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浙江同乡会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浙東佛教名山 天台山國清寺 聖僧濟顛和尚佛緣考證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12期  作者:朱永霖 出版时间:2008-12-10
    关键字: 济公 传说 佛教 浙江同乡会

    圣僧济公(世人尊称),俗称「济颠和尚」,江南一带甚至全国,普遍信仰济公,热爱济公,少年时常听长辈弘扬济公佛法。济公给世人大爱的影响,教化乃至传承,留道后代。济公常年衣衫不整,吃肉喝酒,传说尤爱吃香(狗)肉;行为却是行佛之大道,济世为民,蔑视权贵,扶困济贫,好打不平,无我利他。是故,百姓喜欢他、爱他、敬他、盼他,尊称他为—「活佛」。入宝山而空手回回忆民国九十四年五月二十五日至三十日,荷蒙浙江同乡会翁中明总干事转达叶潜昭理事长之意,由笔者担任团长赴约「浙江

  • 文章台北市浙江省上虞县同郷会简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9卷 第11期  作者:上虞同乡会 出版时间:2007-11-10
    关键字: 浙江同乡会 上虞同乡会 发展简介

    未向政府报准登记,组织不够严密,二无固定联络处所,难以凝聚产生力量,每年参加聚会人数愈来愈少,最后无疾而终。民国六十四年,乡贤田家梁先生,被同乡推举为筹组同乡会之召集人,立即展开筹备,广揽同乡参加,首先遴选发起人,订定章程草案,公开征求会员,经过两次筹备会议,创始会员计有七十九人,然后召开成立大会,通过章程,选举理、监事,决议会址设在台北市西宁北路七十号五楼,报奉台北市政府社会局颁发北市社四七九号立案证书,于是本会正式成立。首任理事长田家梁先生,任期两年,连

  • 文章台北市浙江同鄕会举行慈湖谒陵活动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12期  作者:沈國楨 出版时间:2008-12-10
    关键字: 浙江同乡会 慈湖 谒陵 蒋公铜像

    台北市浙江同乡会订于十月二十八日举行慈湖谒陵活动,参加人员于上午八时三十分到达中正纪念堂大中至正门前广场集合,分乘三辆游览车前往。民进党执政八年,陈水扁不但贪污横行、官商勾结、制造族群对立、社会失序、道德败坏、经济衰退、两岸紧张…;尤其可恶的动用各种手段诬蔑、攻讦、欺压,领导中国对日抗战、收复台湾的民族救星,强行拆除、破坏台湾各地昔日建造的 蒋公纪念铜像。台北市中正纪念堂也迳行改名为「台湾民主纪念堂」,卸下「大中至正」牌匾,其心可诛,所幸老天有眼,今年

  • 文章胡維藩先生逝世十周年追思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6卷 第12期  作者:陳釗炳  出版时间:1984-12-10
    关键字: 胡维藩 周年纪念 追思悼文 浙江同乡会

    想见了。然而,凌公并未因经济困难而少减他助人的热诚,也未因他忙于家务而减少了去立法院开会的次数,以及替亲友同鄕奔走服务的时间。在他个人生活中,似乎很难容许他为自己谋,记得在凌公逝世前一年他曾患了一次肺炎,住在中心诊所医治,某日我去医院看他,竟未见到,后来才知他又受人之托抱病为同鄕办事去了。我心仪凌公已久,但直到凌公担任浙省台北市浙江同鄕会理事长后,才有较多接触,凌公当时要浙江同鄕会购一永久会所,即发动同鄕劝募,我深感于凌公之服务热忱,特就所能高额认捐,而后为了会费及

  • 文章基隆市浙江同鄕会简述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10期  出版时间:1985-10-10
    关键字: 浙江同乡会 同乡会历史 会员大会名单

    基隆市浙江同鄕会成立于民国四十一年,迄今已届三十三周年了。其史料除第三届理监事,会于四十七年出版第六周年纪念特刊稍可査考外,其所报备市府之资料,据云已超过二十年之保管年限,多已焚毁,无从追寻。今年召开第六届会员大会筹备委员会,在经费无着,资料缺乏之情况下,冒暑奔走,多方咨访,挥汗疾书,以立文字者,其目的在留住一麟半爪,以为后进者知鄕会之所由来以及立会之宗旨,承先启后,传薪续火,加以发扬光大,则幸甚焉!据葛德闳鄕长大作「写在基隆市浙江同鄕会六周年纪念日」文

  • 文章同乡会三位老年义工(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9卷 第2期  作者:金鈴 出版时间:2007-02-10
    关键字: 浙江同乡会 浙江月刊》 创始人 张行周 浙江乡贤

    三、张行周鄕长第三位「张爷爷」行周乡长,原籍浙江省定海县(现改为舟山市定海区),民国七年生于上海,对十里洋场有很深地缘关系。在三老之中他最年轻,但论同乡会的年资数他最深,社会经历也多姿多彩。舟山中学毕业后,突遭父丧,家道中落,无法继续深造,十八岁单身赴沪打拼,曾在百货公司做过售货员,以后考入上海邮政管理局,在包裹部门任基层工作。民国廿六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揭开全面抗日战争,同年八月十三日日本陆海空军大举进攻上海,驻守国军在劣势装备下,奋勇抵抗,战争延续

  • 文章江曉梅善行可風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10期  作者:陳載道 出版时间:1969-09-20
    关键字: 浙江同乡会 创办台州小学 抗日战争 恩同再造 开设大陈米厂

    吾浙溫嶺箬橫之江君曉梅,現旅居臺北市民生西路廿三號。江君具有計然之術,且有優遊四海之志。年未及冠,輙服賈於定海沈家門,達二十餘年,沈家門亦可謂是其第二家鄕。江君在沈初營米業,耐勞苦,精懋遷,億則屢中,獲利倍蓰,不數年積貲甚厚。對地方公益事,亦樂而爲之,盛名益噪。被選爲旅定臺州同鄕會理事長,有九年之久。旅定之溫嶺、黃巖、臨海、天臺、仙居、寧海、三門等七縣同鄕受其惠者不罕。抗戰軍興,謀生於京滬之同鄕失業,欲圖囘籍,祗以滬臺輪船斷航,阻滯海上,有家難歸,成爲流...

  • 文章愛鄉愛國,仁者風範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3卷 第1期  作者:郭驥 出版时间:2001-01-10
    关键字: 胡维藩 石清 浙江同乡会 北伐 国民革命军 基督教

    韶光易逝,岁月如流,凌云胡维藩兄离开人世,已有多年。先哲有言:「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凌云兄与我们虽已人天永隔,而其敦厚的气质,诚朴的襟怀,与慈祥的态度,犹依然刻划在亲朋戚友的心目中。我与凌云兄认识于民国二十九年,当时我在重庆担任三民主义青年团书记长办公室祕书兼人事组组长,后来他担任浙江支团干事长,我们在庐山参加青年团第一次行宪后,他当选立法委员,同在中央服务,来往更多。民国三十八年政府播迁来台,我在中央党部襄助处理党政关系,在协调会议席上,接触频繁

  • 文章追念舅父母的偉大博愛精神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3卷 第1期  作者:程金桃 出版时间:2001-01-10
    关键字: 胡维藩 石清 追思悼文 从军经历 浙江同乡会 义光育幼院

    舅父胡公维藩先生,字凌云,系浙江省遂安县(现已并入淳安县)胡家村(六都),生于(公元一八八八年)民前十二年十二月(农历)九日,黄埔六期毕业,官拜陆军中将,为中华民国制宪第一届立法委员国防委员,迄至于(公元一九七四年)民国六十三年十二月(国历)十六日,享年七五岁。舅母德配夫人石清女士,字润溪,系河南省罗山县人,生于(公元一八九〇年)民前十年,农历四月一日(护士节),北平燕京大学中文系毕业,为中华民国第一届国大代表,及候补立法委员,后因递补时公文错送单位延误

  • 文章少年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1期  作者:倪玉麟  出版时间:1995-01-10
    关键字: 浙江同乡会 陈琳 朱鼎华 人物回忆 抗日战争 三民主义青年团 追思悼文

    民国八十三年十月十六日上午,秋阳温熙、风和日丽、蓝天白云、苍林碧波。在北宜公路约十七公里处右侧,景观明丽肃穆的浙江同鄕会台北小格头花园公墓内,陈琳(讳俊卿)兄的家人子女及一伙与他生前交谊颇深的友好们,正在为他作人生途程上最后的入土安葬仪式;内心中充满了悲伤与哀思。十一时许,封墓前刻,突瞥见本会常务理事、治丧委员会总干事的朱鼎华先生,正右手抚着陈琳的放大照片、口中喃喃,男人最珍贵的眼泪已夺眶而出,状至沉痛。想见他们早年在杭州市缔交结盟,共愿以身许国,义同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