章。我全国各省合计二千多个县份中,一县能有两位将军在抗战期中,先后获颁靑天白日勋章者,恐不多见,实乃我萧县人之光荣也。敬为之颂曰:衡泰巍巍,江河泱泱。中华精神,腾乎疆场。两公武德,万世流芳。范垂后人,国族康强。附注:衡阳城位于南岳衡山之阳,属长江流域。台儿庄位于东岳泰山之阳,属黄河流域。故以两岳江河之崇高壮阔,形容两位将军精神之伟大。(靑天白日勋章图见封面内一页。)

  • 文章萧县新县志索隐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0期  作者:張忠語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萧县 新县志 索隐

    偶读史册,见南宋灭亡时,史官临安留守董文炳慨叹的说:「国可灭,史不可灭。」于是把自己所职掌的史馆中,全部档案资料,移交给元代的史官。所以七巨册的宋史,成为廿四史中最完整的一部,站在国史的立场,决不能视董某为汉奸,或斥为资敌的罪人,去年同鄕某君,大陆探亲,带来中共所编萧县新县志一部,浏览一过,除其册首序文,略有色彩,揣其处身,或有不得已的苦衷外,余如印版的精致,体例的齐整,内容的周遍,我们诚不宜佞口强项,而因人废言硬说它不好!复按国家的史籍,就其体裁讲

  • 文章龍城瑣憶

    来源期刊:《蕭縣文献》 第1期  作者:孟繁超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 龙城 家乡回忆 萧县

    龙城一别,转眼已是三四十年的时光了。在这一段漫长的岁月里,一座石头古城的面貎,可能是变化太大了。我想把民国二十七年以前的全城重要景观,作一个简要的介绍,好坏身为萧县人而未曾到过萧县,以及曾经生活在萧县,而今已久离了萧县,对萧县能有一个大槪的认识,或者做一番重温家鄕的美梦。认识故鄕,能生爱鄕的情感;梦绕故鄕,也可能稍解无限的离愁。山明水秀,鸟语花香,这是位处在苏北平原上的萧县一幅美丽的景色的写照。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这又何尝是江南独有的风光。萧县又名龙城

  • 文章世說新語一書中有關蕭人的二三事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7期  作者:王中立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世说新语》 萧县人 刘义庆 谢安

    东晋大约二百年间名流言行轶事。有关吾萧邑之人,事摘述一二以享乡亲,尙请指正。一、著者南宋临川王刘义庆为萧邑人刘义庆是南朝彭城绥里(今属江苏省萧县)人,武帝刘裕仲弟长沙景王道怜的次子,后来出嗣给武帝少弟临川烈武王道规,袭封临川王。少好文义,被宋武帝视为丰城之宝。武帝写信给他时,都得斟酌修饰。当他为秘书监时,掌管宫中秘藏的图书,得博览群书,而得编「世说」的机会。后见宫庭斗争极为惨烈,因而看破世俗,坚守文义,专注著作,以利后人。二、谢安为萧邑婿中兴晋朝重臣谢安

  • 文章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20期  作者:張鳳儀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祖宗 祭祀 朱熹 张氏祖先 立碑祭祖 萧县

    朱子治家格言有一句「祖宗雖遠祭祝不可不誠。」依筆者對「遠」字的淺見,一是上下輩份距離遠,已經有好多代了;二是指路程遠。但有一個原則,祭祀不論用何種方式表達,都要恭敬誠懇。例如本人在高雄住家,供奉著「張氏歷代祖先之神位」,每逢年節都有簡單的祭祖儀式,自來台至今未斷。再次返鄉探親,專程爲先祖父母、先嚴、先慈立碑。我和內子陳秀英,到香港等了五個多小時,到南京機場已是夜幕低垂,華燈初上了。連夜趕到蕭八區黃口鎭東張寨,已是翌日七點。雖是早晨,仍被親人團團圍住問長問...

  • 文章懷念張仲義先生——一個農民的即講話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20期  作者:丁清遠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张仲义 抗日战争 反右 悼文 萧县

    我叫丁清運,今年七十三,爲了堵擊日本鬼子進攻,我記得全鄉青壯年,在鄉長張仲義的帶領下,把看寨打獵的槍集中起來,成立民兵游擊隊,挖溝壕,破壞交通,組織婦女,做衣做鞋支援前線,我們這些小傢伙也組織了兒童團站崗放哨,爲的是保衛家園。張仲義鄉長別看是大學生,幹革命我是比不上的,當時我就很敬仰他,他高高的個子,白白靜靜,長的很漂亮,十里八鄉的人都議論他是美男子,他腰別雙挎元(二把合子槍),講話不要打草稿,講的頭頭是道,聽了還想聽,聽了他的講話,打鬼子就有了信心和力...

  • 文章汤故上将恩伯与萧县人之关系

    来源期刊:《蕭縣文献》 第3期  作者:李祥禎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汤恩伯 追思哀悼 抗日名将 萧县人

    重任于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汤恩伯将军之身。斯时介公任汤集团副总司令兼边区游击总指挥(旋改称边区第二路总指挥)综绾四省边区党政军务,我萧县遂为其经营之战地,凡百设施,无不发生密切之关系。兹略擧荦荦大者,如整编地方部队,重建地方政权,先后委派萧人王子石、朱大同氏为萧县县长,刘瑞岐氏为边区游击第三纵队司令兼萧县县长,王传授氏为边区第四十纵队司令。又鉴于边区青年失学,特成立边区中学(后改为国立二十一中学),汤公任校长,王介公任副校长,邑人丁熙民、李

共24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