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经济发展共返回3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靑島的工業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5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79-12-20
    关键字: 工业 经济发展 调查

    據民國三十六年統計,靑島市有工廠一八五家,佔全國百分之〇·九;工人二萬八千七百七十八人,佔全國百分之四·二;工業動力三萬四千四百零三匹馬力,佔全國百分之四·二。見民國三十七年四月出版「全國主要都市工業調查初步報吿提要」(經濟部全國經濟調查委員會編)

  • 文章故鄕今貌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4卷 第1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4-06-01
    关键字: 考古 历史 投资 经济发展

    的具体方案了。中共中央十一号文件中曾提到选择部分地区率先实行增值税转型,「部分地区」即是指黑龙江、吉林、辽宁东三省地区。这政策一旦进行,将为东北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好处。辽宁省财政厅官员表示,东三省实行增值税转型试点的工作,可能会从明年一月一日起推行。中共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前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增值税收入共一百四十二亿元。如果这次改革能在试点地区成功推行,等于中共向东北的企业让利一百亿元人民币。中共国家税务总局相关人士说,在此之前,中共从未给任何

  • 文章古代温州的城市和經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6卷 第1期  作者:陳牧野 出版时间:1990-02-01
    关键字: 温州 古代 城市发展 经济发展 农业 粮食 种植业

    繁荣的区域,所以时人邱迟说:"控山带海,利兼水陆,实东南之沃壤,一都之巨会。"[2]至南宋,由于京畿南移,温州的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宋元在此设市舶务(司),海外贸易的发展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入明虽受倭寇骚扰,但由于域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浙江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它"以有海利为生,不甚穷,以不通商贩,不甚富。"[3]在某种意义上说海上交通与海外贸易是其经济生命力的补给线。温州位于瓯江下游,是一个富饶的平原,气候温润,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适宜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 文章古代温州的城市和經濟(續)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6卷 第2期  作者:陳牧野 出版时间:1990-05-01
    关键字: 温州 城市 经济发展 农副产品 手工业

    商业活动频繁,“漳泉大贾飞樯集,粤海奇珍巨。”福建的荔枝仅一昼夜就可在温州市场上出售,色香味不变,“近喜舱舟飞递到,绛囊争啖荔枝香。”(43)海外贸易是推进温州经济发展的杠杆之一,唐时已与日本通航,贞观十二年(六四二)对外通商口岸,设立了“来远驿”、“待贤驿,”专门接待外商与客人。温州漆器、龙泉靑瓷、纸张、丝绸、棉布、茶叶输送到海外。各地的海商也纷纷来温经营海外贸易,“况复梯航通四译,日中为市自无稽。东洋红日近扶桑,西洋黑水逼窃荒。劝郎莫作漂洋贾,海上风波不可

  • 文章東北經濟力量的統計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郭垣 出版时间:1981-02-01
    关键字: 东北 经济发展 粮食 统计表

    對日抗戰勝利,東北光復接收,政府特設置國民政府主席東北行轅主其事。行轅分設兩委員會:政治委員會與經濟委員會。政委會主委由東北行轅熊式輝主任兼,經委會主委初爲張公權先生,後由松江省主席關吉玉先生繼任,予亦應邀任經委會副主任秘書兼經濟硏究處處長(主任秘書現爲立委王兆民先生),當時頗注重東北資源之統計與硏究,所搜藏日文資料與書籍甚夥,出刋物亦有多種,惜離東北時均未攜出。昨翻舊篋,偶得統計表兩張,一張係民國三十六年八月製,係東北行轅經濟委員會編製,另一張係民國三...

  • 文章溫州歷史概述(四)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7卷 第2期  作者:徐順平 出版时间:2001-04-01
    关键字: 历史 温州 人口发展 经济发展

    隨著工農業生產和商業的發展,溫州的人口也迅速地發展起來。據《太平寰宇記》、《元豐九域志》、《溫州府志》等記載,溫州在宋初,主戶一萬六千八十二;客戶二萬四千六百五十八,至元豐間發展到主戶八萬四百八十九,客戶四萬一千四百二十七。到南宋淳熙間便有了更大的發展,主戶達十七萬三十五,總人口達到九十一萬六百五十七人,比北末初增加了五倍多。溫州城內的人口數雖然未見具體記載,但從一些有關的詩文中可窺見大概。晩唐時,張又新在《華蓋山》詩中說:「愁來始上消歸思,見盡江城數百...

  • 文章地少人稠怎麼辦?十年生聚論宜山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3卷 第3期  作者:吳合銀 出版时间:1997-06-01
    关键字: 宜山镇 纺织业 经济发展 社会效益

    從溫州乘汽車,不到兩個小時就到達嶺南縣宜山鎭。這個位於溫州市南端,人口僅三點三萬,耕地面積不到一萬畝的平原稻區,紡織業的年產値達三億八千萬元,占全鎭工農業總產値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成爲全國矚目的再生化纖紡織中心。一九九四年蒼南縣人民政府命名該鎭爲「宜山紡織城」。※這裡沒有高大的廠房,年加工的再生化纖衣褲超過一億五千萬件,可供浙江省每人穿三件。※這裡沒有花國家一分錢投資,年織出的再生布達三百多萬匹,可以繞地球一周半。※這裡沒有占用一畝良田,年生產的再生棉花三...

  • 文章新年新希望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1期  作者:胡炘 出版时间:1992-02-01
    关键字: 政治改革 经济发展 立法委员 春节

    民国八十年,已经过去了。在过去的这一年,无论是国内和国际,都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先说国内:在政治改革上,我们去年五月完成了第一阶段程序修宪;废除了临时条款;终止了动员戡乱;顺利的选出了第二届国大代表;第一届资深中央民意代表已在年底全部退职。尤其是国家认同的「统独之争」。在去年十二月廿一日的国代选举投票中,已充分证明了在台湾的二千万同胞四分之三以上绝大多数唾弃了「台独」,打破了少数人士想建立「台湾共和国」的迷梦。在经济发展上,国建六年计划已开始实施

  • 文章對台口岸——樂清黃華鎮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1期  作者:倪寶勝 出版时间:1992-02-01
    关键字: 工业生产 农业生产 黄华 经济发展

    黃華鎭位於樂清縣東南部,甌江口北岸,東臨樂清灣,南瀕甌江水,與甌海縣靈昆島隔江相望,是溫州港深水港區之一,素有「溫州門戸」之稱;北靠全國重點名勝風景區雁蕩山,距縣城一九公里,全鎭總面積一六·三平方公里,建成區三平方公里,二七個行政村,一個居委會,人口三四、〇二七。鎭東面海塗遼闊,平原水網縱横,盡收山海之利,魚米之鄉久負盛名。黃華原爲「黃花」因前有山,滿山花開金黃,名黃花山,鎭亦以此得名。由於地處海濱,歷爲兵防要地,明崇禎五年,在黃花山築「許公堡」城,故又...

  • 文章東北地略之重要性與世界和平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王奉瑞 出版时间:1970-10-01
    关键字: 东北地略 疆域 谷仓 资源 经济发展

    四九四、〇〇〇元。迨伪满成立后,东北对外贸易指数,更直线上升,一九三九年(民国廿八年)出入口总额高达二、六三三、八三六千元,竟超过廿三年全国(除东北地区)贸易总额一、〇五九、一二四千元,突破十亿元以上之纪录。足证东北经济力之富厚。惟当时东北已失,所有富源,尽被日本侵占垄断,皆为我国之损失矣。东北之松辽平原亦名关东平原,面积五十多万方公里(五一七、五〇〇km2),占全国平原总面积百分之四十以上,较全国其他各处平原为高,但平均海拔,皆在二〇〇公尺以下,(见五十四

共32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