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生态环境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的心聲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楊斯芬  出版时间:1987-09-01
    关键字: 故乡回忆 生态环境 社会交往

    家鄕的零碎故事,聽父母說過不少。但再多的故事,也無法勾勒出完整的家鄕風貌。有人說思鄕最苦,但是,再苦畢竟有鄕可思,而我的家鄕究竟何處?是那迢遙未曾謀面的地方?還是脚下生我育我的土地呢?台灣是我的家,雖然這兒風土人情我所知有限,甚至說不出一句流利的台灣話,但生我長大的情分是當有所囘饋。至於灌雲—父親生長的地方,是我的根,生命的源流,是永不能割捨的。我有兩個家鄕,但這並不造成認同上的矛盾與衝突。因爲,她們同屬一個中國。在童年,每當放學或玩累了,囘到家,會大叫...

  • 文章縱橫古今談 存天理·滅人欲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徐士君  出版时间:2004-12-01
    关键字: 学者观点 历史资料 环保意识 生态环境

    天理者,天地间之公理,人欲,人的非理性的贪欲。针对人类与生存环境的关系,对朱老夫子的高论作这样的理解,大槪是可以的。「六王毕,四海一。」秦始皇一统天下,踌躇满志,认为赢氏从此一世二世直至万世永为帝王。于是,不恤民情,大兴土木,结果便造成了「蜀山兀,阿房出。」兀者,尽也。造成那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雄伟的阿房宫,是以伐尽群山的林木,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作为代价的。加之不久即至的「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可以想像,光秃秃的山头和三月大火之后的废墟连成一片

  • 文章台灣及臨近沿海介形蟲動物誌序言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58期  作者:胡忠恆 陶錫珍 出版时间:2009-02-01
    关键字: 古生态地 介形虫 动物生态环境 电子显微镜

    (編者按:本文兩位作者,胡忠恒鄕長及陶錫珍鄕長均為本會名譽理事,也為國内外知名的地質學家,胡、陶兩位鄕長平日對會活動均熱心贊助與支持,尤其本刊每期發行,兩位鄕長亦非常踴躍賜稿,胡鄕長早年執敎於國立師範大學理學院地球科學系,陶鄕長目前仍任敎於國立台灣大學生命科學院生命科學系,多年來兩位鄕長敎授不辭辛勞培養無數後進學子,他們諄諄敎誨及鑽研學術的精神,造就不少桃李滿天下的精英,為我熱河創下輝煌的學術榮耀,對社會也產生重大的貢獻,實在値得我們後輩鄕親學習與尊崇的...

  • 文章西雙版納的情況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1期  作者:鄭學鈞 出版时间:1981-12-25
    关键字: 西双版纳自治州 自然资源丰富 经济状况 生态环境 森林资源

    中共的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王松霈,在「經濟研究」一九八〇年第十二期發表「西雙版納的自然資源利用與生態平衡」,對這個雲南省南部,熱帶「自治州」受中共政權破壤的情況有詳述,可作爲中共政權破壞自然資源與生態平衡之典型例子。他說:「西雙版納是山區,山地面積佔全自治州面積的九十%,有豐富多樣的自然資源,素有『植物王國』和『動物王國』之稱。它又處於熱帶地區,溫度較高,雨量充沛,多霧濕潤,靜風少寒,屬於熱帶雨林氣候,適宜橡膠等熱帶作物生長,具有較大的自然和經濟潛力。…...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