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粽子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端午吃粽子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48期  作者:江楓  出版时间:1990-06-20
    关键字: 端午 粽子 屈原

    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又名天中节,家家户户都自做粽子来吃,即使自己不做,也必须到市场去买回来吃。大家都只知道端午吃粽子,可是也许有很多人还不知道吃粽子的原因。战国时楚国有一个大夫,名叫屈原,他是一个大忠臣。因为楚王不听他的苦谏,他万分悲愤,遂于五月五日,抱了一块大石绑缚在身上,跳入汨罗江中,自沉而死。他的尸体被大石压在江底,无法打捞。当时楚王悔恨莫及,恐怕他的尸体被鱼类所食遂做了许多粽子,投在汨罗江中,是叫鱼类吃饱了粽子后,可以不吃屈原的尸体;得以保全,其实

  • 文章端午話喫糭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6期  作者:余麗芬 出版时间:1994-06-10
    关键字: 屈原 端午节 粽子 小吃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端意初,午爲十二地支之一。端午原作端五,指每月初五日,後特指五月初五,到唐代因避唐玄宗(八月初五生)諱,端五正式改稱「端午」。每年的這一天,民間除了競渡龍舟、懸蒲插艾、灑雄黃酒外,還要喫糭子。「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寃。」唐人文秀這首詩道出端午節與紀念屈原有關。屈原(約公元前三四〇——公元前二七八),戰國時期歷任楚國的左徒、三閭大夫,主張富國强兵、聯齊抗秦。可是當政的楚懷王聽信令尹子椒...

  • 文章端午香粽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3期  作者:張永壩 出版时间:1992-06-01
    关键字: 端午节 粽子 民俗 神话

    香粽涼糕安石榴,輕羅小扇緑蔭稠。繡披弓鞋城南去,十里塘河看龍舟。清·戴文俊:《甌江竹枝詞》

  • 文章端午節的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7卷 第4期  作者:濟華 出版时间:2005-10-01
    关键字: 端午节 粽子 祝福 诗文

    端午节又称诗人节,我在大陆之外孙媳张瑞锋于过节时期,利用手机向亲友发出诗文祝贺,同时收到一些回贺诗文,虽然粗浅却感情深厚,值得推广,希望将来蔚为风气,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兹择录若干,分享乡亲与友好:一、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艾叶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吉祥。二、父母是天,朋友是地,有亲友可以顶天立地;亲人是风,朋友是雨,有亲友可以春风化雨。三、送个香囊,带个荷包,自做几斤粽子,托人采几枝艾叶,加上内心深处

  • 文章端陽節綠艾懸門、青蒲注酒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9期  作者:石岑 出版时间:1981-07-01
    关键字: 端午节 粽子 越王勾践 艾草 习俗

    端午都有包粽子的风俗,此风之源,引续斋谐记云:「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曲,忽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谓曲曰:「闻君当见祭,甚善,但常年所遗,恒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曲依其言,今世人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及五色丝,皆汨罗之遗风。」可见包粽子的相沿风俗,是楚人悼念屈原投汨罗自沉,逢此日,起先以米贮在竹筒内投水祭之,以后在汉朝,建武年中,湖南人区曲,忽然见到

  • 文章从湖州粽子说到—湖州党国元老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0卷 第8期  作者:高鐵軍 出版时间:1988-08-10
    关键字: 湖州粽子 国民党元老 参加革命

    一般人祗知湖州粽子,而不知湖州在何处?笔者曾遇到初交友人,询及籍贯,我答吴兴,彼误为吴县(苏州),我再申吴兴即是湖州,彼才知湖州粽子有名,说贵地是鱼米之鄕好地方,眞是令人啼笑皆非。谈到粽子,全国各地均有,湖州粽子,亦仅诸老大一家,因其每日装运上海外销而成名,非是湖州人专卖粽子,千万勿可误解。湖州之眞正特产为丝绸,每年春季鄕村人家,几乎家家养蚕,待作成茧子,有的销售茧行,有的自行缫丝。在北门外大通桥之缫丝厂规模甚大,拥有工人数于千计。头蚕将过,相继再养二蚕

  • 文章五月五日歡慶端午 體認端午節的重要意義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7卷 第6期  作者:朱永霖 出版时间:2015-06-10
    关键字: 端午节 防疫 划龙舟 粽子 现代意义

    端午节竞划龙舟是主要活动重头戏码。不过,赛龙舟早已从救援屈原,转型为一种兼具欢乐与竞技的民俗活动。在赛龙舟时,每位选手须发挥全力,奋勇向前,整艘龙舟更要讲究上下齐心,通力合作的团队精神。由此,赛龙舟给人们最大的启示,就是团结奋斗才起克服外在恶劣环境的考验,精进为开创一片光明大道。端午节代表性食品—粽子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食品是「肉粽」,这粽子原本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食品,在国人的巧手制作下,已成为既富口味变化又能随时可品尝的美食。以笔者口味来说,是母亲包的粽子最好

  • 文章芳茂山芙蓉圩憶舊(十五)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4期  作者:孔柱中  出版时间:1971-06-15
    关键字: 端午节 《岁时杂记》 屈原 粽子 龙舟

    :介子绥(推)……抱木而烧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发火,又「书钞」引「邺子记」:幷州俗以介子推五月五日烧死,世人为其忌,故不擧饷食。以上两记载虽未述及粽子与龙舟竞渡,但端午却已于屈原之前即有。(柱中按介之推之抱木自焚身死,虽无确切之日期,但可断定为寒食节,晋文公为纪念介氏之被烧致死,心甚不安,乃令全国定淸明之前一日为寒食节,寒食即不擧火之意,此说较可采信)。关于龙舟竞渡,传说亦不一致,「记篡渊海」引「岁时记」有一句:「越地传云竞渡起于「越王勾践」,荆楚自为灵均

  • 文章談談端午節的習俗和民族文化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2期  作者:辛子方  出版时间:1998-06-01
    关键字: 端午节 传统习俗 中华文化 龙舟 粽子 屈原 民间传说

    在楚怀王面前进谗,而被疏远,使得屈原满腔热血,忧国忧民赤忱,无处宣泄,因而写了一本「离骚」长篇韵文。到楚襄王时又再度受到谗言侵害,屈原被放逐到江南,于是心灰意冷,怀着绝望的心情,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江上的船只,竞相抢救打捞屈原尸体,后人发展成为赛龙舟的习俗,政府认为这是优良民族意识,也是一种团结力量,齐心合作的最好运动。二、吃粽子—后人为纪念屈原,每年五月初五日,用竹筒装米投入汨罗江中纪念屈原,后来改用竹叶包米投入江中,年代相传,久而久之,不如放在锅中煮熟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