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研究史料共返回10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原段氏源流考(續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段醒豫 出版时间:1975-04-25
    关键字: 研究史料 历史名人 人物志 家谱

    三、元勛⒈段志玄段志玄,山東臨淄人,長身虎臂,勇力冠羣,幼尙俠義,喜抱不平。隋末世亂,豪傑並起。與同郡秦叔寶,曹郡徐世績等友善。起義瓦崗,佔領黎陽。與翟義推奉李密爲魏公,李密敗,降唐。圍洛陽不克,志玄結合少林寺和尙,破洛陽擒王世充。擄賣建德,再平東郡,身被重創,所至有功,進封左饒衞大將軍。鎭守章武門,權貴不能夜出入。唐太宗,有手詔,亦不許。太宗嘉其美云:今之周亞夫也。太宗建凌煙閣,上列二十四開國功臣圖像。志玄居其一。死謚壯肅,封褒國公世襲。唐史有列傳。⒉...

  • 文章广东推动风俗研究概况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1卷 第3期  作者:蕭亭  出版时间:2003-07-31
    关键字: 广东风俗 研究史料 风俗研究 学术史发展

    壹、史籍记载的风俗广东古史研究中,有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人们社会生活状况的记述,都直接、间接涉及早期岭南地区的风俗状况,有助于后人认识古代广东的民俗文化。从始见于秦汉史籍记载的「南越」开始,有关这一族群的风俗记载,相当可观。南越为百越的一支,与百越族有着千丝万缕关系,因而在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方面,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特征,而且源远流长。由秦汉至二十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前的二千多年中,中国各种文献著述,包含有十分丰富的、有关今日广东地区

  • 文章孫著「水滸英雄是不是眞有其人?」讀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4期  作者:李安 出版时间:1981-04-25
    关键字: 岳飞 岳珂 史料研究

    本年四月十五日中國時報第八版發表了一篇以「影子復活」作大標題—孫述守先生作「水滸英雄是不是眞有其人?」,細讀全文曁附註釋八則,謹申淺見,就敎明達。孫先生註釋㈦云:「我們的叙述是根據三朝北盟會編與建炎以來繫年要錄的記載」,對於建炎三年汴京南薰門之戰,認爲「岳飛的孫子岳珂在鄂王行實編年說他祖父獨力作戰而大勝,以數百人破對方數十萬,宋史岳飛傳是根據行實編年寫的,也就跟着岳飛說假話。」(照錄孫先生原句)在註釋㈥對於岳飛之死則於文中有「轉引自三朝北盟會編卷二百零七...

  • 文章我的故鄉小梁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3卷 第1期  作者:張紹熙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邙山 考古研究 史料研究

    起来,深觉中原文化基础雄厚,话语有真理,家户有历史,到处有古蹟。特别是古都洛阳,北邙山上,人称「无卧牛之地」,此话外乡人多不理解。所以我在时间许可,精力所及尽量找寻研究资料,就因为没有出过远门的人,土生土长习以为常,而我则是少见多怪,追根究底。有的是神话,有的是传说,在风俗习惯中,展现出民族文化特色,以及地理环境,所培养出来的民族个性。邙山是一个「看山不见山」的高岭,只有沟坡岭凹,没有高峰峻崖。俗话说的「这山看着那山高」,在地形原理上,,富有道理,一九四三年以前

  • 文章論韓愈贈序作品之隱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9卷 第3期  作者:姜明翰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韩愈 赠序研究 史料研究

    編者按:韓愈,字退之,唐鄧州南陽人,古文家、詩人。由進士累官至吏部侍郎,操行堅正,發言眞率,與柳宗元提倡散體,反對駢體時文,文筆閎中肆外,卓然大家。蘇軾嘗謂其「文起八代之衰」,後世治文者,皆奉爲圭臬。其先世居昌黎宋元豐中追封「昌黎伯」,故世稱韓昌黎,著有「韓昌黎全集」。

  • 文章姓氏溯源及演進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1期  作者:譚心平  出版时间:1985-11-15
    关键字: 学术研究 姓氏 史料考古

    我們的姓氏制度,起源於秦漢時代,以父系爲中心,人人平等,每人一姓,姓氏之稱,合而爲一。以姓表血統,而示女系;代表宗族,而示男系,男爲氏,女稱系。如伯姫、季姫、孟姜……這些都是姓。中國人平常初次見面時,首先問「貴姓」?再問「貴處那裡」?這是我們重視宗親血緣關係與同鄕地緣關係的一種由衷表示。目前國人仍保持同姓不婚的習俗,這是基於母系社會長期經驗中所體認出來遺傳之理。重視同宗同鄕的關係,爲我國固有社會的優良傳統。同宗是血緣關係,同鄕則爲地緣關係。本省同胞的祖先...

  • 文章曾文正公何許人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9卷 第4期  作者:零陵 出版时间:1981-10-15
    关键字: 曾国藩 祖籍考证 史料研究

    湖南文獻第九卷第二期,載有莫疇先生大著:「曾文正公籍貫之辨。」一文,以曾公實爲衡陽人,而非湘鄕人。阮文達先生已於五月份聯合報副刋中有所論及。玆謹將所知,擧以就敎。曾公所撰先大父星岡公大界墓表:「吾宗自元,明居衡陽之廟山,久無祠宇,吾謀之宗族諸老,建立祠堂,歲以十月致祭。自淸初遷居湘鄕,至吾曾祖元吉公墓業始宏。」又云:「府君之先,六世祖曰孟學,初遷湘鄕者也。準是則曾氏自淸初卽已遷居湘鄕,至星岡周公已六世,至文正公則已八世矣。又所撰其顯考封光祿大夫竹亭公墓誌...

  • 文章曾左失和內幕談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0卷 第2期  作者:左景清 出版时间:1982-04-15
    关键字: 曾国藩 左宗棠 关系失和 史料研究

    左景清先生,湘陰左文襄公之曾孫,現任臺灣肥料公司顧問,常以「杜若」筆名,為各大報刊撰寫隨筆及文藝小説,有聲於時。本文將曾左失和内幕,娓娓道來,精闢動人,足解世人之疑惑。

  • 文章澄本清源、還我「党」姓兼論党、黨姓氏考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4期  作者:党林芳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姓氏考究 党姓考究 史料研究

    近百年來,由清代之千餘姓,發展到時下之數千姓,繁衍之速之快,可見一斑矣。據鄧獻鯨中國姓氏積,得單姓三、六八四姓;複姓二、〇三二姓;三字姓一四六姓,計共五、八六二姓。短短數十年,姓氏繁衍竟高達四五倍之多,時人陳仁德考據謂:「吾國姓氏高達九、一七七姓」。單就臺灣區而論,以一九七八年六月三十日止爲準,其時總人口數爲一六、九五一、九四〇,共得一六九四姓,其中單姓一六一一姓,複姓佔七五姓,三四字姓各佔四姓。數十年以來,中國人由原來之四億五千萬,急劇繁衍到而今之十一...

  • 文章古「謝」名邑——唐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3卷 第1期  作者:寶鐘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唐河 谢氏宗亲会 史料研究

    。师范大学教授,国内著名研究姓氏之学者陆炳文著作:谓申伯受封谢国,其后因以为氏。现今谢姓,仍以申伯裔孙为主流。谢国故址在今河南省唐河县。台北市(河南同乡会刊)第三十七期,张绍熙先生大作:「谢,春秋国名,在今唐河县。」(申在南阳)台北丝路出版社「溯本寻根百家姓」:谓谢姓远祖始于周代,周宣王舅父申伯受封于谢。在今河南省唐河县南。泌阳县通儒、贵州副使焦希程作(唐县学记)曰:「唐县本申伯谢地」。(见泌阳县志)。乾隆《唐县志》中,所载有关古谢城之诗文甚多,并在附图内绘有谢城

共105条记录 1/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