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粤剧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忆半世纪前的粤剧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卷 第3期  作者:儔翁 出版时间:1973-09-01
    关键字: 粤剧 丁财贵班 戏院 掌故逸事

    距今七十年前,广州城的粤剧院,尙未十分发达,仅有一河南戏院(似名升平戏院),其头等座位为靠背籐椅,在当时已为最佳设备。票价约値六钱(当时一元银币合七钱二分),那时并无对号位,视入座之先后而定,常往观剧者,每多给戏场管理人以小账,买票后即嘱其留座,约在前排三四行,戏场管理人即放置茶盅、生菓、瓜子於戏座前,并将各位置用麻绳拦之,使人可望而不可及,待至正戏登场大佬倌出场时,这些姗姗来迟的濶客方始入座欣赏,广东人谓之为「覇位」。自设对号座后,此种习惯,始无形取销

  • 文章粤剧在台湾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呂茵 出版时间:1991-03-30
    关键字: 粤剧 台湾 中兴粤剧研究社 往事回忆

    注:去年“凯旋”上演“金叶菊”右起邝少眞·黄可欣·谢杏·施亦珍,台柱剧照。)回忆民国四十八年,热心发扬我家鄕文化剧曲的梁寒老,认为此时此地欲求薪传粤剧,任重道远,为一劳永逸。稳定基础,有意就地取材,集合旅台现有的伶、票及中西音乐人手,再加聘港方一二名角助阵,联合组成一专业粤剧团,经常演出。一来可化解各粤剧票房门户之见,归于团结。二来兼顾军中剧社退役后,伶工艺员有个栖身之所,以安定其生活。经一再研商,认为可行,即召集本岛首席文武生梁怀玉,经已回国定居能编

  • 文章英语粤剧与陈非侬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0卷 第2期  作者:南歌舊侶  出版时间:1990-06-30
    关键字: 陈非侬 英语粤剧 人物生平 粤剧学校

    谈近代粤剧者,莫不知有马师曾,谈马师曾者莫不知有陈非侬。盖马为一代红伶,其最红时所演出之佳耦兵戎,贼王子,斩龙遇仙记,苦凤莺怜,其搭挡之花旦,即陈非侬。又世人但知陈为一代红伶,而不知其为革命家,同盟会会员,曾晋谒 国父,蒋委员长伉俪,且又系岭南大学学生。更不知曾在香港组「华仁英语粤剧团」,排演「英语佳耦天成」也,兹谈陈非侬:陈非侬,学名景廉,广东新会人,生于淸光緖二十五年(一八九九)。三十二年,年八岁,入广州岭南学校,自幼醉心戏剧。三十三年,参加校内

  • 文章粤剧祖师的谜团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4期  作者:黎虹 出版时间:1989-12-31
    关键字: 粤剧 发源祖师 华光 起源探析

    我国各行各业,基于传统习惯,大多有位祖师,换句话,即是该行业的创始者,一般尊称师傅。粤剧戏人,一致崇奉祭祀的师傅是华光,此外还有田、窦二师,这还罢了,但八和会馆内面,除供奉上述三位师傅外,尙有张谭二位先师陪祀,崇奉供祀的师傅,一共五位,曾进入八和会馆的人士,多能目睹。塑有真身的华光,名义上称作「五显先师华光上帝」;田、窦二师亦有塑像,状如童子,同样以双丫角髻示人。以翼宿侯称的张谭二位先师,上冠以前传后敎四字,塑像阙如。有关华光师傅真实姓名,是否真的姓华名

  • 文章粤剧歌乐文献初探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陳鐵兒 出版时间:1981-09-30
    关键字: 粤剧 民歌 《广东戏剧史略》 文献资料

    百粤民间最欢喜唱歌叹曲兼好「睇大戯」,但粤中读书人历来对粤剧和地方歌乐的史料似乎没有提过!虽然两广名人的曲江余靖、琼山邱濬、香山黄佐至苏曼殊、番禺黎遂球、韩上桂、至陈兰甫、南海陈子升、何孟瑶、至招子庸、新会梁启超、顺德薛剑公、至梁廷、何惠羣、台山丘鹤俦……,先后著有剧曲或乐谱传世,但对地方性的粤剧歌乐一无论及;甚至新会冯耿光以中国银行总裁捧红梅兰芳,顺德大良罗瘿公以逊淸礼部尙书罗敦衍之弟捧红程艶秋,对粤剧歌乐亦一无提及!最奇的逊淸鸿胪寺正卿兼各国总理

  • 文章粤剧与我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0卷 第4期  作者:黃可茵 出版时间:2012-10-31
    关键字: 粤剧 发展历史 黄可茵 生命力

    本文作者黃可茵小姐,現任「世界廣東同鄉總會」秘書長。

  • 文章粤剧在台湾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0卷 第3期  作者:呂茵 出版时间:1990-09-30
    关键字: 粤剧 台湾 往事夙文 凯旋业余粤乐社

    作者简介:吕茵,毕业于广东国民大学,散文、游记、鄕土小说,常见于报刊、文笔洒脱,庄谐并重。生长戏迷家庭,少时,投师学戏,唱做宗「薛」派,亦伶亦票。来台后,致力传承粤剧,任劳任怨,桃李盈门。数十年来,对旅台粤剧,兴起盛衰,曾亲自体验。本文记述,深入浅出,足供关心粤剧者作参考。

  • 文章特殊风易话粤剧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0卷 第2期  作者:紫君  出版时间:1990-06-30
    关键字: 粤剧 琼花会馆 地方风俗

    琼花会馆之建,虽说是明代万历年间(一五七三至一六一九)广东伶工组织而成,但与张五在佛山建立的琼花会馆(雍正年间一七二三至一七三五),相距百余年,是否明代的琼花会馆徒负虚名,没有馆址?直至张五方始建立真正的佛山琼花会馆?基于没有文献足供参考,至使人们迷惑不解。不过,佛山的琼花会馆,确有馆址。该书又载称:「粤剧在淸代中叶曾经受到一次大的挫折,因为太平天国举事时,粤剧的武二花李文茂亦曾率琼花会馆中梨园子弟响应太平军,并一度占领柳州一带,李文茂自称平靖王,直至

  • 文章廡齋脞記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8卷 第1期  作者:廡翁 出版时间:1988-03-30
    关键字: 《庑斋胜记》 徐宗汉 程璧光铜像 《邝湛若传》 粤剧

    捐、银巿买卖捐、火车附加军费、轮渡附加军费、爆竹捐、酱料捐、谷米出口捐、旅馆酒店捐、电报附加、鲜鱼捐、汽水捐、珠寳玉石捐、柴炭捐、免伕证费、手车附加费、轿捐、挑夫捐、轿伕捐、沙艇捐、烟灯捐、斋醮捐、火柴捐、牛骨捐、三鸟捐、当业捐、皮革捐、三舖票捐、番摊捐、杂赌捐、白鸽舖捐、鸦片烟捐、特种药品捐、赌具印厘、广告捐、契税附加、化妆品捐、仪仗捐……不下六七十种,五光十色,无奇不有,难怪孙科之叹只剩屁无捐了!㈥从靡靡之音谈粤剧礼王制:乐正崇四术,立四敎,掌国子之敎

  • 文章观我粤剧后的联想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譚國偉 出版时间:1992-03-31
    关键字: 粤剧 《胡不归》 《红梅劫后魂》 戏曲杂谈

    去年底有两次机会欣赏粤剧「胡不归」及「红梅劫后魂」,禁不住激发起我的联想。首先让我诠释什么是粤剧粤剧原称广东剧,或广州戏。是以广州为重心,向外发展壮大的戏剧,流行于广东、广西的粤语地区,和香港澳门、欧洲、澳州、东南亚华侨居住地区。明淸两代,弋、昆、皮黄等声腔剧种,在广东常有演出活动,淸初出现广东本地班,汇集众腔之所长,独创自己的特色,后以梆黄为基础,熔汇弋昆诸腔,并吸收广东民间音乐及流行曲调,成为南方一大剧种。唱腔、音乐,采取板腔体和曲牌体,混合使用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