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潮汕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孙中山先生以潮汕作护法基地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6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孙中山 护法战争 潮汕 辛亥革命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功勋彪炳中华史册。在他进行革命的数十年间,粤东的潮、客人民,对他的革命活动给予大力支持,众多粤东人民之汗水、热血、洒在南洋、香港、韩江两岸及潮汕地区。著名的海外实业家、潮属埔人张弼士就曾暗中捐资三十万光洋,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粤东不少人积极参加同盟会,如新加坡华侨、潮人许雪秋、陈涌波、余既成等发动丁亥黄岗起义,潮属埔人邹鲁、邹敏初、徐统雄等成为孙中山最得力的助手。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

  • 文章台籍志士丘文 廖武罹難之謎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3期  作者:陳湧濤 出版时间:1987-02-04
    关键字: 早期来台同乡 潮汕地区 遇害历史

    追远,显扬先人,诚为固有文化之传统。当丘廖二人抵达汕头时,因韩江一带治安不靖,广州绥署曾令潮汕驻军派兵护衞至大埔县城,时县长刘碧君先生(刘县长是同鄕会已故监事刘竹岩先生之族兄)款以上宾,在洗尘午宴后,因县城内无适当旅馆可资下榻,遂安排城郊小靖国小作为临时行所,当时并有陪宴者县党部主委、警察局长、敎育局长、及县委兼高陂主委先兄陈国镕,另有廖武之族弟廖启文等七人,席后陪送丘廖二人至小靖国小下榻,彼诸同志,趁此聚会,畅敍鄕曲,互倾抱负,未料夜半突有股匪攻入

  • 文章大埔人主宰潮汕烟草业近百年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8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大埔人 潮汕 烟草业 历史发展 烟草市场

    潮人喜吸烟,在香烟问世以前,烟丝成为潮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提神食粮。清道光年间(一八二0至一八三0年左右)百侯人杨调乐在潮州首创义隆烟庄,获利甚丰,遂与其他兄弟在百侯观音亭合做大屋,名曰“广成”。光绪年间,又有贵和、金兰烟庄开张。清末、民初相继有美兰、聚兰、福盛、泰裕盛、海记、美发、裕发、海丰、巨昌、珠兰、瑞兰、义发(义隆分号)等十余家烟庄开业,汕头也开了间万兴烟庄。这些烟庄全部是大埔人创办的,从此大埔人完全占领了潮汕的烟草市场。烟丝是半工半商行业。把

  • 文章潮汕文化——一种地域性的群体文化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2卷 第1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14-04-30
    关键字: 潮汕文化 创始 韩愈 客家 海洋文化

    前言潮汕文化,是中华文化在粤东沿海一带衍生出的一种地域性文化。潮汕文化是中原汉文化与闽越文化,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潮客文化互相融合后的一种文化形态。所以潮汕文化是一种区域性明显的独特文化。潮汕文化的形成,对粤东及其周边与海外一些地区的社会进步与经济的发展,起著巨大的推动作用。潮汕文化的创始及其发展潮州古已有之;而汕头则明末才露出海面,清以后才逐渐形成港口城市。但习惯上人们常把潮汕连为一体,并把潮人千百年来创造的文化统称为「潮汕文化」。文化是人类的群体

  • 文章潮人南遷與潮州文化的嬗進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陳述經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潮汕先民南迁 潮州文化嬗递 方志资料 学术研究

    时,命方勋(普宁人)在汕头征集潮勇数千,来台平定蕃乱,也落籍台湾。(现存潮军义勇祠址在左营)又太平天国时期,潮人吴忠恕奉洪杨命,在潮起义响应失败之后,地方一度陷于纷乱,嗣后方军门照轩回潮淸鄕使大批人民逃亡海外,不敢回鄕,亦遗落东南亚。祇有美洲、非洲,少有潮人移民踪迹,此因美洲各地雇募工人,皆由澳门香港二地招募,而且潮汕交通不如南洋的便利。至于菲律宾也一样少有潮人踪迹,则可能因林凤迭次攻打马尼拉在西班牙人多次屠杀华人之后而绝缘亦无定。目前繁殖于星、马、泰、越

  • 文章揭陽縣中戰後重建的經過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張澤深 出版时间:1979-09-30
    关键字: 历史前沿 抗日战争 重建经过 潮汕地区

    ㈠ 美好的潮汕在吾粤东江河以东,有一大幅土地,为两个不同语言的民族所散布繁衍,在五华县东迄丰顺县至大埔县以北,是客语民族,州府时代为嘉应州,辖五个县,即梅县、兴宁、五华、蕉岭、平远五县。客家人能克苦耐劳,有冒险精神,有创造能力。可惜其境内除了兴宁至梅县公路线上,南北两侧有些平地外,其他各处多是大小山岗起伏之地,不能多产谷类,民食米粮不足,迫使人民向外发展,除了兴宁人多数向西进取,在北江河区域,广州平原,更向西至广西梧州南宁宾阳,都有兴宁人的落脚。其他

  • 文章潮汕在粤东之历史地位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1卷 第4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3-10-31
    关键字: 潮汕 区域历史 外来文化 历史地位

    潮汕是指现今汕头、潮州、揭阳三市所辖,讲福老方言的区域。古代潮汕地区的中心在揭阳和潮州。近百年来,随着汕头港的兴起,汕头市遂成为潮汕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潮汕平原是仅次于珠江三角洲的广东第二大平原。境内除韩江外,尚有榕江、练江等多条河流,且地濒南海,与台湾、港澳邻近。东部与北部有广阔的闽、粤、赣腹地。由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海岸线弯曲绵长。优越的地理条件,加上勤劳的潮汕人民的长期开发,使潮汕地区在历史上很早就成为一个经济、文化较为

  • 文章潮汕铁路史话大埔张弼士督办倾注心血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8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张弼士 潮汕铁路 兴建铁路事业 兴建历史

    张弼士,名振勋二十世纪初年,粤东地区破天荒建成了一条潮汕铁路正式通车。那么,这条铁路究竟是怎样建成的呢?这是与侨领张弼士对中国铁路事业及潮汕铁路投资人侨贤张煜南、张鸿南兄弟的贡献是密不可分的。张弼士大埔县西河鎭人,近代著名爱国侨领,振兴中华实业先驱。身居海外,胸怀祖国,其富田东南业,却时刻关心着列强宰割下的祖国命运,倾其全力资助发展祖国工矿、铁路、银行等现代化实业。从最初投资督办粤汉铁路、广佛铁路、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等,引进西方先进科技设备,以满腔热忱

  • 文章潮汕在粤东的历史地位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潮汕 粤东地区 历史地位 文化转型 交通地理

    拥有众多华侨,接受外来文化猛烈冲击,正是潮汕与北方其他沿海地区不同,呈现独特而新潮的发展局面。

  • 文章論韓江文化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9卷 第2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11-04-30
    关键字: 韩江文化 潮汕文化 客家文化 大陆文化 海洋文化

    作者簡介:楊達祥廣東省大埔縣人,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現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物理探礦系。長期在廣西從事地質—地球物理勘查工作。曾任廣西地球物理探礦隊副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後從事文史、天文學及書法、篆刻研究,在國內外各種刊物發表許多學術性文章。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