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自由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連戰在北京大學的演講全文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62期  出版时间:2008-01-30
    关键字: 连战 北京大学 演讲 和平 自由

    的很高兴,台湾的媒体说我今天回母校,母亲的学校,这是一次非常正确的报导。北京大学是中国大学的翘楚,也是中国新思潮的发源地。蔡元培先生的两句名言「循思想自由的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这种自由、包容的校风之下,长久以来北大为国家、社会不知培养了多少精英分子。尤其是在国家、民族、社会需要的时候,能挺身而出,各领风骚,不但为国家、民族、社会做了很大的贡献,尤其是展示了中国知识分子感时、伤时,忧国的情操。所以我今天来到这裏,心裏非常感动,同样的,我的母校,也是我服务多年

  • 文章三民主義名稱的由來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卷 第3期  作者:王化歧 出版时间:1974-09-01
    关键字: 三民主义 名称由来 冯自由 学术探讨

    初版)刋载的「三民主义与中国民族之前途」演讲词,其中不仅标题有「三民主义」四字,而文中亦出现了「三民主义」(请查该全集第二集七六页第八行)。原文是「况且中国今日,如果实行三民主义,总较欧美易得许多;因为社会问题,是文明进步所致。」至于「三大主义」如何演进为「三民主义」的经过,冯自由先生所著「革命逸史」第二集(商务版)中,则有较详细的记载。兹摘录其一段如下,以供学者硏究的参考:「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之代名辞。此简称之名辞,始用于香港中国日报

  • 文章三民主义的内在精神——自由、平等、博爱精义深探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1期  作者:徐文珊 出版时间:1985-02-20
    关键字: 三民主义 内在精神 自由平等 博爱

    一 民初思想之混乱中国人讲自由平等博爱,自民国初年始。在当时,讲自由平等者多,言博爱者少。此项口号之提出,自然是由 国父倡导三民主义而起。口号新颖通俗,容易为一般人接受。所以不胫而走,不多时即遍及全国,妇孺皆知。但就因为通俗,即为一般人以通俗眼光予以解释。在当时撰者本人正在少年,常听人讲,也常看到有关文字,但为之解释其眞义者,却没有人。结果就只有听任俗人作俗解。又假如是俗,也不怕,所怕的是错。俗是浅,所了解的不够深入,也还罢了。一有错,就要误事了。当时

  • 文章民主自由与极权暴政的对比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8期  作者:郭岳  出版时间:1982-01-25
    关键字: 民主自由 选举 国共内战 民主政治

    郭岳专访反共义士姜友陆于民国七十年十一月九日由友人陪同,前往台北市金华国中学生活动中心,聆听台北市第四选区候选人公办政见发表会,姜友陆看到成千民众聚精会神,有秩序的听取政见发表会,对中华民国所实行的民主自由政治与大陆上所实行独裁专政共产主义有所比较。以下是姜友陆谈话内容:问:您对这次选举,有什么看法?答:我在大陆三十年来,没有参加过眞正的「民主的」活动,更没有什么竞选,因为所有的选擧,完全是共产党事先安排好的,根本没有所谓公职人员选擧,只有「民意代表

  • 文章生活偶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3期  作者:楊祥麟 出版时间:2013-07-01
    关键字: 生活感想 健康 自由 快乐 真诚

    参加健身锻炼,会使大家身体更加健康,生活更有活力。自由快乐之门自由和快乐乃是有意义的人生,首先具备四个条件,一、真诚自我转变。二、亲近善友。三、自我诚实。四、锲而不舍。一、真诚自我转变:如果一个人真的想有所改变,他会不计成败地寻求真我,而不应固守在令他满意的旧习惯和旧观念中,最诚恳追求的人敢在没有地图的海洋中航行,当他终于到达港口时,他发现了新的世界。虽然一开始是陌生的,但这就是他所追求的,人云:「深度而真诚的心是每个英雄具备的首要条件。」二、亲近善友:这是

  • 文章論唐君毅先生之價值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73期  作者:曾昭旭 出版时间:1979-10-01
    关键字: 唐君毅 中华文化 自由 价值 西方文化

    唐君毅先生,为学本从西方哲学入手,而以之反观民族传统之文化,沉潜体味,乃深知传统文化之精深博厚,其可贵处尤在圣之相传而深入人心之道德理性与文化意识。唐先生以此深信中华文化秉其和平,悠久之特性(唐先生尝谓西方文化之价値在成就自由,平等之理想;而中华文化之价値则在成就和平、悠久之理想。),必永存而不亡。而唐先生亦即凭此大信(坚强之文化意识,握其玄珠(自作主宰之道德心灵),而得以出入上下数千年之文化遗产中,穿透其汗漫庞杂,厘淸其曲折变形,同情其僵化变质,疏通其

  • 文章黄克强先生为进行革命计划致冯自由书(二件)——民国前一年八月初九、十四日——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 第8期  出版时间:1973-06-01
    关键字: 黄兴 广州之役 革命计划 冯自由 革命信函

    开国文献史料及革命先烈传自由我兄鉴:广州之役,弟实才德薄弱,不足以激发众人,以致临事多畏惧退缩,遭此大败,而闽、蜀两省英锐之同志因此亦损失殆尽。弟之负国负友,虽万死无以蔽其辜,自念惟有躬自狙击此次最为害之虏贼,以酬死事诸人,庶于心始安,亦以作励吾党之气。故自四月初二返港,专意养伤,一面团集少数实行之士,以为复仇之计。除与展堂兄同署布吿书之外,未常与一友通只字,其所以如是之孤行者,冀有以排脱一切纠纒,促其进行之速。不意蹉跎岁月,为同事人所阻止,不得迳行其志

  • 文章唐人獨特的精神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4期  作者:傅樂成  出版时间:1981-01-15
    关键字: 唐人精神 崇尚武侠 坦荡胸怀 真诚自由

    崇武尚侠·坦荡胸怀·眞诚自由唐人的精神,是多方面的,分析起来甚为困难。但最主要的而且也最为后世所赞赏的。便是他们勇敢进取的尙武精神。当唐室初立,国内尙是羣雄割据的局面,而北方的的强邻东突厥,连年入寇,直接威胁唐室的首都长安。。唐室为求国内的统一,惟有忍辱负痛,不予计较。但从未有迁都避祸之擧,长安屹立不摇。武德九年(西元六二六年),太完即位不久,东突厥的颉利可汗及其姪突利可汗,又倾国入寇,大军直达长安西北渭水上的便桥,情势极其危急。太宗冒险亲到便桥,与颉利

  • 文章漫談我國商業文化(續)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卷 第2期  作者:董志超  出版时间:1987-05-15
    关键字: 商业文化 市场功能 春秋战国 自由经济

    好与坏,一定要靠我们自己,要继续不断的努力,去创新,注重品管,竭诚服务,这样才能操必胜之左券,立不败之地」。三商公司负责人说:「要不断的做市场调查,把握未来的趋势。」他又说:「在五年前我就知道了台湾市场的趋势,必定要走国际化、自由化的道路」。由是观之,我国固有的商业理念,实在是历久弥新的。我国古代的商业文化,就注重市场的功能。如论语子张篇上说:「百工(生产者)居肆(市场)以成其事」。这说明市场的本身,就有自我调整供需的功能。也就是现代的经济学家所说:市场

  • 文章中山思想與民主政治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0卷 第3期  作者:謝秉鈞 出版时间:1990-09-30
    关键字: 孙中山思想 民主自由 民主政治 民主运动 政治观

    压迫贫者」;所以「民生主义……即是大同主义」。具见「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就是中山思想崇高的政治观。因此 国父创立之民权主义,就是本诸「天下为公」的理念,要使国家的政权属于人民全体,以直接民权养成人民的政治力量,以谋民主政治的实现。其目的在打破政治上不平等阶级,使政治无阶级,消除专制统治,发扬民主精神,以达政治是人民所共管的「民治」的目的,而进于「天下为公」的大同之治。中山思想与民主自由国父在民权主义第一讲,开宗明义便首先指出:大凡有团体,有组织的众人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