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方言文化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百家姓》中一些句子在海属方言引用中变义小考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4期  作者:徐秉揚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方言文化 《百家姓》 资料搜集

    《百家姓》相傳爲宋初人所作,流傳至今已有近千年歷史,到南宋時就已把它作爲童蒙教育的必讀教材。因此在中國城鄉《百家姓》有極其深厚的群眾基礎。我長期生活在海屬農村,親見一些文盲老農也能背上幾句。正因如此,所以在我們海屬地區,《百家姓》中某些句子因其字音或字意與某些成語、俗語意義相近,所以常被人有意無意地作爲表情達意的成語、俗語運用。相沿日久,甚至好像形成約定俗成的了。例如說有人不懂道理,不知深淺,便會說:「這人連『高夏蔡田』都不知道。」說人臉黑或說餅燒糊了,...

  • 文章中国专制主义在中国存在的合理性和文化背景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1期  作者:張帆 出版时间:2006-01-28
    关键字: 中国专制主义 文化背景 存在合理性 方言文化

    关键词:「专制主义」「家天下」「党天下」「方言文化」「孝」「人权」「自由主义」「民主制」“Autocracy”“family world”“party,sworld”“dia-lect culture”“filial piety”“human right”“liberalism”“democratic system”

  • 文章華語的國際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黎世芬 出版时间:1969-05-01
    关键字: 国语 汉字 方言 文化

    资凭借的政治手段,可是华语吸收了满洲语,扩大了它的语言基础,并使得它更为国际化。民国成立以后,受了西洋文化感染的新诗和小说,给予华语一个新的艺术生命,更富文学美,也使得南方的方言,逐渐地失去它们原有的光辉。等到第二次大战发生,日本军队侵略到中国的内陆,几乎二亿以上的人口在流徙,却意外地加速了华语的流传和广播。而在其中尽了最大功能的倒不是政府的国语敎育,而是民间的话剧、电影和歌唱。能歌唱的语言,才是最容易流行的语言。有艺术的语言,才是有生命的,活的。向来为

  • 文章台灣的河洛話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5期  作者:巫永福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河洛话 方言研究 语言文化

    大陆来台的人士喜欢在春节的时候,将春或福字倒挂,称之春到、福到讨个吉利。可是如以台湾河洛话唸起来,即成倒春、倒福,意思完全相反,而成不吉利,所以传统的台湾文化是不把春、福字倒挂,而贴正讨个年年有剩余,年年有福气。又如台语的「猪公」、「猪母」,北京语为「公猪」、「母猪」、「人客」变成「客人」。可见其语言文化构造上的顺行与逆行的现象。自从黄巾之乱、秦汉帝国崩溃以后,历经四百年五胡乱华战乱、匈奴、鲜卑、羯、氏、羌各族入主中原,残存在华北的汉人渐被外族同化,而

  • 文章溫州話風雅篇(7)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6卷 第2期  作者:張乘健  出版时间:2010-04-01
    关键字: 温州话 方言 审美 传统文化

    男压一女,竟然压不住,可见这个女的是多么的壮。但是卦辞判断说:女壮,勿用取女。这是《周易》编者对《易经》经文的看法,是对原始的《易经》作者的反动,也表现著当时的世俗观念,而这种观念影响和支配着中国文化两千多年。然而在温州民间居然有与此完全相反的看法,这实际上是上古优秀的中国文化观念的伟大的保留。温州民间有这样的谚语:黄酒著炖烫,桃糕著馅糖,牛儿山里放,新妇著娶壮。民间的未受正统观念牢笼的百姓依然保持着朴野健康的观念,他们正是要这样壮的妇女。让牛儿在山间奔放

  • 文章將被遺忘的無錫話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98期  作者:趙天一 鈕志元  出版时间:2002-12-20
    关键字: 文史资料 文化积淀 无锡话 方言 传统传承

    (續上期)讒言—穿嘴。細致—細磨細鑲。精明—尖鑽。能千—還拉。有辦法—一路角粗。不正派—一路角邪(讀如射)。略懂皮毛—豬頭肉三勿精。輕浮—骨頭輕,骨頭嘸沒四兩重。撒嬌—活老輕、輕勢。溺愛—焐濃。矛盾—撬軋。冷言冷語—一陰開沖。說壞話—戮壁腳。多話—倒翻夜壺。閒談、談判—講勁頭。將就—射射。懶散—脫懶勢。陰陽怪氣—死抽抽活紐紐。凶相—紅眉(讀如米)毛綠眼睛、(彈眼>落睛。意想不到—勿擴張。突如其來—隔忙頭里胖牽筋。兩面受氣—吃夾檔。挨批評—吃排頭。什麼意思...

  • 文章老新浦的艞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4期  作者:韓世泳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新浦文化 方言探究 区域交往

    艞,這個字的本意,一指大船,讀「耀」音;二是指船靠岸時,以長木板連接船頭與河岸而形成的臨時通道,讀「跳」音。其長板通稱艞板。不論按哪種解釋,「艞」字都很難和如今的新浦沾上一點邊。看,現在的新浦馬路縱橫,跨河有橋,且橋樑高大堅固,暢通無阻,何需艞哉!然而,新浦的形成與發展,卻與艞有著極爲密切的關係,甚至可以說,當初如果沒有艞來溝通遍布於這塊土地上的那大小河流的兩岸往來,怕是新浦這塊土地很難這麼快就變成城市。新浦這一帶,二百多年前爲東海(今稱黃海)龍王之疆域...

  • 文章從語言文字的功用說到推行國語運動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2期  作者:車潤豐  出版时间:1986-02-09
    关键字: 国语运动 文字 历史文化 方言

    中国文字并不随语言的变迁而变化,始终保持其超然性、独立性与统一性。尽管中国语音南北各殊,时异古今,但有其统一文字协调其间,斯能妙达心声,民族感情赖以沟通,历史文化于焉发皇,而中国亦得蔚为文明大国,长期统一,设若中国文字任随各地「方言」之发展而变迁,将一如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之死语,不能传布久远,则我五千年历史文化之记载,恐将零落。古以「雅言」(如今日之国语)训「方言」,使地隔胡越,仍能通情达意,是运用文字特有之功能,来补救语言各殊的缺憾。三 我国统一

  • 文章繼秦始皇「車同軌、書同文」後中華民國對「語同音」的貢獻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8期  作者:丘尚堯 出版时间:2004-01-31
    关键字: 语言统一 方言 中华文化

    方言误会中最难堪的一次吧。二、台北市阳明山中国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昀(晓峰)博士是浙江省鄞县人,他是人文地理学名学者及史学家。民国四十年代中在台出任教育部长,他虽然是学贯中西、名满天下,但是他的一口浙江官话却常常令人听不懂。他当教育部长时,著名的台湾新生报女记者张明小姐电话访问他,刚好由他接听,他在电话中询问张明小姐:「请问你找谁?」张小姐说:「我找部长。」他说:「我不讲(我是部长)。」张小姐说:「我找部长,你为什么不讲?」晓峰先生说:「我就是不讲(我就是部长

  • 文章溫州話是唐宋時的國語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9卷 第1期  作者:沈克成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温州话 汉语 方言 文化遗产

    温州话的雏形应该形成于唐宋,温州话的定型和成熟,应该是在宋季,特别是北宋灭亡时,宋高宗南逃,大量士族豪门大庄园主携家带口来到浙南大地,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汉族文明,而且把唐宋音带到这里,跟土著杂交后,形成了现在的温州话。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