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母校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憶翰香小學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71期  作者:陳如一 出版时间:1982-10-01
    关键字: 翰香小学 回忆 人才 设施 母校 学生

    高年级生,先入敎室,开辟窗牖,拂拭几案,使之习劳,然后齐集操场早操。毕,各归敎室,自习三十分钟,休息十分钟,开始授课。下午一时前,予以活动,过此即再授课。四时后,课外作业,除适当运动外,如常识之摘抄、日记之记载、笔算珠算之练习是焉。寄宿生,又须上课一小时。此项设施,原期儿童养成善良之习惯,及予以生活上必需之知识。」囘到母校约自民国十九年起,笔者以「陈迹」的笔名,常在宁波商报、民国日报、时事公报、以及时事新报「靑光」副刋等处投稿,结交了当年的不少文友。二十年秋

  • 文章我對省二臨師的回憶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4期  作者:陳錚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临时学校 母校回忆 区域文化 抗日战争

    读了朱春哲先生对省二临师的回忆。我也想起了在母校短暂的求学经过。朱文可能是二临师初期,而我恰好是最后阶段。处在沦陷区的青年,均有一颗不愿接受鬼子奴化教育的爱国心,想往著能到属于自己祖国的学校中去,当时省政府在皖北阜阳公立桥,设有学校八临中,(我们还不知有二临师)因此都想到皖北去,认为能到那里去是一种进步的表现。一、初次出远门就挨「黑狗」咬了一口在一九四五年农历五月初八,我跟随戴笔如老伯,离家去皖北。同行者老少十多个人,当时路线是坐汽车到新浦,上小陇海火车

  • 文章鴻爪雪泥漫譚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9期  作者:羋復培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中央陆军学校 武昌 顺口溜 趣事 母校

    多不熟识,所以事隔五十年后,方知道他也是我们当时的「难兄难弟」。往事如烟,人老了回忆往事,有些觉得好笑,好佷有趣。虽属区区小事,总是「弥足珍贵」。在桂林未入校受训以前,因十五期(六总队)招生已满额,我们这一大队(五百人)就由桂林开往柳州雒容接受「预备入伍生」八个月的训练,后又再回桂林参加十六期十二总队「入伍生」训练。在母校的『顺口溜』我们的母校——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六分校,系新建校舍。座落于桂林东南廿余华里李家村附近,在一叠叠石山的西侧。群山东侧为漓江;校内

  • 文章旅台梅北校友曁石扇同鄉聯誼會今昔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9期  作者:劉達安  出版时间:1995-02-12
    关键字: 旅台梅北校友 石扇同乡会 历史沿革 捐赠母校 奖学金

    许久。回馈母校 捐建大楼民七十七年冬,开放大陆探亲后,返乡的会友看到侨领章生辉、李达文等校友为母校捐建的达文楼、教工大楼等,及即将兴建之八十周年纪念楼等建筑,琼楼连栋,设计壮观。对此义举仁风,人人敬佩。每思捐款兴学为吾梅先贤遗风,梅县以一山城能名闻全国,实拜此优良风尚之所赐。我等既受惠于先,自当回馈于后。彭淦波兄尤为个中最执著者,经发起商谈筹备,并于七十八年二月二十六日联谊会中正式通过:〈恭请彭明公领导,发起〝兴建母校(梅北中学)师生餐厅〞乐捐〉案,淦波兄

  • 文章回忆母校—云南大学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3期  作者:馬卿雲  出版时间:2003-12-25
    关键字: 回忆母校 云南大学 抗日战争 校园生活 八十周年校庆

    我是一个远在北京的云大和云大附中的校友,在母校八十华诞之际,我遥望着西南天空,回想起半个多世纪前在云大十年寒窗的诸多往事,还历历在目,好像是不久前的事。一九二二年,唐继尧创立云南东陆大学(云大前身)至今,云大已经走过了八十个风雨春秋。正如今年校庆庆典的请柬上刊印的一段:「八十载敦品励学,新世纪喜逢盛事。二〇〇三年,云南大学已经走过八十年的风雨历程。八十年前,云南地处边陲,高山巨川,交通阻滞,经济落后,文化不昌。为培育人才,昌明学术,一九二二年东陆大学选址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