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菊花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九九」的節物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11期  作者:荆風 出版时间:1999-11-10
    关键字: 重阳节 茱萸 菊花 王维 怀乡

    也有诗云:「九月茱萸熟,插发伤早白。」中唐卢纶也云:「睥睨三层连步障,茱萸一朶映华簪。」……到了北宋时,京师(今河南开封),妇女则剪彩缯为茱萸,作为礼品,以相馈赠。在古代简直是:「无菊无酒不重阳,不插茱萸不过节。」及至近代,女诗人秋瑾也写道:「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插茱意与吟诗并见,使诗中的茱萸染上了浓重的感情色彩。另一节物——菊,「飮菊酒」、「食菊糕」、「睡菊枕」是九九习俗的重要活动。「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故又称「菊花蹄」。汉代以来

  • 文章菊花延年客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10期  作者:金建楷 出版时间:2008-10-10
    关键字: 菊花 重阳节 诗词 延年客

    我国是菊花的故乡,栽培历史最为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屈原的《离骚》中就有「朝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词句。可是屈原时代究竟如何「餐菊」已不得而知,古时人们大概从「耐寒唯有东篱菊」的现象中悟到服食菊花可以延年益寿,后来便有「采菊」服食使人长寿之说。《神农本草经》上说,菊花「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汉代以来,还有农历九月九日饮菊酒,以祈延年益寿拔除不祥的习俗。刘歆在《西京杂记》中甚至已谈及菊花酒的制作法:「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

  • 文章金秋菊黃説蟹趣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2卷 第1期  作者:金家勛 出版时间:2010-01-10
    关键字: 金秋 菊花 螃蟹 史料

    金秋时节,菊花怒放,丹桂飘香,,螯满蟹肥,是人们「持螯赏菊」、「桂荫品蟹」的大好时机。蟹分海蟹、河(湖)蟹二类。三疣梭子蟹为海蟹,中华绒螯蟹为河(湖)蟹。我们平时说的「持螯赏菊」中的蟹,多指为河(湖)蟹。河蟹的种类很多,如胜芳蟹、崇明蟹、花津蟹、阳澄湖清水大闸蟹等等,其中以后者最有名。此蟹青背白肚,金爪黄毛,,蟹黄肥厚,肉质细嫩,为蟹中上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每至夏末秋初,『如蝉脱解』,故取名『蟹』也,因其横行,又名螃蟹。」其实蟹还有许多别名

  • 文章詠菊七絕再十首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4期  作者:張炳超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菊花 诗歌 人物抒怀

    一、西风满地布清霜,万木萧萧百草黄;唯有菊花英气在,深秋昂首发孤芳。二、莫道黄花秉性痴,更非生就不逢时;狂奴故态终难改,偏向清霜放万枝。三、篱边不畏西风劲,霜下何愁白发新;应谢寒风频激励,清秋万里播芳馨。四、青春岁月已蹉跎,奋发黄英夕照多;凭尔寒流吹日夜,披霜高唱大风歌。五、农家稻菽喜丰盈,起舞黄花别有情;入夜清霜装脸谱,金风伴奏到天明。六、贫困难移爱菊心,秋风满院挂黄金;花残悟得天机透,瞬息荣枯变古今。七、不向田家占绿畴,篱边院角带霜稠;眼前时有浮烟乱

  • 文章雋潔高雅·不畏寒霜訪名畫家劉延濤談——「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李九妹 出版时间:1975-04-25
    关键字: 菊花 绘画艺术 绘画技法 菊花种植

    菊花在万花丛中属于一种高雅淸俗的花朵,由于它拥有淸新耐寒和艶丽的特质,数千年来一直受人们宠爱着。古往今来菊花在中国家庭中,常被用来装饰和祭祖;汉朝的时候,人们相信用菊花浸酒食后,可以益寿延年,从此菊花又被视为象征长寿之花。一般花卉,多半盛开在春天温暖时节,而菊花却偏爱到深秋才开花,此时百花皆枯落,唯独菊花挺立在寒风中,愈发显得隽洁可爱,「餐风宿露,不畏寒霜」正是秋菊的写照。晋朝田园诗人陶渊明,性情洒脱,喜爱恬淡生活,他的文章大部份都以自然界花卉草木为主

  • 文章詠菊七絕又十首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2期  作者:張炳超  出版时间:2001-06-01
    关键字: 菊花 诗歌集锦 人物抒怀

    一、生在東籬處士家,春風不教發繁華;凌霜怒放三千里,羞退趨炎赤白花。二、門前種菊一行行,拜菊爲師未敢忘;料峭西風開五色,最憐清白潔如霜。三、不怨東風未試裝,藩籬衝破傲群芳;寧枯不作逢迎態,一任清秋抹夜霜。四、漫對炎涼歲月遐,籬邊盆裡度年華;西風更惜斜陽短,貫甲凌霜放萬家。五、誰謂秋花色正黃,金輝難透夜間霜;何如潔白欺冰雪,歌舞西風九十場。六、東籬乍放冠群芳,凄厲西風任作狂;至死挺身魂不散,明年依舊傲秋霜。七、愛向農村近豆瓜,自然生長樂無涯;西風夜發三千朵...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