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旧址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新四军军部旧址停翅港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33期  作者:李文芬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新四军 军部旧址 停翅港

    停翅港,位于阜宁县陈集鎭停翅港村。停翅港并非什么港,只是村中的一个大水塘。绿树环抱,芦苇丛生,水塘中隆起一个小洲,好似一块宝石镶嵌在碧水之中。「相传过去曾有凤凰在此停歇,因而得名。洲大小不过二方丈,上有大树二棵,四周环水。」水塘南岸植有青松翠柏,立一块纪念碑,上面刻着张爱萍将军题写的「新四军军部旧址」,在阳光照射下格外醒目。背面是碑文。纪念碑所在地原来有一座农家四合院落,曾经是新四军军部的驻地。当年的农家院落共有十六间茅草房屋,为上世纪四〇年代农家

  • 文章武昌辛亥革命起义旧址巡礼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2期  作者:高士振 出版时间:1996-12-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革命旧址 革命精神继承发展

    在举国上下隆重纪念辛亥革命八十五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沿着武昌辛亥革命起义的旧址,用我们的笔和照像机,再现当年无数革命先烈,为实现孙中山先生为之奋斗终身的民主革命,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的辛亥风云。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武昌起义,一举成功,震惊中外,声播全国,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为推翻淸王朝二六八年的统治,结束我国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立下了首功。她以划时代的伟大革命创举,永载史册,彪柄千秋。武昌首义八十五年来,武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首义史迹

  • 文章鴻門宴遺址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0期  作者:龍行  出版时间:1987-04-01
    关键字: 鸿门宴 旧址 潼关县新丰镇

    「鴻門宴」是一段歷史上有名的故事,也可說是楚漢鏖兵中的重要插曲,劉邦如果在這次宴會上爲項羽所殺,當然不會有西漢二百多年的帝業,更不必談到東漢和蜀漢了。諺云:「宴無好宴,會無好會。」前者指「鴻門宴」,實在是驚險的場面,後者指「群英會」,其驚險也不減鴻門。像「鴻門宴」這樣一段歷史故事,今天我們翻閱史記的記載,眞寫得有聲有色,動人肺腑。但是往事已矣,對於當時設宴的鴻門,雖已事隔二千多年,倒也有遺跡可尋,那就是今天陝西省臨潼縣的新豐鎭附近。從臨潼到新豐,約十五公...

  • 文章汕頭市前身——鮀浦市舊墟考古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卷 第3期  作者:陳述經 出版时间:1973-09-01
    关键字: 鮀浦 旧址 史料考古 方志资料

    「溪池下」。犹忆笔者儿时,尝帮先祖父在菓园收拾瓦片,从旧址上仍可见往时街道,行店建筑之宽敞,伟大。现存中心小市街,首尾尙有:「关帝庙」、「天后宫」。旧鮀巡检司衙址在西门,沿称:「衙园」。围墙外有「土地宫」,宫侧有更楼,已塌。宫前为盐厂旧址,沿称:「盐厂巷」。旧市场拆档后,另由坿市之木坑鄕,云露鄕,夏祉鄕,与由溪东移居新埠头之桥头陈姓,及原住旧埠头之西门,铁灶,,大巷三地之陈,许等姓合组为鮀浦市鄕。大巷陈姓世称埠头王,与许姓素不通婚。据称是先人同来创祖,亲逾

  • 文章神奇的黃邱山套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6卷 第1期  作者:鄭學富  出版时间:2000-06-20
    关键字: 黄邱山套 偪阳国旧址 尤窝子水库 奇树异木 桃花峪

    嵯峨甚,残月扁舟入画图」的著名诗句。偪阳怀古在黄邱山套的北部,有一故城,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就是偪阳国的旧址。据《峄山志》载:「偪阳国,妘姓,彭祖弟陆终第四子求言封于此。」据考证,偪阳国建于殷商时代。春秋时期的偪阳大战使小小偪阳城永载于煌煌史册中。春秋时期,晋侯以霸主身份联合十三国诸侯之师,车辚马嘶,浩浩荡荡攻打偪阳国。偪阳国面对强敌,毫无惧色,顽强抵抗。诸侯之师连攻数日未克。为坚守城池,偪阳军打开城楼的悬门夺取敌军辎重,而诸侯军乘机而入。偪阳守军忙

  • 文章蓮花池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4期  作者:張達騰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莲花池 万华老区 艋胛 旧址感怀 历史文化

    碑文刻嵌著镶金文字的说明:莲花池旧址。清光绪十二年(公元一八八六年)此地原是莲花池,池畔艋舺云集,商业繁荣,时江西德化翰林刘金台客台北,曾写「鹿巷晚坐莲花池」七绝一首,诗文如下:「年来游兴遍天涯,一笑相逢各鬓华;今夜艋舺好明月,回澜亭上看莲花」。诗意隽美,令人神驰,顿时仿佛穿越时空,作者无异替代游子的我抒发出相同的心情写照,也更是捕捉到一百一十一年前即已消失在岁月里的历史影像。万华是旧游之地,忆自民国三十九年随部队由舟山转进来台,即驻守于淡水、万华、北投一带

  • 文章明淸一條街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郝保倫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明清一条街 明清遗存 民族风味 儒学旧址 城市规划 仿古民宅

    海州传统的明淸一条街即中大街。旧时,这条古街上庙观林立,绿枝成荫,商贸发达,布匹、百杂货店,云集沿街两侧。古街虽经历史长河的冲洗,可时至今日仍充满著浓郁的古意。两旁建筑,多为明淸遗存,四合院、黑瓦、粉墙、出檐、古牌匾、石踏步,举目可见,颇具民族风味。中段为儒学旧址,现为一所重点小学,状元桥、棂星门等古建筑,已基本修复如初。东段点为鼓楼(即鎭远楼),现用块石构筑城堡广场,楼顶新建飞檐翘角大殿,油饰一新,一眼望去,幽深淸静,令游人顿生怀古之思。近二十

  • 文章武昌起義紀念廣場巡禮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8期  作者:蒙天祥  出版时间:2012-10-10
    关键字: 武昌起义广场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 武昌起义雕像 合影留念 辛亥革命

    接近广场,「朝圣」的感觉也跟着油然而生。想到革命先烈,心中开始澎湃起来。广场十分宽广,大约有台北市「国父纪念馆」前的广场那么大。武昌人民政府能在繁华区划出这么大一块地来建这广场,真是难得。广场由一条街道分成两部份。第一部份是「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它是一幢办公大楼的楼房,在当时应算得是气派。门前有孙中山先生铜像、革命纪念碑和露天文物图片展示橱窗。橱窗里展出的内容相当丰富。图片方面,有国父孙中山先生、黄兴、陈少白、熊秉坤(武昌首义放第一枪的英雄)、黎元洪

  • 文章重逢與回溯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22期  作者:鄭元亭 出版时间:2002-03-01
    关键字: 厦大校庆代表团 匾额揭幕 陈列馆剪彩 师生相见 老校长陈诗启 抗日歌曲合唱 《中国海关史》 吴厚沂老师 朱一雄老师 县中旧址 刻骨铭心

    艰苦创业八十春秋,英才辈出享誉五洲。耄耋思师凭吊故址,白发学子谒师愿酬。2001年4月6日,厦门大学建校八十周年校庆盛典。翌日由厦大纪委魏书记率领的「厦大校庆代表团」一行四十余人,驱车八百里,来到长汀参加当年的厦大旧址修复揭幕,及参观《厦门大学在长汀》陈列馆展览活动。是日,风和日丽,春暖花开,代表团乘专车缓缓驶向当年厦大校本部所在地(即原县学大成殿,现中区小学校址),车行至路口,代表团成员下车步行,接受中区小学全校师生的夹道欢迎。但见鲜花招展,锣鼓喧天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