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易经共返回3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科學開端——伏羲式八卦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1期  作者:陳照 出版时间:1993-02-01
    关键字: 易经 八卦 科学

    科学,常听说这个不科学,那个比较科学或很科学;那末科学到底在何时开始?清代、明代、元代……或更早更早,没有人提出过确切的定论。东方文化的开始是「易经」,「易经」的骨干是「八卦」有歌诀是「干(☰)三连,坤(☷)六断,震(☳)仰盥,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咱们古代的学者,很拿手编歌诀,同时读书人不多,凡学者发现有好事情并需留传于后人的,以便后学记忆,便编造一首美妙如诗词的歌诀,以便流传,当然是个好的方法。但有

  • 文章易经新论与人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7卷 第3、4期  作者:梁銀河  出版时间:1997-12-31
    关键字: 易经 新论 人生

    第一章 前言一、所称「易经新论」者:乃因自有易经以后,迄今数千年来,尚未见有人,有如此新颖之方法与理论,予以综合之说明者;亦更未见有人,有如此创新肯定之论断:即是「六十四卦已无需再变,亦无法作不同之再变。」而正前人传统所谓「卦变无穷」之误解者。二、无论研究任何一种学问,不仅必须要达到精益求精融会贯通之高境界;抑更必须要有一种创新之见解,以开拓世人之眼界始可;而研究综合万能科学之易经,尤其必须如此。三、无论研究任何一种学问,首先必须具备下列四个条件:(一

  • 文章易经漫谈【二】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4期  作者:霍雙印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易经 六经之源 太极 “允执厥中”

    司马迁在汉书艺文志中说:「易为六经之源。」清.章学诚在文学通史中也说:「六经皆史,而易为源。」这种说法,虽然正确,但似乎有点笼统、空洞,不能一目了然。而孚圣——宗主在易经证释序文中却说:「易道玄微,至于无名无形。易象广博,包括万事万物。盖有天地以后,无物不在其中。未有天地以前,一气即为易体。故先天后天之名,首著于易。天地鬼神之情,尽备于易。生死变化之数,均述于易。以言天地,则尽其神。以言人物,则槪其道。以言往,则溯诸无始,而立其极。以言来,则推至无尽,而

  • 文章易傳之製作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1期  作者:劉瑞符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易经 孔子 《易传》

    圣,世历三古……以上之历史资料,使孔子作易传之说,成为定论,而为后之学易者所信奉不疑。所以唐孔颖达作周易正义时云:「其彖,象等十翼之辞,以为孔子所作,先儒更无疑论。」[1]时至今日,甚多之说易者,仍坚持孔子作十翼之说,甚至有所谓「十翼,非孔子不能为,不敢为。」之说。[2]上述论语中孔子所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在鲁论中,「易」字为「亦」字,并连下读,为「加我数年,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矣。」另毛子水氏据龚玠、惠栋考证,鲁论句读当为「加我

  • 文章易经》浅说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柴棲鷙 出版时间:2007-07-01
    关键字:易经 研读技巧 朱子注解

    甲:易经好难啊!根本看不懂!乙:很多字都认不得,又没标点符号,又是文言文,诘屈聱牙,看不到几行,就读不下去了!丙:唉!大家都说易经好,易经是如何,如何的神奇!如何,如何的伟大,是本了不起的经典巨著,但就是看不懂,由于文字的障碍,使有心好易的人们,如高山仰止,望经兴叹啊!答:是的,我以前初摸易经时,也和大家一样的看不懂,听学者讲演也听不懂,但因好奇,总想一探究竟,经过多方的摸索、学习,久之慢慢的发生了兴趣,所以今天来和大家在一起互相研讨,磋磨学习,所谓

  • 文章一代奇才金聖嘆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4期  作者:陳冠彰 出版时间:1978-10-10
    关键字: 金圣叹 奇才 易经 科举

    心否乎?由此出题:「如此则动心否乎?」金圣叹看后一笑,故意幽默的下文:「空山穷谷,藏有黄金万两,雾白葭苍而外,出现一位天仙美女,试问主考官动心否乎?」然后再从文末连写三十九个字的动,终于收笔。至今未曾见过,舞文弄墨,最奇怪的答案,实使人啼笑皆非。金圣叹对于易经的批解极甚奥妙,有独到之处,见解亦颇多,可惜至今未见该著作。他的批注评解,从心里所感,就在书头上批注到书下来的,把书的内容刻划琳璃尽致,甚至连原著者所想不到的,也让他引证出来。金圣叹用着幽默滑稽的语词

  • 文章订正易经来注图解书后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2期  作者:李寰  出版时间:1971-12-01
    关键字: 易经 简介 注图 解书 订正

    易经为羲、文、周、孔四圣人之集体创作,体大思精,贯通三才,弥纶万有。说者谓中国儒家之思想体系,系以周易为体,诗、书、礼、乐、春秋为用。因易之为书,能赅括以人文化成天下思想之全,复包举天人性命之大,故克被称为儒家经籍之最高寳典焉。其中义理象数咸备,后世演易之儒,每只能各得其一体。更考古今之以义理诠易者,最为众多,独象数眞谛,肇自陈希夷始启蕴祕,其后周茂叔得之以著太极图说而明易象,邵尧夫得之以撰皇极经世书而阐易数,自斯象数之学乃由闇而彰。顾经旨奥衍闳深,不易

  • 文章龍鳳説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1期  作者:何志浩  出版时间:1995-01-10
    关键字: 韩愈 龙凤说 易经 造字

    龙韩文公作龙说曰:「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下水土,汨陵谷。龙亦灵怪矣哉」。古人称龙凤麟龟为四灵物,盖自黄帝于鼎湖乘龙升天以后,世上未见有龙,自虞舜时代凤凰来仪而后,世上未见有凤,自孔子获麟于郊之后,世上未见有鳞,独有龟之一物,处于汚池之中,而滋生不尽也。龙之有象,始自易经。易曰:「云行雨施,品物流形,时乘六龙以御天。初九潜龙勿用,象曰,阳在下也。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象曰,德施溥也。九五

  • 文章易经为世界一切学术根源㈠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6卷 第1期  作者:梁銀河  出版时间:1996-03-31
    关键字:易经 河图 洛书 太极 阴阳变化

    一、前言「易经」为一部包罗万象万事万物,经纶天地之大学问。换言之:「易经」为一部综合性之万能科学,而为世界一切学术之根源(易经中早已包括各种科学定律,如:生克定律、连锁定律、还原定律、天地人合一定律、因困定律、生化定律、循环定律、分裂定律、优生定律、升降定律、吉凶定律、成败定律、阴阳定律、变化定律、相对定律、绝对定律、辩正定律等无法尽述,尙望各界触类旁通,努力阐扬之。);但数千年来,见仁见智,解释虽各有不同,其中更有视之为小道,而不屑一读;降及现代,亦有

  • 文章易经为世界一切学术根源(二)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梁銀河  出版时间:1996-12-31
    关键字:易经 《河图》 阴阳思想 学术根源

    一条,系一分为二,至三十二分为六十四。此一发明,竟使历千二百年间,易经系辞之疑,大白于天下,实孔子而后,易之大功臣也。朱子因其说,力加表扬。然河图洛画之数,与先天后天,犹有未能贯通处,迄清代经学家江永氏,始发明河图洛画八卦相通之理数,又为数千年来之易经,大放光明。于是河图、洛书、先天、后天,以及阴阳象数,无不整齐连贯。惟作者依邵氏之序,列成横图,从中分判,规而圆之,殊觉干一至坤八之序,既兴经文之「数往者顺,知来者逆。」难相脗合;复于规成圆图之时,八卦之相连

共31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