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洪水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黃河流域歷史旱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張德二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黄河流域 旱涝灾害 洪水 旱灾 水利

    水利建设,防治水旱灾害,逐步减轻了灾情损失,黄河流域旱涝灾害严重的局面己经有了很大的改变。黄河下游防御洪水的能力空前提高,取得了连续三十余年没有决口的伟大成就。一九五八年黄河发生大水,花园口洪峰流量超过了一九三三年。一九三三年黄河下游决口五十余处,淹没冀、鲁、豫三省三十县,灾民二七三万,死亡一二、七〇〇人;一九五八年下游无一处决口,保住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在黄河上中游地区,旱灾危害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控制,如一九六五年宁、内蒙古晋、陕、豫、鲁等省、区,普遍发生

  • 文章黄河洪水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史輔成 易元俊 李源杰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黄河 洪峰 洪水 流量 水灾 上游 中游 下游

    遥望,几成泽国,灾黎达万余。河州(今临夏)黄河居上游,亦暴涨,洮河、渭河水亦溢,洮河民舍皆漏。」《朔方(宁夏)道地》也有记载:「……黄河溢,四渠均决,淹没民田、庐舍无数,平罗、石咀山尤甚」。上游各站都出现历年最大的洪峰流量,为近百年来的最大洪水。黄河中游河段洪峰流量表2、公元一八四三年(清道光二十三年)洪水:发生在河口鎭至三门峡区间。陕县一带有一首民谣「道光二十三,黄河涨上天,冲了太阳渡,捎带万锦滩」流传至今。陕县附近的万锦滩早在一七六五年(乾隆三十年)即

  • 文章黄樓——談蘇東坡徐州治水經過——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8期  作者:編委會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苏东坡 治理徐州洪水 黄楼兴建经过 人物评价

    我在黃樓上,故作黃樓詩。忽得故人書,中有黃樓詞。黃樓高十丈,下建五大旗。楚山以爲城,泗水以爲池。我詩無杰句,萬景驕英隨。夫子獨何妙?雨雹散雷椎。雄詞染今古,中有屈宋姿。南山多磐石,清滑如流脂。朱臘爲摹刻,細妙分毫厘。佳處未易識,當有來者知。——蘇軾酬謝秦 觀詩——

  • 文章大埔縣城懷古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3期  作者:胡宗麟 出版时间:1987-02-04
    关键字: 大埔县城 风景名胜 风土习俗 洪水

    河水,如同三条五色缤纷的彩带,襟山绕地,正好像系束在一个美丽少女胸腹之间的腰带一样,翩翩起舞,婀娜多姿,宛似一幅天然图画。从城鎭的结构上看:大埔县城从鹤子山顶至茶山之阳,由东方经北方绕向西部,筑有一座蜿蜒一里有奇的城墙,墙高一丈有余,辟有东、北、西三处城门(南方是茶山,以山为墙未设门。)城门之上均筑高大宏伟的城楼,其后因洪水为灾,城墙及城楼均有倾塌,重修时仅留城墙而废城楼。新修以后的城墙,平坦宽濶,气象一新。如果你在茶山顶上向前瞻望,这一城墙雄峙平原,弯曲

  • 文章紫藤今昔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周素素  出版时间:1999-09-01
    关键字: 袁枚 紫藤 一湖十八荡 洪水 水利设施 辛子方

    沭阳县政府大院有一株紫藤,绿荫如盖。炎夏,绿荫下只觉凉风习习,舒爽宜人。据县志载,紫藤系清代文学家袁枚亲手所植,迄今二百余年。袁枚于乾隆重年间任沭阳知县,颇有政绩。该县地势低洼,沂蒙山洪水经此排入东海,故有洪水走廊之称。全县著名的是「一湖十八荡」,夏季一片汪洋。高岗地虫灾、病灾频繁。农民苦于冻馁。袁枚为此曾写诗慨叹:「浮天水失东西路,入境蝗如早晚潮。」并组织农民疏理沭河,筑百渠九堰,得可耕地七千顷。袁枚颇为人民赞赏,拥戴。他闲暇时喜植树、剪树,曾于政府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