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秀才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江蘇的、考試(續十一期)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2卷 第12期  作者:沈兼士 出版时间:1968-06-30
    关键字: 沈兼士 江蘇 考試 秀才

    学生的资格分为三等:初次考进去的是「附学生员」。简称「附生」(俗称「秀才」)。进学以后,由附生补为「增广生员」。再由增广生员补为「廪膳生员」。士子未曾进学以前,则称为「童生」。此后各府、州、县另补有「武学生员」,附属于「儒学」之内。凡府、州、县三「学」统称「儒学」。为国家敎育最低级的学校,亦为最基本的一级。由此出身者可以住「书院」。可以补「太学」。可以应「鄕试」。「书院」不能算一级,等于一种补习学校的性质。所以没有什么「学位」。其补入「太学」或应「鄕试

  • 文章秀才·洋擧人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7卷 第2期  作者:柳西銘 出版时间:1981-09-20
    关键字: 民国政治 科举 洋秀才

    的子弟,在党、政、军、敎各界服务能有些成就的,确实不在少数哩!那时也有很多穷人子弟,因无力念私塾,又不甘心上洋学堂,因而都成了文盲,眞是可惜!三、洋秀才平阴县所属的黄河北岸有一大鎭,名曰牛角店,第四区区公所在焉。其西南方有个侯家庄,约有三百多户人家,由此庄南渡黄河到达平阴县城,约有十华里。民国四年暑假,侯家庄有四名学生在县立高等小学堂同时毕业,他们的姓名是:侯允湘、侯允义、李鹤龄、李衍诰。[1]毕业后的某天,吃罢早饭,各自背着小包袱、从县城徒步一同囘家。走到侯

  • 文章蕉岭秀才陈蔚琴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4期  作者:陳松愚 陳運通 出版时间:1989-12-31
    关键字: 陈蔚琴 蕉岭秀才 《陈蔚琴传》

    陈蔚琴(家名:炳盛),世居广东省蕉岭县(蕉岭县原名镇平县属嘉应州。台湾客家人多由此移民而来)金丰鄕福岭村。生平为人笃厚,贤德蜚声邑内。其父瑞臣,庠生,为邑中绅士,虽于淸同治初年赴广州,且有机任官,因无意功名,遂返鄕设塾授徒,附近童生,多往就敎。蔚琴先生,幼承庭训,于淸光緖初年,考进秀才。迨淸廷于庚子年受八国联军影响,废除科举制度,开办新学。先生即号召族人,出资办学,借贲园书院旧址,创设「新文高等学堂」(即福岭公学前身)因管理伊上代文峰公祖田数十亩,新舖镇

  • 文章「闲话『慈谿秀才』」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81期  作者:我黄山人 出版时间:1983-08-01
    关键字: 《慈溪秀才 慈溪谚语 慈溪冯家

    慈谿秀才」一词,我们慈谿县人,好像有点讳忌,所以小时候,从来没有听见大人们说过,后来出门上海学生意,偶然听见此句谚语,这是一句冷门的谚语,但并不懂什么意思,当时很好奇,但没有问个究竟。过了一段好长日子。又偶然听见人家说起了这句话。开始请敎了好多位前辈先生。店内有位帐房先生,鎭海人,为人很随和热心,承他指导了这句谚语的用意与内容。他说这是一段前朝考政历史的往事。在前淸科擧时代,童生首先考秀才,再考擧人。朝廷订有考政法规。每一县秀才录取人数有硬性规定。如

  • 文章三笑姻緣中華鴻山的考證(六)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77期  作者:浦士英  出版时间:1976-03-20
    关键字: 秀才 县试 府考 院考 童生

    全国秀才,虽然有八万名之多,但是考上一个秀才,必须通过三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第一关是县试,在寅己申亥年的二月举行,由知县出题主考,儒学敎官监试。考生不拘年龄,都称为童生,但是要身家淸白,非娼优皂隶子孙,取具保结,方能报名应考。县考要考四场或五场,每场一天,黎明入场,不给灯烛,要白天交卷。第一场要考四书文二篇,每篇试文不得少于三百字。另外考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第一场称为正场,录取从宽,文字通顺者,即可录取。其他几场考五经、赋策、性理论等,较不重要。凡

  • 文章革命先烈佘竟成先生傳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104期  作者:劉航琛 出版时间:1971-04-01
    关键字: 佘竟成 秀才 东渡日本 同盟会 起义

    先生原名俊英字荩臣,光绪三十二年参加同盟会后易名英,改字竟成。四川泸州人。生于淸同治十年(西历一八七一年)。读书不成,改习武,娴技击,擅刀矛,应试为武秀才。泸州地当长江沱江交汇处,为川南重鎭,人口逾百万,哥老会人亦众。先生材力绝人,在哥老会中声名藉甚。光绪三十一年(一九〇五),州牧赵渊(字醴泉,山西人。)擢领卫队,司缉捕盗贼。三十二年,邓维祺(字花溪,贵州人)杨兆龙(字雨田,云南人)先后接任知州,仍使先生继绩任职。是年先生以黄复生之约东渡日本,参加

  • 文章我是最后一个秀才

    来源期刊:《浦東》 第73期  作者:蘇局仙 出版时间:1993-08-25
    关键字: 秀才 科举考试 童生 府试 道试 拜师入门仪式

    行,竞争激烈,加上暑热逼人,于是有人把「考」形容为「烤」。如说「烤」的情味,与昔日的科举考试倒也不相上下。本篇是我乡先贤苏局仙(1882-1991)老先生的遗作(写于逝世前四年),叙述他应考秀才旳实况,从文中可领略到「古烤」的况味。以下是作者原文:

  • 文章秀才释碑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3期  作者:張樹莊  出版时间:1995-09-01
    关键字: 秀才释碑 抗日事迹 抗日历程

    连云市沦陷。陶惠甫因此受到日本鬼子的赏识,先任维持会会长,八月任伪连云市市长。但是,连云市的人民是不屈的,尤其是当地晚清的秀才们,素来德高望重,影响巨大。他们不愿为日本鬼子做事,闭门不出,大多以敎书为业。日本鬼子既恨他们,又拿他们没办法,但却想出了一个毒主意,想借机给这些老秀才们一个下马威。云台山地区的人民具有悠久的抗击外族侵略的历史,明朝时,抗倭名将戚继光于嘉靖中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备倭山东,曾来云台山巡视,并在高公岛海边竖了一块「防倭碑」。日本鬼子看到这块碑

  • 文章三笑姻緣中華鴻山的考證(七)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78期  作者:浦士英  出版时间:1976-04-20
    关键字: 秀才 四书五经 “门斗” “岁考” 明朝

    中了秀才,便是进了学,本来应该在儒学读书的。依照明初洪武二十五年所定的课程,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四书,是每个秀才所应精熟的;书经、诗经、礼记、易经、春秋的五经,却只要专治一经便够,所谓:「四书五经,各熟一经」是也。此外还有礼射书数四科,⑴关于礼的课程,有经史律诰礼仪等书,每个秀才皆须熟读精通;⑵关于射的课程,每逢初一月半,要演习射法,由长官引导比赛,中彩的皆有奖赏;⑶关于书的课程,即为写字,临摹名人法帖,每日习五百字;⑷关于数的课程,要精通九章算法

  • 文章三笑姻緣中華鴻山的考證(八)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79期  作者:浦士英  出版时间:1976-05-20
    关键字: 秀才 举人 科考 国子监 职官志

    中了秀才,当然想去考举人,以求上进,然而并不是每一个秀才都有去考举人的资格,还要先经过一道甄录考试,这考试就叫做「科考」。提学官到任的第二年,就举行科考,凡去年岁考成绩优良的秀才,可参加科考。科考成绩优良的,才有资格应科举,能到省去参加第三年举行的鄕试。鄕试得中的,就称为举人了。秀才不是官,其资格相当于现代的高中学生,已如前述。秀才要想做官,有两条路,其一是去应科举,考举人进士;另一条路,便是继续深造,到国子监去读书,等于现在高中毕业生去考大学一样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