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爱国情怀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蘇炳文將軍及其詩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6卷 第1期  作者:牛孝卿 出版时间:1975-08-01
    关键字: 苏炳文 佳作集萃 辗转保存 爱国情怀

    蘇炳文將軍爲東北傑出將領,遼寧新民人。幼讀經史,長綰軍符,治軍紀律嚴明,所駐之處,與民衆相處無間。平素公餘之暇,喜讀經文詩文,經常手不釋卷,頗有慷慨悲歌之氣概,爲一允文允武英雄式之人物。蘇將軍在東北軍中,與韓光第(十八年防俄之役殉國)、梁忠甲、王以哲、董英斌等,均爲佼佼著稱之旅長。「九一八」東北事變後,蘇將軍與馬占山、李杜等均爲奮起抵抗日寇之著名人物,馬蘇均以驍勇善戰著稱、惟蘇將軍於軍事之外,尤長於文事,當「九一八」東北事變遼吉黑相繼淪陷之後,蘇將軍駐軍...

  • 文章驗成驤傳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8期  作者:資州志  出版时间:1976-01-01
    关键字: 骆成骧 传记 新政 爱国情怀

    駱成驤,字公驌,資中舒家鄕人。其先明季始遷蜀,高祖朝珩,以歲積舘穀捐修孔廟四百金。新牧蒞任,過禮廟,見勒石,以爲鉅富。詢悉寒峻,乃大驚。叔高祖妣廖,老而貧,來依,曾祖妣蔡事之如子婦。廖九十五年,臨終吩蔡至曰:汝事我孝,願汝子孫皆貴顯。父廷煥,幼常以母蔡織販於市,後折節力學,年二十九入泮,旋食餼。成驤九齡卽隨父讀錦江,時丁文誠督川,創尊經書院,延湘大師王壬秋主講筵,院生皆由學使調入。成驤得尊經父執誨,學益富。十四爲文,卽奇邁,歸應州試,同郭燦、周如漢,皆爲...

  • 文章力主基督教中國化的神學博士劉廷芳——奮鬥的生涯·永不浮生如夢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6期  作者:鄭頡豊 支華欣  出版时间:1995-12-01
    关键字: 刘廷芳 基督教中国化 爱国情怀 文化教育

    劉廷芳(一八九一—一九四七年),字亶生,號Tim-othy·Tingfang·Lew(提摩太.廷芳劉)。一八九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出生於溫州鹿城。父世奎,內地會牧師,眼科醫師;母李璽,溫州早期女學『育德女學』校長。廷芳居長,有弟三:廷藩、廷蔚、廷葆;妹二:文端、文莊。廷芳十二歲時失怙。自幼聰明好學,九歲即能背誦全部《禮記》。少年在家就讀於藝文中學,後入上海聖約翰大學深造,畢業後赴美,進喬治亞大學進修,一九一四年獲學士學位。繼入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碩士,一九一八年獲耶魯大學神學院博士...

  • 文章書生報國

    来源期刊:《浦東》 第47期  作者:何尚時 出版时间:1987-01-15
    关键字: 庄心在 文人 爱国情怀 神童 英文 抗日战争

    有文人的細胞,有愛國熱忱,有助人的心懷,有救世的抱負,爲黨國、爲實業、爲教育、爲文學,付出了全部精力,這個人就是給我印象最深的鄕親—莊心在鄕長。莊鄕長努力一生,懷着未完的心願於七十五年元月二十五日吿別塵世,時間如流矢,倏忽已週年,思維往事,盡其一生對國家作了最大的貢獻,他的逝世不但是親族友好的憾事,也是國家社會無法追回的重大損失。莊鄕長是江蘇省奉賢縣人,世代書香,自幼聰慧過人,鄕里有神童之譽,家學淵源,紮下國家根基,稍長接受了學校教育,就讀上海市民立中學...

  • 文章耿耿爱国情怀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2卷 第1、2期  作者:于驚濤  出版时间:2010-06-01
    关键字: 爱国情怀 抗日战争 往事回忆 抗日信念

    已非,但不管各人身在何处,际遇如何?唯一不变的,就是大家的那一份炽热的—耿耿爱国情怀

  • 文章「八百壯士」餘音繞樑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10期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1995-12-01
    关键字: 谢晋元 八百壮士 精神升旗法 爱国情怀 抗战胜利纪念日

    「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謝團長!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你看那八百壯士孤軍奮守東戰場!四方都是砲火,四方都是豺狼,寧願死,不退讓;寧願死,不投降!我們的國旗在重圍中飄盪……」今(八十四)年七月八日傍晚,台北市中正紀念堂廣場上早就響起「八百壯士」的歌聲。這是爲抗戰勝利五十週年舉行的「旗正飄飄振國魂」音樂會,播出的先聲。這場兩個多小時別開生面的音樂會,全場同聲合唱五十多年前的抗戰歌曲,帶給人們返老還童的魔力。而這歌聲最引人懷想的是俺等同鄕的謝...

  • 文章羅卓英將軍抗日賦詩篇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作者:何浩翰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罗卓英 抗日诗赋 爱国情怀 人物事略 《呼江吸海楼诗集》

    羅卓英將軍陪同蔣委員長視察青年軍羅卓英將軍(一八九六至一九六一)字尤青,別號慈威。大埔縣湖寮嶺下村人。一九一八年,他就讀於保定軍官學校八期炮科,畢業後返鄉在大埔中學任教,一九二五年春,國民革命軍第一次東征,他離校入伍,參與了東征和北伐,爾後一直過戎馬生涯,他在國民革命軍中任過營長、團長、師長、軍長、第十九集團軍總司令,遠征軍司令長官,青年軍編練總監等職,抗敵勝利後任廣東省主席,他除了具有軍人的素質之外,亦富文才,他在從軍期間,不管軍務多麼倥傯,從不輟筆,...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