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汉语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温州话是汉语的活化石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1期  作者:沈克成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温州话 汉语 保护 方言

    温州话古称瓯语,为吴方言中南吴语的代表,在温州地区是主要的语言。有人说温州话是汉语的活化石,是一座能开启古音韵律的宝库,所以引起海内外学者的关注和重视。你要是用普通话读一些古诗,有时候会感到很不入韵,而用温州话的书面语来诵读,就非常地和谐。如杜牧七绝《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诗的韵脚「斜」与「家」「花」,普通话读来拗口,温州话读来特别顺口。在唐诗宋词中使用了大量的入声韵,如果用普通话来读,会感到别扭

  • 文章“中文热”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95-04-01
    关键字: 中文 欧洲 日本 学汉语

    目前,全世界60多个国家的上千所高校,设立了中文系或中文专科,一些国家的中小学也开设了中文课程。在非华裔人口中,正在学习中文的学生已经超过几百万人。世界性的“中文热”,是为了迎接21世纪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挑战的。法国 法国巴黎第三大学的中文系,有学生1800多人。这是中国以外最大的中文系。德国 德国波恩大学中文教学已有半个世纪历史。近十年来每年都要派几十名学生到中国专门进修中文,其他23所大学,也设有汉语专科或汉语研究所。此外,还有11所中学设有汉语

  • 文章淺談溫州話中的古音、古語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3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92-06-01
    关键字: 方言 发音 古汉语 词义

    近在本刊上時常談到有關溫州話的宏文不勝欽佩。我們溫州話,確是一種獨特的方言,語音短促欠缺尾韻,外人聽起來好像是利刃切菜般地快速,或認爲它是一種化外的蠻語。其實在溫州話當中,還保存著許多我國中原的古音古語呢!記得早在民國十七、八年間,筆者那時正在讀初中,某日,校中請來一位瑞安城裡的博學大師來演講,他在引述經學考據中的例子説:「溫州城俚的常説的『嘰哩啪噠』,意思是這俚那邊;『嘰哩』是『這裡』,很容易懂;『啪噠』就須考據了。『啪』音讀如『白』,是古時『別』字的...

  • 文章溫州話風雅篇⑿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7卷 第1期  作者:張乘健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温州话 方言 口语 古代汉语

    谲·讹·赋温州话里有一些口语中时有所闻的词语,很生动泼辣,我起初以为纯粹是温州话的口头语言,经査考,才发现原来也是古汉语的文言词语,只不过在今天的普通话中很少作为口语使用,而在温州话中,依然鲜活。如一个字,温州话中的意思:是用很美妙而且听上去很真实的谎言诱使你去狂热地干某一件事。这个字,我经过査考,原来就是”谲“。谲,普通话音jue,温州话读如方音”著“的去声,例如说:”你勿听人谲。“”你给人谲起心头涌烫,飞云江只当阴沟渎。“”你给人谲起眼灵珠瞪起,连自

  • 文章温州話風雅篇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1期  作者:張乘健  出版时间:2009-02-01
    关键字: 温州话 乡音 方言 古代汉语

    的「我伲」,比起「我们」,似乎更亲呢。而「讲不出」这词语,在温州话里更是含义微妙:情人间有话讲不出,那是脉脉含情;这件事前景怎么样,讲不出,那是前途未卜;这事怎样,这人是谁,讲不出,那是说不定。讲不出我伲是同乡,说不定我们是同乡呢。说不定我们是同乡,是不是同乡?只要一开口就知道了。一听乡音,是这么亲切,所谓久旱遇甘雨,他乡遇故知,乡土语言,竟然似久旱的甘雨,是这样沁人肺脾。乡音可以拉近人心的距离,但温州话并不是孤立的封闭的,她是和其他语言相通的。温州话和古汉语

  • 文章客家話探源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9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客家话 方言历史 历史源流 特征差异 汉语

    对方的语言时,大多是按自己原有语言的腔调来发音,又采取以顺口为原则。经过一、二百年的时间,外来的汉语与土著居民的语言互相交融的结果,便产生了带有双方或多方语言特点的新的语言,即所谓「客家方言」。这正是客家话似汉非汉的原因。由此可见,客家方言产生在闽、粤、赣山区,而不产生在沿海一带,这是特殊的历史、地理原因造成的。客家方言基本定型后,客家群体便形成了。客家群体形成,对后来的迁徙者,已占有绝对优势,故后来的移民进入闽、粤、赣边区后,便不可避免地会被客家群体所同化

  • 文章英文的「I」(我)中文怎麼翻譯?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96期  出版时间:2012-11-25
    关键字: 英文 汉语 翻译 中华文化 幽默笑话

    有一个老外为了学好汉语,不远千里,来到中国,拜师于一位国学教授门下。有一天老外想挑一个简单词汇学习,便向老师请教英语「I」在汉语中应该如何说。老师解释道:中国是一个官本位国家,当你处在不同的级别、地位「I」也有不同的变化,就像你们英语中的形容词有原级、比较级、最高级一样。比如,你刚来中国,没有地位,对普通人可以说:「我、咱、俺、余、吾、予、侬、某、咱家、洒家、俺咱、本人、个人、人家、吾侬、我侬。」如果见到老师、长辈和上级,则应该说:「区区、仆、鄙、愚、走

  • 文章溫州話是唐宋時的國語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9卷 第1期  作者:沈克成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温州话 汉语 方言 文化遗产

    温州话的雏形应该形成于唐宋,温州话的定型和成熟,应该是在宋季,特别是北宋灭亡时,宋高宗南逃,大量士族豪门大庄园主携家带口来到浙南大地,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汉族文明,而且把唐宋音带到这里,跟土著杂交后,形成了现在的温州话。

  • 文章浙江與之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6期  作者:仲毅 出版时间:1969-02-15
    关键字: 水经注 浙江五名 浙淛渐之曲 淡水八海 汉语释义

    浙江古作淛江,見于集韻。說文段注,水經注皆曰漸江水,酈氏注則曰浙江,因江流曲折如之字,故又曰之江,曲江。如上所述,浙江共有五名:「浙、淛、漸、之、曲。」其中「浙」與「淛」爲專用字,地名外,別無他用。浙由折水二字合組成,折原爲常用字,加水旁便成專字。之江曲江所以成爲常用字,因並未加上水旁。曲與之爲形容詞,下接名詞「江」組成爲專詞;分開後,二字仍各爲常用字,可專可常,頗爲便利。「曲」與「之」如效「浙」字,加上水旁,亦將成爲只有一用之專字,幸而並未如此。一事一...

  • 文章外國學者怎樣學漢文漢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程孟明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外国人 学者 汉语 汉字 象形字 六书 形声字

    文字为语言的书面表达形式,又反转过来影响语言,故讲汉语者学汉文汉字较易,其理与讲各国语言者学各该国文字易,正属相同。然则何故作为外国语来学则不易,窃以为敎材及敎学方法不当有以致之。爰就外国人怎样学汉文汉字与社会贤达共同硏讨。或谓汉字为硕果仅存的象形文字,其实不然。依类象形谓之文。文者物象之本。西汉以后的学者总结前人据以造字之法为六书。象形为文,此外所造者为字。如果只是停留在象形阶段,就不能形成汉字,也不能发展至今,所以不能说汉字是象形文字。外国人学汉文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