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范仲淹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范仲淹在靑州(现益都)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6卷 第1期  作者:于愷駿 出版时间:1990-06-20
    关键字: 范仲淹 千岁冥诞 范公亭

    今年是北宋大儒范仲淹千岁冥诞,九月间报章多有纪念这位先贤的文章。适笔者数月前向中央警官学校,颜校长世锡鄕长求得墨宝,鄕长深厚学养,题的正是范仲淹的词——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鄕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因此,想起故鄕益都城西,那座已有九百多年历史的「范公亭」来了。宋仁宗庆历年间,著名文学家范仲淹任靑州知府时所建。那时正値荒年,他不仅说服

  • 文章范文正公嘉言懿行(一)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77-08-15
    关键字: 范仲淹 水银 事迹

    公少貧,隨母依睢陽朱氏家。嘗與一術者遊,會術者病篤,呼公告曰:吾善鍊水銀爲白金,吾兒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卽以其方,與其所成白金一斤,納公懷中。公方辭,而術者已絕。後十餘年,公爲諫官,術者子長,呼告之日,而父有神術,昔以汝尙幼,故俾我收之。今汝成立,當還汝,出其方並白金授之,封識宛然。公在杭州時,子弟以公有退志,請治園第爲逸老地。公曰,吾年逾六十,來日無幾,乃謀第圃,顧何時而居乎?吾患位高難退,不患退而無居也。西都士大夫,園林相望,爲主人者莫得常遊,而...

  • 文章范文正公嘉言懿行(二)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77-08-15
    关键字: 范仲淹 事迹 言行 宰相

    公少貧勤,秀才時,便以天下爲已任,當謁相士問曰,能作宰相否?相士曰,否。問能作名醫否,相士訝曰,何前高而今卑也,公曰,惟兩者可救人,相士讚曰,仁心如此,眞宰相也。公歸曰,有絹三千疋,盡散其族戚,曰:親族鄕里,見我生長,幼學壯行,爲我助喜,何以報之,祖宗積德百餘年,始發於我,今族衆皆一脈,我豈可獨享富貴。

  • 文章有感于范仲淹上疏荐李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3期  作者:劉敦龍 出版时间:2003-08-01
    关键字: 范仲淹 《荐李觏疏》 鉴别人才 历史借鉴

    黎川 刘敦龙翻阅《江西新城(黎川)县志》,发现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荐李觏疏》一篇,读后深感识别和举荐人才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识、胆、量。就是说:要有识别人才的眼力,推荐和使用人才的胆略,容纳人才的雅量。三者缺一不可。《荐李觏疏》(以下简称《荐》文)中提到:建昌军草泽李觏,前应制科,首被召试,有司失之,遂退而隐……斯人之才、之学,非常儒也。」范仲淹是个大官,上疏前因触怒权贵,被贬为饶州(今鄱阳)地方官,后任参知政事,即副宰相,公务繁忙。尽管如此

  • 文章詩文欣賞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8期  作者:昭祥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范仲淹 吴佩孚 诗联选粹 单传残句 刘禹锡

    「甚好,惟若改一字将更佳。」王贞白颇自负,闻后微感不悦,扬袂而去。休曰:「此公思敏。」乃书一字于掌中,未几,贞白回,忻然曰:「已得一字。」云:「此中涵帝泽。」休亦将掌中字示之,则亦「中」字,两意正复相同。范仲淹名作:「严先生祠堂记」,末为:「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为脍炙人口名句。相传,范成初作,原文本为「先生之德,山高水长。」邀李泰伯共读时,泰伯认为「先生之德」与云山苍苍,江水泱泱,意境不尽相符,建议将「德」字改为「风」字,将更襟怀博大,气

  • 文章宋代士大夫的道德觀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2期  作者:王德毅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宋代士大夫 道德观 顾炎武 范仲淹 重建政治伦理

    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众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2

  • 文章宋人河南滕宗諒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4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1989-10-01
    关键字: 滕宗谅 边防 岳阳楼记 人物事迹 范仲淹

    特于此书之。一、滕宗谅之家世及挚友滕宗谅,字子京,河南人。(见宋史卷三〇三)宋眞宗祥府八年与范仲淹同年考中进士,当时还有河北省大名府人刘越,也是同榜。刘越曾任襄城和固始两县知县,二人交情甚好。范仲淹更历次在朝中推荐滕之才学,惜未被重用,反被御史梁坚等弹劾,几次被贬,最后死于苏州。滕生平重视气节,喜好施与,每到一地,必倡建学校,尤其在湖州一带,办理敎育最有成就,因而在江淮各地培植许多人才。但是在殁世时,却身无余财,只有对朝中谏疏之文留存于世,余史载尙有二十余篇

  • 文章范仲淹泱泱抱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龔弘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范仲淹 政绩 治水 兴学 人物传记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指触外景而内兴「悲」与「善」之感),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关心广大百姓饥寒);处求湖之远,则忧其君(关心中枢施政良窳)。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节录范仲淹岳阳楼记宋代三百二十年中,志士仁人辈出。但在为政者中,事事能从大处远处着眼,以利羣济世为第一;又能领导士风,以义理争是非,决不阿权媚势;更好奖掖人才,使贤良蔚萃,同为国家效力;由是而受

  • 文章宋三朝宰相安陽韓琦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5卷 第4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03-10-01
    关键字: 韩琦 《宋史本纪》 人物简历 王安石 范仲淹

    引言宋有韩琦与韩琪,韩琪宋史无资料,只有戏剧中秦湘莲携子女进京寻夫,陈世美派韩琪追杀湘莲母子三人,想以驸马之身灭糟糠之妻,韩琪知实情后,自裁于关帝庙,包拯明断后,铡驸马爷。韩琦、包拯、韩琪同时代人,但是两韩,非同一人。宋史本纪、后妃与宰辅仁宗康定元年(一〇四〇)二月,(两年前西夏元昊称帝,屡犯宋朝边境)马步军都总管夏守赟,兼沿边招讨史,知制诰韩琦安抚陜西。三月,命韩琦治陜西城池。庆历二年(一〇四二)十一月,复都部署兼招讨等使,命韩琦;范仲淹、庞藉分类领之

  • 文章久懷心事在昭陽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2期  作者:阮毅成  出版时间:1987-05-15
    关键字: 兴化县志 范仲淹 郑板桥

    大败倭寇。刘,南昌人,以锐卒数千,自辰至酉,贼巢始破,逐至白驹场茅花墩,斩首六百有奇,贼众尽歼。兴化刘庄,至今尙有倭子坟。我国历代乱多治少,兴化自难例外。尤其此次为中共窃据,破坏更大,他日归去,人物风景,必将不可复识了。三、范仲淹与郑板桥说到兴化有关的人物,首推范仲淹。范于宋天圣年间,任兴化知县,梁志中有传。称其:「监泰州西溪盐税,时海堰久废,潮水没民田稼,仲淹白发运使张纶。奏上,遂以仲淹令兴化。董修筑堤,堤成,竟通泰海三州,长数百里,民呼曰范公堤,邑中专祠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