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河西走廊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河西走廊上的重镇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9期  作者:西出陽關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河西走廊 地理位置 祁连山 嘉峪关

    汉武帝元狩二年(西元前一二一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奉命率领万骑远征匈奴,将当时占领河西之地的匈奴打败,设置武威、酒泉两郡。元鼎六年(西元前一一一年),再设张掖、敦煌,共为四郡。而后,引进大量移民及汉民族进步的灌漑技术,绿洲逐渐扩大,使河西走廊成为中国与西域间的通道,从此河西走廊开始在我国历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河西走廊之所以受到重视,要归功于它的地理位置。从兰州西北约二百公里处起,翻越海拔三千多公尺高的乌鞘岭,沿途历经古浪、武威、山丹、张掖、临泽、高台

  • 文章兰州与河西走廊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1期  作者:劉傑佛  出版时间:1987-07-01
    关键字: 兰州古城 甘肃概况 名胜古迹 成吉思汗 河西走廊

    甘肃形势 甘肃省是由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而得名。又当陇山之西,别称陇。这一个骆驼形的甘肃省,地脊民贫,但其面积达三十九万方公里。几达山东、山西、河北三省面积的总和。在地质上是黄土高原山岳和沙漠,气候干燥,多年受旱灾之祸。以六盘山为分界点,成为陇东陇西二部,人民都集居于兰州盆地和河西走廊上几何绿州。其余的大都是荒山碛石流沙,以及部份的绿地牧场。在中国历史上,兰州是西北的国门,河西走廊是历代的经边的战略通路,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纽带。自从近代

  • 文章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寶卷」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0、61期  作者:王學斌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河西走廊 念卷习俗 宝卷 宗教文艺 坎坷经历

    了二十一世纪的门槛,尽管现代视听工具精品迭出,但在当地群众中,尤其上点年纪的,无论男妇,只要一提起宝卷,都能眉飞色舞地说出它的许多优秀典故来。正如一位熟悉当地风俗的作家所说:听河西宝卷,唸者,抑扬顿挫,手舞足蹈;听者,长叹短嘘,涕泗涟涟。那是孝敬父母的故事,那是惩恶扬善的故事,一如清纯的山溪,洗涤着人们的灵魂,又像高山的雪莲,把素淡的芬芳,播进人们的心房,薰染著美好的品格和操守。六、河西走廊在历史上是一片多灾多难的地域,秦汉以降,各民族纷争,你抢过去,他夺过来的景况

  • 文章河西名喫窩窩麵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54、55期  作者:劉振華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河西走廊 窝窝面 制作步骤 烹饪方法 传统习俗

    地处大西北的甘肃河西走廊,南依横贯千余公里的祁连山脉,北有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作屛障。这片广阔的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古丝绸之路就是从古都长安出发,穿过这块狭长的走廊到达中西亚各国的。在这块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有许多鄕土气息浓郁的地方名吃佳肴,令人百食不厌的窝窝面就是其中之一。窝窝面因其形状似鸟窝而得名。这种面食始于何时,至今已无法査考,但人们代代相传,并由过去的节庆面食逐渐演变为家常便饭。其做法是:首先要和面,比普通面条的面要和得较软些,和面用

  • 文章三十年前說法有待新佐証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33期  作者:江中明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古罗马军队 河西走廊 中西文化交流 考古史料

    記者江中明/台北報導專硏秦漢中的中硏院史語所硏究員邢義田昨天表示,古羅馬軍隊曾駐紮甘肅河西的說法卅四年前即有,但僅是推測,迄今無確切證據可以證明;這項說法早已爲學界反駁。邢義田表示,西元一九五五年,英國牛津大學一名硏究中國史的敎授德效謙(H·H Dubs),曾於演講中提出古羅馬軍曾滯留甘肅境內的說法。兩年後他出版「古代中國的羅馬城」一書中推測,西元前五十三年,一百四十五名遭安息國擊敗的羅馬軍殘部,向東逃至中國;西元前卅六年,西域都護陳湯俘虜這百餘人,將其安置在「...

  • 文章張義潮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16期  作者:蘇瑩輝 出版时间:1981-08-01
    关键字: 河西走廊 张议潮 收复瓜州 收复沙州 人物事迹

    一、引言我国黄河以西的地区,自古称为河西(今之绥远、陕西、宁夏和甘肃省的一部分皆在「河西」范围以内);其在甘肃西北之突出部分,却特别称为「甘肃河西」。由于甘肃河西从汉唐以来,便是通往西域的要道;故又称为「河西走廊」。河西走廊是正在中国的「中原区域」“Chinese Plain”新疆蒙古及靑藏高原Tsinhai-Tibetan Pleteau会合之点。所以河西走廓也成为中国地理及历史上的关键区域。再就河西走廊的自然地理来说,也单独自成一个区域;南有终年积雪

  • 文章駝鈴聲中遊古道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72、73期  作者:陳淑華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丝绸之路 甘肃段游览 三访黄河 炳灵寺 河西走廊 两岸乡情

    二度造访丝路,少了点新奇与兴奋感,却仍然充满了肃穆之情。走在塞外荒漠中,我试着去体会古人「西出阳关无故人,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怆凉心境。这次随世界女记者与作家协会中华民国分会参访团出游,我们只走了甘肃段。在中国,古丝路之旅涵盖了甘肃与新疆两省,通常是以西安为起点,经甘肃入新疆,再延伸至中亚与南亚。此行,我们直飞兰州。在青青黄河畔游荡了三天后,翻越乌峭岭进入河西走廊;在祈连山下看到了好牧场;而后经武威、张掖、酒泉,出天下雄关「嘉峪关」;再辗转于戈壁、石滩与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