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5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帝与古河东说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4期  作者:貟創生 出版时间:2014-07-01
    关键字: 古河东 诸冯遗址 都蒲坂 东夷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长河中,传说中的古帝王有五位,史书记载有三种说法,而其中有两种说法都载到了虞。这就是说,虞是我国上古五帝王中其中的一位,且已成为史学界的共识,对这位中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的领袖人物,就他的出生、活动、卒崩地域及范围等,其记载和传说历来都有存异,争议从来未绝,各有其说,各有其据。对帝当年的主要活动地实际所在区域,笔者想谈谈其看法,也愿同热爱帝文化的学者和人士共同商榷。今运城市境域,古称河东。从大量的传说,文化遗存及文献记载,

  • 文章古代中原役象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11期  作者:杜學知 出版时间:1972-11-25
    关键字: 中原 史料考证 农耕

    恒山之西,其南有晋水。括地志云:今晋州所理平阳故城是也。平阳河水一名晋水也。」辞海以为在今山西省临汾县南。又从为孽乳者有妫字,说文云:「虞所居嫣纳,因以为氏。」尧典云:「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正义云:「嫣水在河东虞鄕县历山西,西流至蒲坂县南入于河,居其旁。」史记五帝本纪云:「虞者,名曰重华。……父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叟爱后妻子,常欲杀。……冀州之人也。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

  • 文章水不“回归”(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3期  作者:陸離  出版时间:1976-03-15
    关键字: 朱舜水 明末清初 回归 认同

    」可以说,中国人今天所处的就是这样一个局面。中国的读书人,在立国立身的大是大非上,囘归与认同的意识是最敏锐、最强烈的。因此,当我们作这样的权衡时,固然可以在现代人的学理上找参证,更必须在古往的先哲羣中寻榜样。这样才更能够汲取经验,建立信心。或问:古代中国人有这样的榜样吗?有,明末的朱水,就是优美的典型之一。提起朱水这个人,我们的感念可能是很复杂的。他在后代中国人的心目中,是陌生的,知道他的人,也只是把他看做一个非常饱学,铮铮不屈的,危机时代的知识份子,他留给

  • 文章水不回归(中)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4期  作者:陸離  出版时间:1976-04-06
    关键字: 朱舜水 不回归 缘由

    弘光元年正月,有诏征他,亦不受。四月,他被授为江西提刑按察使司副使,兼兵部方淸吏司郞中,并负责监荆国公方国安军,又不拜。到这个时候,由于南明的国脉如缕,大家都感到焦心了。因此,有些朝臣对于他的屡征不就,大为不满,文章弹劾,说他是忤旨。朝廷因此就派人捉拏他。水先生这才仓促逃离家中,开始了几十年的漂泊生活。他后来追述所以不肯应命的经过和原因是:「征不佞时,当国者为马士英,奸相也。彼时,马士英遣其私人周某,因不佞之亲家何东平(字不波),到寓再三劝勉,若不佞一

  • 文章皇山与九疑山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7期  作者:易平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皇山 九嶷山 《史记》 虞舜 历史传说

    皇山,是我县三河区一座山的名字,为纪念上古圣君虞而命名。九疑山,位于我县南方宁远县,原名苍梧山,是虞的陵寝所在地。本文题名「皇山与九疑山」,是本县县志所述:「南望苍梧」、「齐秀九疑」之意,也是笔者藉申孺慕之忱!关于虞的平生及其丰功盛德,汉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陈述綦详。兹摘要语译于次:虞,生于山东姚墟,以姚为姓,名垂华。是唐尧时代一个平民。他父亲人称瞽瞍(按:尧典孔传:「无目曰瞽,父有目,不能分辨好恶,故当时人谓之瞽,配字曰瞍,亦无目

  • 文章上古三帝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期  作者:石鍾琇 出版时间:1976-01-01
    关键字: 上古史 尧舜禹 大禹治水

    选贤让国的唐尧帝孔子赞美帝尧:「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而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司马迁著史记,也赞美说:「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帝尧在中国历史上,最受人崇敬,成为中华道统的创始人。山西名贤辑要帝尧:「生长居处于伊耆二地,即今山西黎城县也。」后来建都于平阳,就是以前的平阳府,现在的临汾县。所以,帝尧是山西人毫无疑问。帝尧

  • 文章陈团长哲事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張克明 出版时间:1976-01-25
    关键字: 名贤传记 抗日战争

    陈团长哲,字明甫,世居河南省淅川县北二区西坪头,曾祖讳五典字克从,淸恩贡,祖讳生光,父讳长庚字星垣,淸文生。诗书传家,代有仁风。淸季政纲不振,土匪蠭起,昼则掠夺行旅,夜则抢刼村民。民国九年秋,内鄕太平鎭著匪吴凤山攻破上集寨,明甫被掳勒赎,嗣脱险,居城养病,鄕间仍不能安居,迨其二胞兄重华先生任北二区保衞团团总,乃于民国十年秋,与任泰升同时进保衞团,时泰升任第一大队长,明甫任第二大队长,训练壮丁,淸勦盗匪,襄助地方自治建设事宜,劳怨自任,功则不居,汲汲焉

  • 文章申著「宛西陈德先生传」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11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76-11-25
    关键字: 名人传记 序言 陈舜德

    陈序德昔住嘉义,于五十一年来台北开年会,往访立法委员王宏先兄,他留我午餐,聚谈良久,他说:「你应把在地方所办的事,写成囘忆录,使大家知道,为后人留点珍贵史料。」我说:「宛西自治,原因匪乱不能安居,起而自救,实事求是,不遑宣传,我突围出来,未带资料,如何能写?况所经办的事,都是地方人应办的事,对国家来说,原是渺小而不足道,何必再写囘忆录?」王先生说:「他方自治,乃是 总理创导的,吾豫宛西首先施行,著有成绩,当时你们创办的人,多人作古!有些人未来台湾,来台

  • 文章出生地诸冯在垣曲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孟昭民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出生地 历史研究 学者观点

    帝,姚姓,名重华,因帝尧厘降二女嫔于虞而称虞是姚重华死后的谥号,意思是说他是一位仁慈圣明的帝王。《史记》对的家世、婚姻、家庭事务和个人事业的发展情况都作了详细的叙述,但对的出生地仅说是「冀州」,《尔雅·释地》:「两河间曰冀州」。冀州地域广阔,到底在何村落,语焉不详。而春秋时代的鸿儒、亚圣孟子对的出生地却做了明确具体的交待。孟子生于公元前四世纪,比司马迁早二百余年。他曾游齐、宋、滕、魏等国,对的硏究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孟子》一书

  • 文章帝与古河东传说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9期  作者:貟創生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古河东传说 封号和建都 研究考证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有五位,史书记载有三种说法,而其中有两种说法都载到了虞。这就是说,虞是我国上古五帝王中其中一位,且已成为史学界的共识。对这位中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的领袖人物,就他的出生、活动、崩殂地域及范围等等,其记载和传说历来都有存异,争议从来未绝,各有其据。对帝当年的主要活地实际所在区域,笔者想谈谈其看法,也愿同热爱帝文化的学者和人士共同商榷。今运城市境域,古称河东。从大量的传说、文化遗存及文献记载,帝一生

共51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