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石鼓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艺蕴乡梦石鼓奇縁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08期  出版时间:1995-06-20
    关键字: 沉映冬 石鼓奇缘 讲评 何广棪 石鼓文

    编者按:被誉为「艺文大使」的本会监事沈映冬乡长,长年奔走海外,其新著《石鼓奇缘》一书,书中主人翁乃吾邑乡先贤明代安国(字民泰),首篇标题即称『国泰民安』,开宗明义,文笔流畅,内容精辟颇富可读性。同乡如索阅,可附回邮十元,由本会寄赠一册,(五十册数量有限)赠完为止。

  • 文章史料丰富图文并茂石鼓结缘在无锡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13期  作者:張鐵民  出版时间:1995-11-20
    关键字: 《石鼓文》 明代 安国 郭沫洛 石鼓

    沈映冬乡长续送本会石鼓奇缘书三十册,便利诸位乡长索阅。函索附回邮邮票十元,赠完为止。

  • 文章石鼓文集锦 自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9卷 第4期  作者:安國鈞 出版时间:1997-10-01
    关键字: 石鼓 史料研究 自序

    国宝石鼓,为周秦时代之遗物,质为石,形如鼓,故名石鼓。其数有十,各重两顿上下,石鼓之腰部,镌有篆籀文字,记述君王行猎事迹,古之刻石记事;方者为碑,圆者为碣,又名猎碣,或名周代十碣。石鼓原遗置于陕西省天兴县,岐山之阳陈仓草莽中,至唐初苏勗始有著录,唐德宗时,进士郑余庆,迁之于凤翔府夫子庙中。宋朝徽宗时迁至汴京,金人破宋,石鼓移至燕京,民国二十年九一八事件暴发,日寇侵占我东北,北平之古物南移,民国二十二年石鼓运至上海转南京,民国二十六年七七抗日战争开始

  • 文章秦国文化与史籀作石鼓诗考(下)(选载)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3期  作者:張光遠  出版时间:1986-05-01
    关键字: 考古 文物 秦国文化 石鼓

    )文学史增加一份宝贵的原始资料。八、石鼓的文字在石鼓刻诗未全识读以前,唐宋以来的文人,只是赞赏石鼓文字的书法艺术,并推崇石鼓的字体为「小篆之祖」,[2]这是特具慧眼的论断!现在我们研究石鼓文字,比较有具体的认识:从石鼓文字的笔画看,它们粗细一致,起笔收笔都是钝拙无锋,横平直竖端正不偏,曲线如波,转折圆柔。从字形看,系以长方为主,其少数笔画多者,则呈方形或扁方形。从间架结构来看,均匀对称,疏密有致。从神态来看,稳健端整,含蓄古朴。若从文字学来看,石鼓文字更是无一

  • 文章(出版消息)推介安乡长国钧最近完成石鼓文集锦简述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5期  作者:楊德新 出版时间:1997-07-03
    关键字: 安国钧 甲骨文 格言 石鼓文

    八三岁,仍然耳聪目明,书写蝇头小楷,流畅自如。历年来着有:甲骨文学会丛书十多种,兹详列如下:一、甲骨文自学入门。二、甲骨文集联诗格言选集。三、甲骨文字通假辑解。四、甲骨文字书例。五、四书选句集契。六、安袁契隶百联。七、毛公鼎铭集联诗格言。八、沧桑云影。九、佛说四十二章经。十、甲骨文论文集。十一、甲骨文励德集。十二、当代名家书画展专辑。十三、甲骨文学会书画展专集。十四、庆祝八十三年国庆书画专辑十五、中华民国书画展览专辑。最近又完成石鼓文集锦,如有喜爱甲骨文

  • 文章石鼓庙与炉峰庙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9期  作者:張忠進 出版时间:1999-09-10
    关键字: 石鼓 炉峰庙 史料记载

    石鼓庙(即今石鼓寺)与炉峰庙(原系许家庙)在浙江省嵊州市金庭鎭。据历代史料载,此二庙与书圣王羲之有着密切的关系。昔古剡金庭系羲、操二公发详之地。今灵鹅村(原系石鼓壮),据《灵鹅竺氏宗谱》载:「晋王右军执敎私塾之处。王右军所养之鹅飞至此,故名灵鹅。」享有「化鹤飞来」之美誉。王羲之中子王操之遵先父遗敎,为追念先祖,特郑重本始,辟甃坦道,建周灵王庙于灵鹅石鼓里,以追念洛阳王氏始祖周宣灵王,朔望行香,岁时禋祀,以尽孝道。正如该庙古联云:殉母氏以捐身史册千秋彰孝形

  • 文章秦国文化与史籀作石鼓诗考(上)(选载)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張光遠  出版时间:1986-01-15
    关键字: 文物 考古 秦国文化 石鼓 历史考究

    编者按:本文对秦国文化的发祥与地位有独到的论列,因为石鼓文的发现,证明东周之初秦国已有卓越的文化,而且是商周正统文化之继承者。

  • 文章浙江近代學人像傳之四馬衡先生傳略(一八八〇—一九五五)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卷 第8期  作者:王梓良 出版时间:1971-08-30
    关键字: 马衡 学人 石鼓为秦刻石考》 故宫博物院院长

    民國十年以後,北京大學有人謂爲三沈、三馬天下。三沈者爲沈尹默(蔡元培氏「我在北京大學的經歷」中,記民國五年冬接收前訪醫專校長湯爾和,問北大情形(湯)說:「文科預科的情形可問沈尹默君……」是可見沈尹默氏在民初已在北大樹立基礎。)、沈兼士、沈士遠,均浙省吳興人。三馬者爲馬幼漁、馬衡(號叔平)、馬隅卿(或謂馬敍倫);幼漁、叔平爲親兄弟,兩氏像大陸雜誌前曾依據北京大學二十三年同學錄及故宮圖刊製版刊載於二十六卷第十期及三十一卷第十一期,惟無傳記。幼漁先生任北京大學...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