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时间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魏惠王徙都大梁月日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王保德 出版时间:1977-02-25
    关键字: 魏惠王 迁都 大梁 时间 考证

    魏惠王六年四月甲寅徙都大梁,這是顯王四年(西元前三六五年)殷正四月甲寅「梁惠成王」徙都大梁的日期,卽今本竹書所列者。又見於水經「渠水注」所引:①「渠水東南逕赤城北……又東經大梁城南—本春秋之陽武高陽鄕也;於戰國爲大梁,周梁伯之故居矣!梁伯好土功,民疲而潰,秦遂取焉。後魏惠王自安邑徙都之,故曰梁耳。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六年四月甲寅:徙都於大梁是也。」今本竹書紀年不列「魏惠王六年」而列爲:②「顯王四年:四月甲寅,徙都于大梁。」所以「古本竹書」有「梁惠二六年」之...

  • 文章福建省立長汀中學史略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5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创办时间 演进时间 监督与校长 停顿时期 恢复时期 抗战影响

    自创办至民三十八年五月止)一、创办时间本校创始于前淸光緖三十年四月一日即民国前八年阳历五月十五日,时科擧未停,闽西尙未有学校,郡绅康咏首先建议于汀州知府张星炳,于是酌提公款,购置校具,就龙山书院改设校舍,名曰汀郡中学堂,张太守兼任总办官,聘康咏及邑绅戴良葵、邹励成、张拱南、黄冕南、郑克明、谢松涛、巫挹奎、谢大昕等为察学员,康绅兼综一切校务,又聘汀州府学敎授陈永鑫等为敎员,至于学生,则就汀属八县投考之生员童生七百余名中,录取四十二名,皆住宿校内,免收学

  • 文章紙上考古漢東甌王歿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4期  作者:程灝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汉东瓯王 考古 殁亡时间

    安溪 程灝翻閱金柏東主編之溫州文獻叢書溫州歷代碑刻集(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二〇〇二年十二月第一版第一刷)第三五〇頁,清張璥(道光二五年—公元一八四五年溫州知府)重修漢東甌王墓記。文曰:「按王姓騶氏,諱搖,越王句踐七世孫。迨越為秦滅,王率其民抗秦,又助漢滅楚。惠帝三年,封東甌王,歿葬甌浦。自漢迄今千有餘年……但人知華蓋廟,而不知甌浦之墓,荒煙蔓草,物換星移,斷碣殘碑,幾不可辨」。筆者生於安溪,原屬永嘉,約在民國三十九年前或其後改名溫溪鎮,歸青田縣轄。...

  • 文章泰順建縣年月考辨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4期  作者:牧野 出版时间:1994-08-01
    关键字: 泰顺县 建县时间 史料研究 县志

    泰顺县明景泰前未有其名,也未建县,为何县名之为泰顺?又到底确切建县时间为何年?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是需认眞考实,固为历史不容有半点虚妄,且当前各地盛行修志,必须溯本寻源,考订出确凿的年月来。后一个问题的解决,就会连带把前一个问题解决了。现需根据史藉来考证。泰顺建县年月史志文献记载不一,大体上存有三说:景泰中,景泰二年,景泰三年。到底何说准确?证稽诸文献,考证辨析,去伪存眞,求得合理合情的正确结论。先举三说的由来及其文献依据:一、景泰中说:《明史

  • 文章民元至廿五年間廣西縣名的更改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期  作者:莫言 出版时间:1980-01-20
    关键字: 县名 更改名单 改动时间

    我國郡縣名稱,多因其歷史上地理上的事物而命名,含義深長。其後由於環境變遷,郡縣名稱隨而變更,歷代不乏前例。民國以來,郡縣名稱的變更,也自有其特殊的原因。先是民國二年一月八日,北京政府以大總統名義,發布畫一各縣地方行政官廳組織令,以舊時的府,直隸廳、直隸州、廳、及州一律改爲縣,全國郡縣區畫,因而大事改革,結果發現全國二縣同名者七十四,三縣同名者十二,四縣同名者四,五縣同名者三,六縣同名者一。此類重複縣名,自應分別改廢,乃由內務部擬定改廢名稱,經大總統裁可後...

  • 文章论滕王阁的修建次数和创建时间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1期  作者:喻以健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滕王阁 修建次数 创建时间 史料考证 《滕王阁志》 《滕王阁创建纪年》

    即永徽四年(六五三),滕王兴土木,纵娱游,在赣水之滨筑起了雕甍画栋的高阁。』(《阁志》第二二页)又说:一九八九年重阳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滕王阁的第二十九次重建顺利完成』。(《阁志》第四六页)。以上《纪年》和《阁志》所说的新建或重建的次数都不确切;所说的创建时间『永徽四年』也欠妥。现分述于后。一、阁的修建次数目前能见到的最早关于滕王阁历代修建次数的资料,是江西省建设厅印的《滕王阁考初编》(以下简称《初编》)中的《江西省南昌滕王阁历代修建兴废一览表》(以下

  • 文章川军援黔时间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1期  作者:杜潤炎 出版时间:2006-01-28
    关键字: 四川军 援助贵州 援助时间 历史考证

    註:一、為了方便閱讀,將引證資料加以標點。二、文中:入川知府……的「入川」二字?既是援黔,當以「出川」或「援黔」效宜,否則背道而馳。三、石阡荊竹園為教匪老巢。合謀進犯荊竹園:「教匪老巢」與「犯」用語。因著者立場不同,用詞正反有別,請讀者理解。四、窾音款:空也。史記太史公自序:「時不中其聲者謂之窾」。文中之「批卻導窾」,我譯為已遍查公私文書詳細沒有遺漏,不知恰不恰當。——編者識

  • 文章古鎭仁和史話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4期  作者:劉大衛  出版时间:1996-02-01
    关键字: 古镇仁和旧貌 仁和汛 镇名由来 创镇时间

    对由南岸汛改组为仁和汛的资料,他们搜集得很详尽,可是叙述的文字,分散凌乱,连他们自己对设置仁和汛的时间也没有清楚的印象,以为在仁和鎭之前。2、仁和鎭的起源,他们不清楚,不足为怪,但乾隆版的『阜宁县志』、其『地理志』中记有十个鎭,仁和鎭明明在内。乾隆版的篇幅很少,只有光绪版的九分之一,他们竟没注意或发现这一点—乾隆初年仁和鎭已存在,这就是工作的疏忽了。3、县志不是地名志,对仁和鎭名称的来历,本可不谈,偏要自作聪明,望文生义,编出「以近仁和汛故名」的论断。后人

  • 文章國民參政會與廣西參政員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0期  作者:李振英 出版时间:1983-04-10
    关键字: 国民参政会 举办时间 人员参与

    民國二十六年八月,抗日戰爭,全面展開,中央爲團結全國力量,集中全國人士之才智,以利抗戰,特於廿七年七月成立國民參政會,爲戰時之最高民意機構。國民政府自民國十四年七月在廣州成立,以迄北伐完成,定都南京,統一全國,係實行以黨治國,未及恢復以前的國會,抗戰軍興,全國一致共禦外侮,乃有民意機關——國民參政會的設立。國民參政會組織條例,國民政府於廿七年四月十二日明令公佈。國民參政會的職權有四:一、審議權:審議政府對內對外施政方針;二、建議權:向政府提出建議案;三、...

  • 文章不朽的演講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7卷 第2期  作者:郑彦棻 出版时间:1977-06-30
    关键字: 三民主义 思想演进 演讲时间 校阅发表 讲稿保存

    八月,才继续开讲民生主义。民生主义第一讲是八月三日,第二讲是八月十日,第三讲是八月十七日,第四讲是八月廿四日,一路顺着来。我请示过邹海滨先生和黄昌谷先生,为什么停了几个月?海滨先生告诉我, 国父跟他说:「民生主义的理论,比民族、民权都深奥,……要充分时间准备一下,所以停讲若干时日,把民生主义演讲的大纲拟好后,再继续演讲。」这些话在澄庐文选也有记述民生主义讲了四讲之后, 国父因为北方曹锟贿选总统登台,要由广州亲到韶关督师北伐,因此停讲了。后来曹吴下野,国父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