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杂忆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钱穆乡长遗著 师友杂忆 果育学校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72期  出版时间:1992-06-20
    关键字: 钱穆 遗著 师友 果育学校 无锡

    一余七歲入私塾,十歲進新式小學,爲無錫蕩口鎭之果育學校。果育學校由蕩口鎭華子才先生私人創辦。學校分高初兩級,各四年。余偕先兄聲一先生,奉父命同往考。先兄入高級小學一年級余入初級小學一年級。其時諸老師教文史者,初不太受人特別重視。因宿學碩儒,延攬尙易。教理化自然科學者,則不易聘。而體操唱歌先生亦甚難得。此皆所爲開風氣之先者。而果育學校之兩位體操唱歌先生,則尤爲一校乃及一鎭之衆望所歸。體操先生爲余之同族伯圭先生,乃鴻聲里人,遊學於上海。後始聞其乃當時之革命黨...

  • 文章河南省立中学与省立师范学校之杂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3期  作者:原景輝 出版时间:2013-07-01
    关键字: 教育 河南中学 河南师范学校

    名望,为各校所争聘。一、省立中学:当时设立新制学堂,以府设初中一校。河南省有八府:洛阳、南阳、汝宁(汝南)、陈州(淮阳)、归德(商邱)、怀庆(沁阳)、卫辉(新乡)及彰德(安阳),开封为省府所在地,亦设一所,另选重要的州(河南省有九州),光州(潢川)、陜州各设一所,总计十一校,均采四年制,俗称旧制。时全省无高级中学,因开封为首府,便将第一中学设在那里,称省一中,二中商邱,三中淮阳,四中洛阳,五中南阳,六中汝南,七中潢川,十一中陜州,其余三中不复记,甚感遗憾

  • 文章民间杂忆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94期  作者:金光宇  出版时间:1976-07-15
    关键字: 民间杂 摇木铎 警众之具 唱孝子 广陵绝响

    搖木鐸木鐸,金口木舌,古時朝廷用以警衆之具。降至淸季,地方窮困老人。頭戴紅纓帽,身披黃布套。左手拄粘貼縣府封條毛竹板,右手搖動木鐸。沿門挨戶,口中高叫:「大門撐撐好,後戶關關牢。水缸挑挑滿,灶膛扒扒空。日防火作,夜防小人。以及孝順父母,奉侍公婆。近鄰要和睦,遠戚要往來」等勸吿語。主人開發制錢多寡,從不計較。鄕村小兒目爲奇人,每喜尾隨傾聽。唱孝子此輩係蘇北貧窶識字之徒,駕小舟沿途登岸賣唱居多。手提小銅鑼,背負滿繪廿四孝白布掛圖。選擇市稍或村床廣場,鳴鑼吸引...

  • 文章钱穆乡长遗著 师友杂忆 果育学校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75期  出版时间:1992-09-20
    关键字: 钱穆 果育学校 人文西化 遗著 师友

    六以上是为余在果育小学四年之经过。囘在七十年前,离县城四十里外小巿鎭上之一小学校中,能网罗如许良师,皆于旧学有深厚基础,于新学能接受融会。此诚一历史文化行将转变之大时代,惜乎后起者未能趁此机运,善为倡导,虽亦掀翻天地,震动一世,而卒未得大道之所当归。祸乱相寻,人才日趋凋零,今欲在一鄕村再求如此一学校,恐渺茫不可复得矣。近人必谓,现代中国社会人文,自知西化,已日渐进步。如上举,岂亦足为社会人文进步之一例乎。恐此七十年来之学术界,亦不能不负其一部份之责任也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