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新古城会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新古城会赞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張逸  出版时间:1999-06-20
    关键字: 古城 抗日救国 赞歌

    昔年曾有古城会,耿耿忠义贯九州;今日古城会,行将播及亚美欧。五十三年飞驰过,老兄老弟俱白头,去日苦多莫对泣,秉笔直书写春秋。日寇侵凌战火起,三年杀戳犹未已。齐鲁健儿志气豪,不食仇寇嗟来米。拜别爹娘抛故鄕,负笈千里寻眞理。闯关犯难聚淮上,白日靑天升国旗。[1]夜幕沉沉垂九天,行囊累累压双肩,「衔枚」疾冲平汉路,晨光曦微伏牛山。汉江千里九曲环,巉岩峭壁费盘缘,磨破草鞋千百双,鄂道陕道俱艰难!寒窻苦读三年整,劳燕分飞各西东,勿忘患难手足义,滴血缔结金石盟

  • 文章新古城会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李春序  出版时间:1998-12-20
    关键字: 古城 抗日战争 国立第二十二中学 同窗相聚 感怀诗词

    团活动三日,才偕内子脱队,参加老兄弟们的「古城大会」。途中有两事値得一提:第一是儿时玩伴慈百兴弟原来也是高五级一班的同学。由于投考黄埔军校,先行离开我们,已经五十五年未曾见过面了。解放之后,百兴弟驻守疆省石河子市,官拜副师长。率领属下部队,将一片荒地,开垦成为兴都市,就是石河子市。一九八八年取得联络,一直盼望能再见一面,又等待了十年之久。曾沉痛表示,若是今生不得再见,死后也不能瞑目。乌鲁木齐机场着陆后甫出机门,即被百兴弟和家属及亲朋好友包围起来,坚持

  • 文章鄭州發現華夏第一城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27期  出版时间:1996-01-15
    关键字: 郑州 新石器 圆形 古城 西山

    河南省文物局九月五日在郑州宣布,经文物工作者连续三年的大规模发掘和不懈探索,一座湮没五〇〇〇年之久的仰韶时代古城址,最近在郑州西山重见天日。经考古学家确认,这是迄今国内发现的年代最早、建筑技术最为先进的石器时代城址。西山遗址位于郑州市北郊廿三公里处的邙岭余脉,北距西河四公里,西与绵延不绝的豫西丘陵相连,东南居高临下,俯瞰著枯河南岸一望无际的黄淮平原。经发掘和钻探结果推知,西山古城略近圆形。现存西墙残长约六〇余米,北墙呈外凸状,残长约二〇〇余米,其余

  • 文章沭阳古城新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4期  作者:耿开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古城新貌 土城 拆除古城 道路建设 市政设施 交通线路 商业

    沭阳在明代以前无城,至明正德六年(公元一五一一年),流寇入境,七年(公元一五一二年),知县始筑土城。万历二十年(公元一五九三年)知县徐可达议修以砖。一九三七年,芦沟桥事变,古老之沭城延续四百二十五年之久,为了抗日作战,不得不忍痛将其拆除。古城垣虽拆除殆尽,但城里所有之建筑物原封未动。城市民之住房,三分之二为砖瓦结构,其余均茅草屋。从西关宣义门至东关承晖门为主街道。每条街道均为乱石铺成,崎岖不平,而且颇为狭窄,仅能通行一辆马车。各条小巷口均为土路,每逢

  • 文章絲路之旅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1期  作者:劉志儼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丝绸之路 旅行记略 西安古城 新疆风貌 旅游观感

    展现。古城保持最为完整,登城眺望,一览无遗,古今文物相接,一脉传承,绵延不绝。时人有言,西安文物丰富,景象万千,可百游而不厌也。诚哉然也。乌鲁木齐日日新新疆古称西域,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之区,也就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从西安搭机前往疆,在机上观望天山雪景,经阳光照射,皑皑白雪,闪闪发光,格外美丽。可惜照相机性能欠佳,所拍照片并未显现美景,画面模糊不清,遗憾之至。乌鲁木齐系蒙古语,原意是美丽的牧场。乌鲁木齐又名迪化,为疆省会,位于天山北麓乌鲁木齐

  • 文章疆南北行——摘要报导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6期  作者:卿士達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古丝路 新疆地区 地理风貌 古迹文明 丝路古城

    这篇疆南北行,冗长达廿八页,文献版页,无法容纳,故特摘其要者达十四页之多,请士达兄赐谅,电话多次未连络上,特此注明。编者谨识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