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炮台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淸季的廣西邊防礮臺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3期  作者:黃嘉謨 出版时间:1984-01-10
    关键字: 边防建设 炮台 防守力量

    一 緖說淸季廣西邊防礮臺的建置,始於中法戰爭過後。光緒十一年四月二十七日(一八八五、六、九),中法新約在天津訂立,規定法不侵犯滇桂邊界,中不過問法越所訂條約,中法雙方派員勘界,並商陸路通商章程等項。隨著淸軍奉命退守邊境,仍隨時嚴爲戒備。護理廣西巡撫李秉衡是時仍在龍州軍次,由督辦廣西軍務轉爲督辦廣西邊防的廣西提督蘇元春也由前線退至龍州,兩人商定廣西邊防的措施,重在扼要築壘紮營,並興建邊防礮臺,特電致兩廣總督張之洞請示。之洞在中法戰爭期間,秉承淸廷意旨,利用...

  • 文章明淸廣東東莞太平威遠島之軍事設施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蕭國健  出版时间:1995-09-30
    关键字: 威远炮台 炮台由来 历史变迁 炮台与炮位明细 虎门海防

    坑道多被修复,火药库改建作兵房,沿海炮洞亦有用作厕所。九十年代初,部队他移,岛上之军事设施亦被开放,供人游览凭吊。[1] 因岛上旧有威远炮台而得名。[2] 明嘉靖戴璟广东通志初稿卷三十四营堡广州府南海卫条。[3] 明崇祯张二困东莞县志卷三兵防志堠寨虎头门寨条。[4] 明万历郭棐广东通志卷十八部县志五广州府兵防兵额虎头门寨条。[5] 淸康熙郭文炳东莞县志卷十兵防城寨虎头门寨条。[6] 前书同卷虎头门山后寨条。[7] 同

  • 文章烟台西炮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黄美麗、張宴、宋玉娥  出版时间:1998-09-20
    关键字: 西炮台 军事设施 历史价值

    西炮台位于烟台市芝罘区西端通伸岗北端的山麓上,海拔一〇六米,占地十万余平方米,是我国迄今保存较完整又具有近代设施的海岸炮台,在建筑形制上又具有古代城堡的特点,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値、学术价値和旅游价値,现为山东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烟台市著名的名胜古蹟。西炮台建于通伸岗的山麓,又称通伸山,据《烟台大观》记载:『因其麓有古石臼欹侧,泉自中出,不冻不涸,名通神泉,神伸同意,故山名通伸山。』在历史上,大海横在通伸山前,现长年潮汐变化,那波澜开阔的大海,早已

  • 文章淸季的廣西邊防(三)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4期  作者:黃嘉謨 出版时间:1999-04-10
    关键字: 广西边防 炮台 碉堡

    张之洞等既经奏准以广东应解广西协饷银十八万两,向德国兵工厂订购十二生三十五倍口径长礮二十尊,复奏请饬由户部就各省关指拨银十八万两解交广西,用以兴建大礮台二十座。[2]户部以此项礮台事关动用钜款,是否确实有关防局,抑或尙可置为缓图,先行奏请谕饬广西巡抚会同两广总督查明各节声覆,再行核办。[3]户部同时咨致北洋大臣李鸿章,征询此事缓急,李鸿章当经将广西边防处处扼要情形,详实具覆。[4]马丕瑶则会同两广总督李瀚章、曁苏元春覆奏,略以「广西边防一千七百余里,处处紧连越

  • 文章廈門胡里山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3期  出版时间:1986-03-01
    关键字: 胡里山炮台 风景名胜 历史

    厦门胡里山炮台过去一度是海防要塞和军事禁区,近年已被辟为旅游去处。炮台位于厦门东南面,与我军驻守的大担、二担、三担诸岛遥相对望,为大陆与台湾军事对峙的前沿阵地,每日炮声不断,年来始吿停止。这砲台可以说是一珍贵的文物古蹟,乃一八九一年福建水师提督彭楚汉募款之所修建。砲台内至今仍保一尊墨绿色巨砲,据说是一八九一年从德国购入的,射程可达一千六百四十六米。当时造价白银五万两。由于受到爱惜保护,这尊百年大砲迄仍保存完好,砲架下面装有的路轨和滑轮,犹可灵活转动。距砲

  • 文章海豐長沙海口之長沙砲台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蕭國健 出版时间:1992-09-30
    关键字: 长沙炮台 历史遗迹 长沙海口

    长沙,位海丰县域西南十六公里处;该地为一由潮水冲积而成之长条状沙场,故名。其海湾名长沙湾,古名丽江浦,自北面有水流入,名丽江,河口处称丽江水,今称长沙海口[1]。南宋时,文丞相天祥尝率舟师驻守[2]。岸上有山,名丽江山,其下旧有古垒,传谓宋军营寨遗蹟。明代,于长沙港口设长沙军营,以官军四百员名,打手二百五十名驻守;又于丽江山及丽江门二处设置烽䗔,各有哨了军防守,人数不详,皆隶海丰所[3]。今马宫区埔埕鄕北山村北面,地名倚壁处山脚处,有一古垒墙基遗址,长寛

  • 文章陳連陞與鴉片戰爭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4卷 第2期  作者:蕭國健 出版时间:1984-06-30
    关键字: 陈连升 鸦片战争 尖沙嘴炮台 档案资料

    建立衙署,及制备新兵器械;另折请在此款动支外,核其成败,尙足以敷动拨前项砲台工料之需。……」尖沙嘴砲台名惩膺砲台,由千总一员,额外外委一员,兵丁一百三十名驻守;官涌砲台名临冲砲台,由把总一员,率兵七十五名驻防。(见林文忠公政书乙集两广奏稿卷二中之请改大鹏营营制折),两台共安大砲五十六位[2];附近山梁驻兵共八百余名。(见同书同卷中之英夷续来兵船情形片)时陈连升即被派驻官涌附近山梁。道光十九年九、十月间,英军六次袭击尖沙嘴、官涌、及胡椒角等地,但皆为淸军所败

  • 文章新會崖門古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3卷 第2期  作者:謝燕鳴  出版时间:1993-03-31
    关键字: 崖门 崖门奇石 大忠祠 慈元庙 崖门炮台

    先生。关于茅龙的创制是这样的:白沙先生退隐新会圭峰山,筑茅舍就居讲学。一天,一位客人慕名而来请他写字,当时他身边没有大毛笔,于是急中生智,就地取材,束茅代笔,蘸墨挥洒,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客人满意而去。此后,白沙先生对茅龙笔不断的加以改进,终能得心应手,「白沙茅龙笔」就这样传开了。崖门炮台崖门炮台在新会县南方,踞潭江、西江支流出海处,崖山、汤瓶山对峙,形势十分险要,自古兵家视为要地。十二世纪中叶,宋代王朝即役兵寨于此,历代相沿不辍。到了一七三〇年,淸王朝又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