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气功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家鄕體壇新事香功,在溫州悄然興起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5期  作者:甦泓 出版时间:1993-10-01
    关键字: 中山公园 香功 气功

    的学练者,从十余人到百余人,目前已增至近千人。男女老少都有,年龄最大的九十二岁,最小的仅十余岁。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有一对老夫妇,男的九十一岁,女的八十一岁,住在大南门,他俩特包了一辆三轮车,每天清早专送他俩到中山公园练功。与此同时,松台山、华盖山、海坛山、翠微山、九山河畔以及各居民住宅区,练功者也日益增多。据不完全统计,现每天学练香功的已多达五六千人。并正在向浙南各县传播。香功,全称为「芳香型智悟气功」,是我国几百种气功流派中的一种。因练功时,常伴随着飘散

  • 文章书法气功与养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1期  作者:馬克山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养生 书法 气功

    气功,可以防病健身,益寿延年,斯是众所周知的,书法(广义一点说应该是书与画)同样可以养身健体,延年益寿,信否?其实这并不是今天才发现的;古人对此早有论述。古画论中说:黄大痴九十而貌如童颜,米友仁八十余而神智不衰,无疾而终,盖画中云烟供养也。「瓯北医话」中也有:学书用于养心愈疾,君子乐之。何乔璠「心术篇」中亦有「书者,抒也、散也。抒胸中气,散心中郁也」。故书家每每得以无疾而长寿,等等精粹之论述。可见书法与气功在养身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中医和气功,皆以

  • 文章楚秀峯故事四則(上)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52期  作者:一萍  出版时间:1982-06-20
    关键字: 楚秀峰 故事 气功 清代

    淸末,无锡北鄕有一位传奇性的人物,姓楚名秀峯,他在兄弟间排行第二,面上生有痘疮,所以大家叫他楚二麻子。他的故事很多,在我们家鄕差不多是家喩户晓的,他练习气功,已臻神化,仗义行侠,专打不平,尤其烩炙人口。他在年轻时就喜欢练习武艺,开始从沙袋、纸篷、石锁、拖铅练起,等到刀枪剑戟,十八样武艺件件精通以后,再赴五大名山求师指点,专习气功,隐藏数年,练习成功以后,囘到故鄕,于是慢慢的崭露头角。下面四则故事,在台五六十岁的同鄕可能知道的也不少。一、使气功裤带成铁棒

  • 文章晉謁鄉賢楊世煥大師紀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1期  作者:劉志儼 出版时间:2000-08-01
    关键字: 杨世焕 气功 医疗养生 思想文化

    瑞金 刘志俨退休闲居,神情懒散,为弥补运动之不足,乃迳行勤练太极拳、外丹功、长寿气功、香功等功法,以裨益身心健康。几年以来,练功迄未中辍,惟功力成效则未见彰显甚感纳闷。一日与老同学某某兄谈及,承其不弃,除鼓励继续勤练功法外,并赐寄智能气功大师杨世焕鄕贤有关气功讲座作品,展阅之下,觉其内容实用,文笔清畅,可读性甚高,于是乃欣然钻硏修习。杨大师「气功讲座」作品,系以生物观点及物理现象为立论基础,以深入浅出手法,分类申论气功之作用,并以道德为修持气功之根本

  • 文章中华气功探源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3期  作者:滕英  出版时间:1995-09-01
    关键字: 中华气功 文化渊源 人物事迹 道教

    中华气功文化渊源流长。在古代,气功大多与道敎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道敎正式创立于古海州,也就是领导黄巾起义的太平道。因而,古海州即今连云港地区,既是中国道敎的发祥地,也是中国气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还在道敎开始形成的战国时期,气功就和道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道敎在论述道的时候,往往离不开气。或者是道生气,或者是道等于气。在我国土生土长的道敎,对中华气功的形成和发展功不可没。因此,硏究中华气功的人们,也不能不追溯道敎的形成和发展。道敎缺乏独一无二的创始人,它是由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