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演员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氾水縣戲劇班追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9期  作者:王光臨 出版时间:1977-09-25
    关键字: 汜水 戏班 戏码 演员

    雄厚,供养一台戯,毫无问题。大王庙戯即大王庙社为后台之戯班。演员、道具、服饰,均较优良与新颖。一为班里戯。(即旧衙门下之六房八班所供养之戯班)当然该后台之财力,也不为弱,惟一般人对于一般衙役,印象不佳,致该戯班号召力较差。演员、道具、服装均较大王庙戯班略逊一筹。该二台戯于迎神赛会,辄为对台。以我不一定正确之记忆,总是大王庙戯嬴地多。此外尙须补述考:即汜水口之龙王庙神社每遇大王如李大王、黄大王等大王生日(所谓各大王均为历朝历代治理黄河之河官,为守护河堤而殉难

  • 文章天之嬌女——呂綉菱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2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演员 吕秀菱 电影 演艺圈

    吕绣菱认为自己虽然并没有把戏拍得很好,但是戏中每个动作,每个小节,她都很用心地学习和投入,而且戏中每位演员都给她不少鼓励和指导,使她获益良多。最近正在拍的两部片子是「铁血勇探」与「问斜阳」;「铁」片中,吕绣菱又与老朋友秦汉、云中岳合作,「问」片则有云中岳、杨翠弦、刘延方、杨惠珊、高登禄、孙晓威、胡冠珍等合作。吕绣菱说,演戏之外的休闲活动虽因自己拍戏受限制,但是她仍然喜欢逛街看电影、听音乐、看书、弹琴。吕绣菱欣赏的演员有罗杰摩尔的率直、费唐娜薇的有个性,秦汉

  • 文章河南梆子——豫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8期  作者:揚璉 出版时间:1973-08-20
    关键字: 豫剧 乐器 豫剧派别 豫剧演员

    的土产戯剧。词句粗犷俚俗,由于演员们在唱戯时把嗓门扯得高高的以表现其威风和卖气力,如是便常有「喔吼吼呕呕」的声音发出,而且「呕」之发音更尖而长,大有响彻云霄之势。初听者不免嫌其奇怪刺耳,久之即习惯了。戯目有「四大征」:薛仁贵征东、樊梨花征西、姚刚征南、燕王征北。全本杨家将、杨排风、打金枝、秦雪梅等。四、河南高调 乃由农村业余的、半职业的鄕土戯班演化为小城巿较时髦的职业戯班(可能即所谓的「高台曲」)。抗战胜利后,在较为富庶的地区,此类戯班即有十余单位,颇受观众

  • 文章廣東大戲在美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2卷 第2期  作者:春如 出版时间:1992-06-30
    关键字: 广东大戏 美国 演员名单 发展历史

    为什么广东戏(粤剧)叫「大戏」?原来过去唱广东戏的还有「童子班」,规模较小,而且有男女演员。「大戏」则全为男人班,组织庞大,班中演员有武生、小生五名、花旦、武旦、正旦、正生、总生、公脚、大花面、男丑、女丑各一名。这显然与「童子班」有别,看「大戏」的票价也比较贵一点。一九五二年,第一个粤剧班「鸿福堂」到达三藩巿,即拥有老倌(演员)、棚面(音乐员)等一百二十三人,阵容不可谓不大。因为当日在美华工,几乎全是广东人,唯一娱乐,便是看粤剧。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是三

  • 文章越劇的興起與沒落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3期  作者:周靜 出版时间:1980-03-06
    关键字: 越剧浮沉 戏曲流变 红牌演员

    一度美好时光,可惜仅是昙花一现而已。那是民国四十二三年间,曲钱秋卿先生所领导,在台北市大华,红楼剧场演出,有过光彩夺目,彩色纷缤的绮丽陈迹,后来因受财力人物的限制,而终吿辍演。记得当时演出的红牌演员有:吴燕丽、朱凤卿、陈淑华、葛少华、倪最良、喇叭花等,想来至今还没有被爱好「越剧」的人所遗忘,往日的戏迷,如今路过这两个曾是无数绍兴戏艺人粉墨登台的地方,当不免有好景不常,昔日难再之感。

  • 文章從的篤班到越劇(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2期  作者:裘澤人 出版时间:1985-02-10
    关键字: 的笃班 越剧 戏剧发展 演员经历

    的剧本,师父敎学徒先背熟各种「赋赞」,这是按戏中常见的情景编好的全套唱词,可以到处套用。如走进厅堂唱「厅堂赋」,游玩花园唱「花园赋」,上街求乞唱「乞讨赋」,赴京应试唱「考场赋」,这各种「赋赞」好比七巧板,肚皮里装得越多越好,排戏时师父只要讲一个分场的故事,而且这些故事多半是「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戏里的情节都是差不多的,演员就可以利用「赋赞」一本一本地唱下去。她们的内行话称这样的老戏为「路头戏」。「花木兰」演出十分轰动,连夜满座,两张戏报还出了特刊

  • 文章飞马豫剧队演员素描(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7期  作者:包緝庭 出版时间:1979-07-25
    关键字: 飞马豫剧队 地方剧种 豫剧演员 演艺生涯

    登台,风韵依旧,不减当年。六十七年十月十九日,继各军中国剧队竞夺金像奖戏之后,该队亦在国军文艺活动中心,以新排之「莒光雄师复山河」新戏,作为表演,是日下午七点三十分——开演之前,曾蒙蒋总统经国先生莅临,当时有参谋总长宋长治上将曁总政战部主任王升上将等在场招待,总统入座后,观赏至表演精采处频频鼓掌,节目结束后,并由宋、王两上将陪同亲往后台,向尙未卸装之各演员及文武场面人等一一握手,并连说「你们演得很好」。且在临行时赏赐加菜金两万元。此一两度蒙受总统赏赐之殊荣

  • 文章豫劇的新路線——從陸戰隊豫劇隊公演談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7期  作者:顧曲 出版时间:1973-07-20
    关键字: 豫剧 陆战队豫剧队 豫剧公演 豫剧演员

    克难「行头」,克难「场面」演出,返台后,得到了上级的支持,新制了大批剧装,环岛公演,风靡全省,即使在电视崛起,国剧一度营业不景气的时期,该队在「文艺中心」演出,仍然卖座不衰。该队革新演出的「杨金花」,在十全大会上表演,以剧情好,主题佳,演员精,曾经荣获了总裁及夫人颁给的两万元奖金,同时,队员许贵云(已离队)、王海玲以演技优越,又得到了「文艺协会」第一届的豫剧表演奖。该队在王培仲队长领导下,现拥有一小科班,均以「海」字命名,王海玲、刘海燕(旦角兼小生)、李海雯

  • 文章飞马豫剧队演员素描(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8期  作者:包緝庭 出版时间:1979-08-25
    关键字: 飞马豫剧队 地方剧种 豫剧演员 演艺生涯

    念京白了。(七)刘海霞,与小生刘海燕为同父异母姊妹,她比海燕小一岁,今年已卅一岁了。四十九年随其姊同时考入豫剧队训练班,习文武老生,六年期满,四十五年毕业以后一直留在队中服务,她固然不如海燕之红得发紫,但在文戏中能唱,武戏中能打,任何戏中都离不了她,虽都是边配角色,却如同药中之甘草一样,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演员。(八)潘家姊妹:这又是豫剧队中一对姊妺花,长名海英,今年(一九七八)廿一岁,次名海芬,比她姊姊小四岁,原籍南京,均系台湾出生,他们还有一胞兄名潘陆远

  • 文章海軍陸戰隊豫劇隊三十週年隊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11期  作者:陳宏 出版时间:1983-11-30
    关键字: 海军陆战队 豫剧队 戏剧 周年庆 演员

    以作風平實、追求效率聞名的海軍陸戰隊豫劇隊,明(八月廿五日)日將以虔敬的心情,簡單的儀式,在南部駐地慶祝他們的三十周年隊慶。陸戰隊政戰部主任張靜和將軍將親臨主持。三十年前,也就是民國四十二年的八月間,這支歷經艱辛,流落異域的藝工部隊由越南接運來台,於九月二十五日正式改編,把原有「中洲豫劇隊」的隊名,易名爲「飛馬豫劇隊」,隸屬於海軍陸戰隊。以一處設備並不周全的碼頭倉庫爲隊址,隨卽展開排練與勞軍工作。由於他們的演技動人、紀律嚴明,所以沒有多久,就聲名大噪,深...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