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情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滯台吟草

    来源期刊:《連聲》 第12期  作者:羅佩光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李雄 英雄 民情 武夷山

    贺张老师岳公九大寿淞沪当年局扰攘,吾公主政息猖狂;阳明学道聆修养[1],领袖丰功赖辅匡;澹泊为怀尊德望,忠诚谋国掬心肠;欣逢介寿悬弧日,虔祝期颐百世昌。哀悼仲若叔英年犹忆气如虹,谡谡眞如松下风;北伐军兴同效命,南迁生聚励精忠;泉州初试锋芒露,海外群钦德望隆;浴血平潭寒敌胆,万民共颂一英雄。顽廉懦立树风声,劲节坚持两袖清;推食解衣撑士气,明查暗访察民情;复兴基地初重建,民治规模赖策行;敢问苍天胡不吊,抚棺痛哭泪纵横。奉和陈家添词长忆游武夷山有感梦寐名山喜

  • 文章張垣地方漫談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3期  作者:硯梅 出版时间:1978-07-01
    关键字: 张垣 民情 方志 地理环境

    下堡纪往——兼述舆地民情塞北重鎭的张垣市,最早系由上堡及下堡两城堡所构成。自书有「大好河山」的大境门而南,上堡、南北边路街(中隔玉带桥)南北武城街,而达下堡;再南经南关道达左、右营坊。以此一狭长地带为主,构成市区的桥西部份。其东侧以淸河为界(上游河堤西堰书「羣流顺轨」四字)自汉卿桥或淸河桥,可通桥东区。桥东部份发展较迟,但为繁华所在。可经桥东大街而宣化大道,直达古上谷郡的宣化。武城街武城街分南北两街,由分界口向西,即进入下堡之东门,与东向之小河套街,略成

  • 文章樂清抗日詩章掇拾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3卷 第4期  作者:張炳勛  出版时间:2007-08-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忧国爱民情怀 诗文

    抗日战争时期,烽烟匝地,国步陒危,吾邑人民浴血奋战。此时所作诗文,富有浓郁时代气息,充满忧国爱民情怀。然迭经沧桑,大都散佚,殊感嗟惜。今值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特予掇拾,聊志纪念。回溯一九三八年,邑之文士倡建《湫声吟社》,梓行社刊,宣传抗日。适逢征兵,热血健男,踊跃从戎。陈崛英先生见情,遂借诗送行,期待新兵「直捣黄龙,凯旋而归」。今录其一律,窥视陈公之心。健儿去矣莫迟徊,昂首焉能心死哀。此际宁忘大地耻,相期各展济时才。硝烟幕幕蒙燕鲁,铁骑啾啾出旅台。直捣黄龙

  • 文章蜀風集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8期  作者:文守仁選輯 出版时间:1963-04-01
    关键字: 罗兴邦 体恤民情 人物事迹 遗作

    羅興邦小傳興邦,四川古宋人。忘其字。前淸廩生。民國八九年間,客吾邑(新津)知縣事万朝珍幕,屢有建白,深受倚畀。及朝珍移知崇慶,薦氏續宰吾邑,時約在民國十一年春也。辛亥以來,滇人窺川者屢矣。護國之役,蔡松坡率滇軍入川,川人激於大義,共起討袁,助松坡入主川政。其後滇軍留駐川境,於是而有民國六年羅佩金戴戡之役。民國八年,唐繼堯復命所部侵川,川人憤之,奮起自衞,滇軍雖敗,而遺禍四川者且十五六年。初川中正規部隊,僅有八師,軍興以後,各自擴大,需用浩繁,是時熊克武主...

  • 文章康定之七筆鈎石碑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46期  作者:廣聞 出版时间:1966-06-01
    关键字: 康定 《七笔勾》 碑文 民情风俗

    康定俗名打箭鑪,相传诸葛武侯南征,曾遣将军郭达起鑪铸箭于此,故名。康定城北关内有郭将军庙,东关内马市街有诸葛武侯祠,中有果亲王之七笔钩石碑。碑词虽系谐谑之作,有失忠厚;然于当地民情风俗,亦不无参考价値。其词如次:万里遨游,西出鑪关天尽头。山径雄而陡,水恶声似吼。四月柳条抽,花无锦绣;惟有狂风,不论昏合画。因此把万紫千红一笔钩。(咏景物)出入骅骝,惯做君家万户侯。世代承恩厚,顶戴儿孙有。凌阁著勋猷,荣华已够;何必执经,去向文场走。因此把金榜题名一笔钩。(咏

  • 文章年尾話「尾牙」

    来源期刊:《同安》 第66期  作者:洪樹勛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尾牙 民俗 风土民情 工资 合作关系

    继续保持生产往来的友好合作关系。做牙作为一种古风俗,几千年来一直保留下来,具有浓厚的风土民情特色。许多同安移民台湾的居民,他们也一直沿袭著这种民俗。

  • 文章乡语拾趣之二常武地区的俗语与民情风俗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13期  作者:張一農  出版时间:2003-03-15
    关键字: 民情风俗 台盘 吃墨水 油瓶头 方言

    方言是语言的地域性分支,是不同历史时代的社会产物。它的形成首先同地理区域有密切关系,有些方言隔开一条河,桥南桥北的人语言就有微妙差别,这是与民情风俗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民情风俗,即人们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没有明文规定的不成文的规则或规矩,并在社会生活中长期存在。所以古语话,「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礼记》上则有「入竟(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可见,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风俗或习惯。而这种民俗就必然反映在语言表达上。例如寡妇再嫁,在重男轻女

  • 文章辛亥革命在成都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8期  作者:李璜  出版时间:1978-09-3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保路运动 社会民情 哥老社会 四川省性

    的哲学眼光,去把千古兴亡一例看,那又另是一囘事了。我写这篇「辛亥革命在成都」的短文,大半是据我的亲身经历说话,但我并无意增加何种新资料,也不想去批判何种旧资料,我是要就亲历的囘忆中,去对当时的社会民情分析说明一下,藉以展示出何以故辛亥革命在成都首先发动变乱的。应从保路风潮说起大家都知道,辛亥革命是起义于武昌,史称武昌起义,创立民国,是指的十月十日定为国庆节那一天的武汉新军叛变,这是在阴历的八月十九日。但在民国史上有了这一断代日子的起点后,人们就不大注意成都民变

  • 文章江西老表和湖南騾子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3卷 第3期  作者:李少陵 出版时间:1975-01-15
    关键字: 风土民情 江西老表 湖南骡子 历史集萃

    湖南人稱江西人爲老表,由來久矣。從這個稱呼中,可以知道江西人和湖南人的關係,太不平凡。我是一個湖南人,年已六十多歲,截至目前爲止,我很不容易發現一個湖南人不是從江西遷來的。從過去歷史,去看中國人口的遷徙,有兩個很重要的因素:一個是秦始皇的南進政策,一個是歷代北方民族的入侵。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北築萬里長城,這是表示秦始皇對北方的守勢政策;劃天下爲三十六郡,廢封建而爲郡縣,這是表示秦始皇對南方的攻勢政策。中華民族的不斷發展,秦始皇之功,當不在禹下。北方民族...

  • 文章淺憶五華山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3期  作者:李淑英  出版时间:2003-12-25
    关键字: 五华山 自然景观 风俗民情 往事夙文 辛亥革命

    雲南人提起五華山都有一種喜悅與神秘,甚而有人說抬頭看五華山頂、氈帽都會掉落地,實際上五華山並不很高,只因爲它處於昆明市區的最高點,由東站進昆明市經拓東路、金碧路、上馬市口右轉華山東路,站在同仁醫院門口,正看到五華山大門,可拾階而上,環山道路可行駛車輛至行政公署大門下車,現爲雲南省人民政府所在地。五華山原是一片蒼松翠柏、風水極佳、左有蟠龍、右靠玉栗、滇池朝前、商山聳後,元十四年忽哥赤雲南乇、平章賽典赤等,于山頂建五華大殿、如來居中、四壁諸佛菩薩,描金塡彩、...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