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草书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四千年前夏代的匋文草书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1期  作者:永嘉馬 出版时间:1994-02-01
    关键字: 匋文 草书 考古 古文字

    永嘉馬 輔

  • 文章草訣百韻歌續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8期  作者:馮晚榆 出版时间:2004-08-10
    关键字: 王羲之草诀百韵歌 草书 王体 标准草书社 草书要领

    王羲之草诀百韵歌》传为后世伪托,有数种版本,虽风格各异然皆近王体,明清时代在书界流行极广,被奉为草法圭臬。该帖以五言排律韵文形式编写而成,读来琅琅上口,对草书的结体行笔的一般规律作了有益的探索。且点画遒劲,结体严谨,有王书风范,足资楷模。明嘉庆时著名的王派书家张凤翼(公元一五五〇~一六三六年)在他的《萤窗杂咏》中有一诗云:学草临池究古今,素狂旭怪总纷纭。何如一帙托王帖,百韵精临墨池清。可见该帖对书坛的巨大影响。由于历代草书结体的紊乱。初学者面龙蛇飞舞

  • 文章草书史演进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2期  作者:胡恒  出版时间:1987-10-01
    关键字: 于右任 草书 书法演进 许慎 书写方法

    草书创始根据书史考证同一般学者的硏究结论意见,大都认为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所作急就章(篇)为草书的滥觞,以我个人根据书史的考证与文字学的硏究分析判断认定草书的起源甚早,这是绝无疑问的事实。古时所谓「草稿」押行字、学者多认为就是草书的鼻祖,兄弟十分同意此种见解与看法。如许愼云:「汉兴有草书。」蔡邕(伯阶)又说:「昔秦之时,诸侯争长,简檄相传,望锋走驿,以篆书之难不能救速,遂作赴急之书,盖今草书是也。」以中郞之博学多闻当知其言而有征也,足以采信无疑也。(东汉

  • 文章中華草聖「二右」品德的一般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6期  作者:夏天馬  出版时间:1991-06-30
    关键字: 于右任 王羲之 标准草书 《笔阵图》 法帖举例

    王羲之的字—别号)是偏安在吴楚(国都南京)东晋三朝重臣太傅王导的从子,十三岁的时候去谒见当朝的尙书左仆射(宰相)周顗,那时好像也有近时的风气,大臣高官请客筵会,爱用现烤现吃的烤肉,特别是烤牛心肉,那是专用于奉敬主宾贵客的。那天宰相家中显要宾客不在少数,但主人家亲自把第一块刚烤好的牛心肉,拣给这位才十三岁的王逸少。难怪他后来成为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等于是东晋的封疆大将,雄视一方的国家栋梁之一。由此证实时人对他的称誉,说这位后生谈辩大有功力,而且草书笔势是『飘若游

  • 文章净云枝帖与标准草书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聿文  出版时间:1967-07-30
    关键字: 草書 淨雲枝帖 蔣如奇 王右軍

    净云枝帖,蒋如奇临魏晋及元明诸名家帖,阳羡十景诗,碑凡百余石。(见重刋旧县志卷九。)是帖原刻存故鄕蒋氏宗祠中,余童年所见拓片,装裱六卷。内有王右军之兰亭,怀素之肚痛帖,草书千字文,蔡襄之奏帖,(原迹现存故宫博物舘,年前在台北历史文物舘陈列,完全相若,惟原迹较刻石稍大。)苏东坡买田阳羡帖,(与淸故宫三希堂法帖续集所刻,完全相同,两相对照,不爽毫厘,神韵则净帖当胜之。)余为蒋如奇先生之草书阳羡十景诗,龙池脱云,蛟桥夜月,汫浰雪蓑,关山烟寺,阳羡茶泉,画溪苍浪

  • 文章馬輔老鄕長譯解古文字震驚兩岸學術界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1期  出版时间:1994-02-01
    关键字: 马辅 古文字 草书 考古

    龙山文化的匋片文字照片发现比甲骨文还早的古字1993/5/12中国文明的起源 可望再上溯一千年台北马辅先生译出上古字证实龙山文化晩期已有古文字草书出现【本报台北讯】去年山东大学考古队在山东邹平县丁公村,发现一片刻有十一个中国上古文字的陶片,大陆古文字专家至今尚未解出这十一个字的涵义;居住台北市内湖、高龄九十七岁的马辅老先生,却在数月内译出这十一个字的意思,证实了早在商朝甲骨文之前,也就是四千年前龙山文化晚期,中国应已有古文字草书出现。本报今年五月,曾报导

  • 文章簡牘的研究讀後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1期  作者:衛聚賢 出版时间:1982-01-30
    关键字: 简牍 汉字研究 笔墨纸砚 唐三彩 草书 甲骨文

    有铅笔、蜡笔、石笔、粉笔、钢笔、原子笔,以及毛笔。当然以原子笔在写稿时方便。砚「砚」字是「石」「见」二字合成的「合体字,原为「硏」字,因在石版上放些水,把墨在石版上硏磨。「硏」字左为「石」,右为两个「竿」字,这是在磨面粉的磨子上,绑两根长竿子,用两手推拉就使上磨扇旋转。我在战前发掘山西省万泉县荆村,新石器时代遗址时,发现一块花岗巖大石块,一面略凹下,而在凹下中留有若干红色细末,是在新石器时代已有「砚」,不过比后世的砚大的多。补—草书一般人以为「草书」是汉代始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