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自然地理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翩翩風度話韶關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6卷 第4期  作者:黎澤霖 出版时间:1976-12-30
    关键字: 韶关 自然地理 梅岭 南华古寺 木雕罗汉

    民國十二年, 國父設大本營於廣東韶關,隨卽於同年五月六日誓師北伐,以李烈鈞任中路,許崇智任右翼,黃大偉任左翼,並制定作戰方略,一切均按部就班進行。時北伐軍已集中於韶關、南雄、仁化一帶待命,雖當前環境困難重重,然為民請命的革命軍,却毫不考慮地勇往直前,所謂「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北伐之所以成功者以此。

  • 文章萬全的「垟」與「嶴」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6卷 第3期  作者:繆天舜  出版时间:2010-06-01
    关键字: 万全垟 山岙 滩涂围垦 自然地理

    如今瑞安、平陽之間的萬全這一片魚米之鄉,誰能料到它在遠古曾經是茫茫海洋呢?據記載:距今二〇〇〇年(東漢時期),飛雲江口在瑞安城關附近,江北海岸線尚在瑞安城關大沙堤(現爲大沙堤居民區)。瑞安南岸到平陽東門外的白洋洲,還是一片汪洋大海,稱爲”萬船洋“,很多船隻停泊在東門外的”白洋洲“。清詩人張綦毋有詩云:”橫陽兩嶼夾晴川,故老相傳泊萬船,不信蓬萊有清淺,眼觀滄海變桑田。“水亭、鳴山和東門山一帶,山上所發現的古蛤貝及水草類化石以及近年來老城改造打樁時發現的地下...

  • 文章臺灣地理人文姓氏堂號略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2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10-04-01
    关键字: 中国台湾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历史渊源 姓氏谱系 区域介绍

    摘要二〇〇九年起,兩岸交流熱絡,此文介紹臺灣地理人文之來源,雖早爲馬來印尼系,但長久以來,卻由中華文化發展至今。中國優勢南船北馬,臺灣處於海洋之中,容易接收外來優點,所以科技早爲進步,人民享受富裕,地區小,治安好,衛生醫療先進,因此被稱爲美麗寶島。關鍵詞九族文化村,東印度公司,十三行博物館,雞籠,安平港,赤嵌樓,福佬,媽祖,大墓公等。一、臺灣地理位置及人文起源臺灣在東經122度6分15秒,至199度18分3秒。北緯21度45分25秒,至25度37分53秒。是南北長東西窄的海島。...

  • 文章鄧縣地理人文風物及自治情形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1期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邓州市 自然地理 忠烈 人文风景 自治

    鄉賢高應篤先生生前著述甚多,尤其對鄧縣之鄉邦文獻頗有貢獻,惟其文稿均零星發表,未予集中,編者恐日後有所散失乃搜集高鄉長之部份散稿加以剪輯,名之為「鄧縣地理人文風物及自治情形」,整合刊出,以誌不忘。——編者

  • 文章大埔賦(三)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8期  作者:藍巨案 出版时间:2012-02-01
    关键字: 大埔县 人文历史 名家贤士 客家文化 自然地理

    古邑大埔,地處閩粵邊陲,居韓江中上游,境內峰巒層疊,素有「山中山」之稱。古為百越之地,秦漢屬南海揭陽,東晉設縣義招,隋改萬川,嘉靖重置,始用今名。千年古邑,綺麗多姿,先民開疆,備嘗艱苦。歷代繁衍,一方熱土,或事農耕,或從商賈,披荊斬棘,櫛風沐雨。客家文化,底蘊深厚,教化文明,淳樸民風,山川瑰麗,鐘靈毓秀。雙髻撩云,三江映帶,豐溪林濤,西岩秀谷,山水田園入畫圖。古城遺跡,千年寶剎,茶陽牌坊,大東圍樓,白玉瓷都,人文秀區大觀園。紅色蘇區,綠色生態,客家人文旅...

  • 文章蘭州東大門——苑川歷史悠久 絲綢古道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2、63期  作者:金耀東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苑川 自然地理 历史沿革 文化习俗 人才辈出 经济现状 兰州东大门

    出蘭州市東崗,過十裏山,有一條發源于臨洮縣贊灘的苑川河,此河從馬,山北下自高崖鎮折向西,流入離蘭州城區十餘里的黃河桑園峽中。酈道元《水經注》稱:“苑川水地,為龍馬之沃土”。據考古和歷史記載,這一帶森林茂密,水草肥美,早在漢代就在此設立牧師苑于川內,故名苑川。西晉末鮮卑乞伏部遷居于此。淝水大戰北方陷入混戰割的局面,三八五年乞伏國仁自稱大單于,年號建義,同時接受前秦符登所封苑川王封號,在川內築勇士城,并置苑川郡。其弟乾歸稱河南王,又改稱西王,自金城(今蘭州市...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