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禅寺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的家郷陶山(補遺)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卷 第1期  作者:董訓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陶山 名胜古迹 陶峰禅寺 宝方禅寺

    陶山之地形山势,四周环境,及土产等,曾于二卷一期会刊略叙之,尙有遗漏之处,兹特将重要史蹟,加以补述:陶峰禅寺陶峰禅寺于唐玄宗天宝二年,高僧潘道悟禅定,降龙剏刹。会昌六年,赐眞身禅院。当南北朝梁武帝时,陶弘景居士(贞白)隐居于此。宋眞宗太平兴国四年,即以山名寺迄今。高僧眞身安座于该寺右厢房楼上,供鄕民瞻仰膜拜,香火极盛。直至民国廿九年间,陶山区公所设在该寺,竟将全寺佛像移至下堡宫,仅留高僧眞身未移出,安置厨房阁楼上,虽眞身尙在,而无人膜拜,如此悠久古蹟

  • 文章慈谿保国禅寺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7期  作者:李子瑜 出版时间:1965-12-01
    关键字: 保国禅寺 文物 大殿

    保国禅寺——寺名为宋廷敕封,与慈城北门外普济寺及宁波南门观宗寺,宗脉相传,同一师祖。寺建在慈谿东鄕,毗连灵山,脉岭相通,距苏家村不远,洪塘鎭约五华里,船埠建有凉亭,名曰「迎香亭」。交通除由该寺供客坐用元寳篮轿外,步行约须三华里,路面舖以靑石,极显平滑,每隔五块,有一荷花石坂,夹道葱郁,掩蔽天日,溪流淙淙,淸澈见底。行至山脚,循着石阶拾级而上,见书有「南无阿弥陀佛」大字之黄色围墙,抵达保国禅寺,飞簷高阁,琼楼重叠,四围翠竹纵横,松柏参天,风吹树摇,犹似

  • 文章西禅寺和荔枝

    来源期刊:《闽聲》 第12期  作者:振瀛 出版时间:1967-06-01
    关键字: 西禅寺 荔枝 祭酒 珍果

    西禅寺在福州西门外,沿往洪山桥的公路行八华里,在祭酒岭左侧有支路续行三华里可抵「城山」,俗称「西禅」。附近林木繁茂,西禅寺即在半山中,它是福州附近有名的古刹。西禅寺的历史很久,至唐咸通八年(公元八六七年)观察使李景温自长沙妫山招聘高僧大安前来驻锡,并名为西禅寺(也叫淸禅寺和延寿寺)。至长兴年间,闽王王延钧命名长庆寺,但不久因遭兵燹,堂宇仅存。宋天圣年间(公元一〇二三年——一〇三一年)重修,至景裕五年(公元一〇三八年)勅封为怡山长庆寺,即今日西禅寺的本名

  • 文章奉化彌勒信仰中心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3期  作者:王舜祁 出版时间:2008-03-10
    关键字: 雪窦资圣禅寺 大中岳林禅寺 宗教信仰 历史沿革

    奉化有两大佛教名刹,一是位于溪口雪窦山上的雪窦资圣禅寺(简称雪宝寺);二是位于奉化市的大中岳林禅寺(简称岳林寺)。雪窦寺创始于晋代,岳林寺始创于南朝梁大同二年(五三六),历史悠久。唐、五代之际,奉化出了一位高僧契此,号「长汀子」(因他是市区长汀村民收养长大),曾在此两寺讲经弘法,以其常携布袋走,故世称布袋和尚。后梁贞明三年(九一七),布袋和尚在岳林寺东廊尽石上端坐说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偈毕而逝。故人们将他称为弥勒菩萨

  • 文章溫州古寺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3卷 第5期  作者:徐定水 出版时间:1997-10-01
    关键字: 温州 名胜古迹 古寺 圣寿禅寺 密印寺 江心寺

    又名妙智寺,在今瓯海区南白象乡头陀山下,重建清顺治八年(公元一六五一年)。寺宇按佛寺「七堂伽蓝」格局,并结合自然地形分成若干台地而建,在中轴线上布置莲池、山门、天王殿、祖堂、大雄宝殿、忘山阁;同时依横轴在头进天王殿两边布置钟鼓楼、印心楼,二进大雄宝殿两边布置两厢庑罗汉堂、大小禅堂、斋堂、客舍、方丈室,后进忘山阁两边布置延寿堂、藏经楼及库司等。寺宇千楹万础,规制宏伟,建筑面积达五千余平方米,占地面积近一万平方米,称浙南第一古刹。现正在全面维修。圣寿禅寺,原名仙

  • 文章中原名刹——普严禅寺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3期  作者:郭如月 馮金聲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普严禅寺 轶闻野史 寺庙概况 修建历史

    河南省方城县,城东南二十公里处,有山名大主山,西北东南走向,海拔594米。这里群峰挺秀,层峦叠嶂,在四面环山峡谷中的一片土地上建有名刹—普严禅寺。一千多年来,该寺成为大乘佛教临济正宗传宗说法的道场。故又以教名山称大乘山。一九八七年八月中旬,日本国佛教界一行三十七人考察团,曾慕名来寺参观,由此足证该寺历史渊源之深和享誉范围之广。据考,普严禅寺建于佛教盛行的唐宪宗元和年间,由南岳怀让之曾孙禅师来此传经布道,成为该寺宣扬大乘佛教普渡众生的一代祖师。尔后,相继

  • 文章琼州大龙兴普明禅寺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5卷 第4期  作者:元參政 虞集 出版时间:1976-03-01
    关键字: 大龙兴普明禅寺 琼州 元文宗 碑文

    皇帝遣工部尙书臣士宏命翰林臣世延等制大龙兴普明禅寺碑文,皇帝若曰:「昔我皇考武宗皇帝抚军朔方,朕生之三年,归继大统,在位四年而弃羣臣,仁庙临御,传之英皇,是时权奸帖木迭儿用事,搆谮离间,宗亲近属,几无所客,海南之为地,炎雾吐毒,往鲜生还,而使朕居焉,越历岁年,有安无苦,朕于是覃思以求,岂非上天垂祐,祖宗洪麻而致然与?乃捐金鸠工,即琼阳之胜地。建释氏之精蓝,以答天地祖宗贻贶,以介福于太皇太后,又以绥保其民人焉,创始于至治元年十月六日,绵搆维丽,岭海之间,郁

  • 文章驛山風光待人識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3卷 第2期  作者:陳鈞賢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 驿山 风景名胜 临溪村 圣旨碑 金山禅寺

    出生在国外,但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中国,在温州,在瓯海,在临江镇的驿头岙底村。几年前,曾携加蓬籍的夫人一起来寻根访亲,瞻仰祖辈遗留的痕迹,并留恋观赏驿山独有的美丽风光。登上金山,放眼四际,更别有一番情趣,半山腰有一路亭供人歇脚,亭有联,曰:『金山坳湾金山亭,龙泉山水龙泉井』。联语通俗平淡,却使人渴望见到龙泉井,真想喝上一口龙泉山水,品尝其清洌、甜美。这口龙泉井在金山禅寺左旁,一泓清泉,平静出奇。金山禅寺规模不大,大约一〇余米宽,五〇余米长,有三进,供奉的佛像

  • 文章上海最高古塔西林塔修復

    来源期刊:《浦東》 第79期  作者:吳仲炳 出版时间:1995-02-28
    关键字: 西林塔 古塔修缮 文物古迹 西林禅寺 风景名胜

    修復前的西林塔。松江西林塔高四七米,為現在上海地區最高的古塔。座落於松江慶雲橋北西林襌寺內,故名。關於塔名的由來變遷和歷次建修等情況,本刊第七十一期《古城松江話寶塔》一文已有介紹,這裡不贅敘。一九八三年,西林塔被列為上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塔因年久失修,僅存光禿禿的磚砌塔身(見附圖)。一九九二年計劃修繕,是年五月成立修繕西林塔領導小組和辦公室,正式啓動修繕工程。七月初,負責修繕工程的上海華亭營造公司古建築隊進駐西林塔修繕現場,開始作動工前的準備工作——搭腳...

  • 文章青溪瑣憶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49期  作者:遯盦 出版时间:1980-10-01
    关键字: 青浦区 历史沿革 隆福禅寺 酒瓶山 韩世忠

    万寿禅院淸乾隆八年建,迨余童年所见,院已无存,塔尙巍然独峙,形正方,高九层,去城六七里已可望见。惜顶角皆毁,仅存残壳,不可攀登,栖鸦雀而已。当时闻年老之人言:咸同之际,塔中尙有梯可登,且每层之外皆有护栏,其后为顽童燃火登塔捕雀,不愼延烧,梯栏尽付焚如。靑龙鎭即旧县治址,吴志:孙权造靑龙战舰于此,因名。闻唐宋时,此地尙为吴淞江上游之要道。控江连海,风樯浪舶,朝夕上下,商贾辐辏,阛阓繁塡,为东南一名区。迨江塞浦通,吴淞故道废,鎭亦趋于衰落。靑龙鎭旧有隆福禅寺,唐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