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学共返回14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文公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8期  作者:駱志伊 出版时间:1983-08-30
    关键字: 韩愈 官员 政论 文学

    名为「文公帕」,用示不忘韩愈的恩惠。韩文中,价値最高的是杂文。他的杂文,对当时的政治,作了极大胆的讽刺。短小精悍,成就很大。韩愈的政论,尤其有名。如「原道」,「原毁」,「争臣论」,「谏迎佛骨表」等。或说理,或议论,都富有情感,语言生动,条理井然,说服力很强硬。韩愈的序文和祭文,都是很出色的文学作品。「送李愿归盘谷序」,是唐德宗贞元十七年(西元八〇一)在长安送李愿囘盘谷,临别时写的。苏东坡说:「唐无文章,唯昌黎送李愿归盘谷序而已。」足征前人对此篇文章的重视

  • 文章清代常州學術文學藝術之成就與地位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02期  作者:高永祖  出版时间:1993-12-10
    关键字: 学术 清代 常州 成就 文学

    充实,借鄕讯篇幅刊出,此固有「敝帚自珍一之私意,但亦希达「如数家珍」之用心,并冀于全部刊毕后再增加附图等发行单行本。其中每一人物所有代表性文章诗篇,在鄕讯中暂不刊出,以节篇幅。发行单行本后,希望能分赠武进故鄕每一鄕鎭图书馆一册,并分赠台湾境内各大图书馆庋藏,以求普遍推广。有此雄心,能不能做到,尙未可知。至利用职权,浪费鄕讯篇幅,则知我罪我,均非所计也。前言爱国之心始于爱鄕,发扬爱鄕心,各地方敎育均订列鄕土敎材,以常州人而愿闻常州学术、文学、艺术之历史,正是爱

  • 文章对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研究的创举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52期  作者:吳志達  出版时间:2004-07-10
    关键字: 《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研究》

    看到陈文新敎授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硏究》丛书,感到兴奋喜悦。丛书的学术水平及作者群体的团队精神,体现了我校古代文学学科的实力和希望。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纷呈,前人对诸多流派作过硏究,卓有成效。学术硏究贵在求是、创新,有所开拓,有所突破。这套丛书的主编和各位作者,很聪明,没有在前人已有的成果前面徘徊,而敢于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另辟蹊径,在该学术领域开垦出一片新的园地。付出艰辛的劳动,获取创造性的成果。陈文新著的《中国文学流派意识的发生和发展》,既是该丛书

  • 文章朱彝尊曝書亭集有關山西文史輯存(三)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75-07-01
    关键字: 朱彝尊 文学作品 庙碑

    ㈢堂室学宫记本节辑文水县卜子祠堂记等三篇。山西文水笔者之故里,昔子夏设敎西河,即此邑也。文水隐泉山之麓有子夏祠,朱彛尊瞻仰谟拜之余,作卜子夏祠堂记,对子夏宏扬夫子学行之功,抉隐发微,推崇嘉许者再。乐俭堂记,对晋民自唐叔以降,撙俭美德,赞不绝口,惟称「俭而能乐者鲜」,慧眼独具,忠吿善导,吾人宜三思而勉之。文水县卜子祠堂记孔氏之徒,身通六艺者七十子。子贡以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闻,而曽子以鲁得之。至论文学,必曰子游子夏。孔子既没,曽子之学,羣弟子或未之

  • 文章文学史辩宗论《中国文学史与宗教论集》代序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7卷 第6期  作者:張乘健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文学史 辩宗论 儒学 理学

    编者按:张乘健先生系我温籍学者,治学态度严谨,论题广涉文、史、哲各领域。此书为张乘健论文集之文学卷,出版时易名为《古代文学与宗教论集》。该文虽为此书之序言,实为中国文学思想史之论纲,自有其独立之学术价值。

  • 文章四指將軍韓世忠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葉蒙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韩世忠 名将 文学 书法

    旧日的部属都不相往来。自号「淸凉居士」,几乎让人忘了他曾是横戈勒马的「百战英雄」。曾经叱咤风云的大将,一旦过起闲云野鹤的日子,生活的适应并不容易。但是他找到了寄情山水,托兴翰墨的道路。「淸凉居士」的自号,正是他心境的表达,眞有「如今一杯零落酒,风雨蚀尽征袍单」!不胜英雄落寞之感。词是宋代文学的菁华,当时的文人莫不精于此道。当然,以武夫学文,作品自不能和苏东坡、辛弃疾等名家相比。正如淸人陈廷焯在他的「白雨斋词话」中所说:「岳少保、韩蕲王、文信国,俱能为词,而以

  • 文章炮竹一聲除舊 桃符萬戸更新 談寫春聯的濫觴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20期  作者:一萍  出版时间:1988-02-20
    关键字: 春联 民俗 文学 吉祥

    據黃帝書載:上古時候,有荼神壘鬱兄弟二人,都能夠捉鬼。在度朔山的章桃樹下,檢閱百鬼,凡是兇惡害人的,他們都用葦草做的繩子縛了給老虎吃,後來的人常在除夕裝飾了桃人,垂了葦艾,畫了老虎,張貼在門上,用以驅鬼避邪,這就是桃符的來源。據荆楚歲時記載:當時門戶上的飾物,旣不是春聯,也不是畫。符本來是由金、玉、銅、竹、木,做成的,上面雕刻着如虎類的花紋或文字,剖分爲二,各執其一,遇事時則合符驗證,古時軍政大事首以此爲憑證,因爲這是一種權威的象徵,所以民間就用這種符來...

  • 文章福州究竟有沒有人才

    来源期刊:《闽聲》 第5期  作者:祝傳鉞 出版时间:1966-11-01
    关键字: 林则徐 辛亥革命 文学 郑孝胥

    系福建共产党魁,意图不轨,夺取福州民众组织,时黄公任省府委员,方公任军事委员会主席,策动福州忠实年靑党员,召开**大会,驱逐江董琴,实为全国淸党之先。林故主席森,公忠体国,久任国府主席,不■党营私,不争权夺利,最难能的,配合军事当局,和衷共济,使全国统一,抗战胜利,谁说林故主席不与有功呢!还有文学方面,严复先生最早译著有一名学论」、「天演论」■书,林纾先生最早译成外国小说,达数数百篇之多,吴曾祺先生曾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巨著,其余陈衍先生的诗文,郑孝胥

  • 文章漫談清代的陽湖人物趙翼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58期  作者:卜國光  出版时间:1998-08-15
    关键字: 清代 阳湖 赵翼 史学 文学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桐城和阳湖,是先后的两大门派,各有不少的能文之士,以及许多的诗文著作,流传后世,这些诗文我们可以不读,但作者不可以不知;因为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遗产,今略述清代的阳湖人物—赵翼。我现在所能看到的史料记载有四种,所叙内容详略各有不同,今把重复的删掉,留下的就自然成了一篇小传一、辞源:赵翼清阳湖人,字耘松,号瓯北,乾隆进士,官至贵西道,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有瓯北诗集五十三卷,尤精研史学,有二十一史劄记卅六卷。又陔余丛考四十三卷。考订经史而多

  • 文章常州文学之回顾——选自胡朴安主编之「国学汇编」——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65期  作者:顧實惕勝  出版时间:1974-02-15
    关键字: 常州文学 《国学汇编》 胡朴安主编 爱国心 文学

    ㈠爱国心始于爱鄕心,故近世谈敎育者,注重鄕土,以常州人而愿闻常州文学之历史,亦爱鄕心之一种也。常州开府,旧隶八县,而实际不必拘。常州府治武进阳湖两县,此两县即可代表常州。有一谚语可以证明。谚云:无常一到,性命难逃。无常者,无锡常州也。无锡可以超离常州而独立,则除府治武进阳湖两县而外,其余六县,何一不可超离常州而独立耶?故玆谈常州,止于旧府治武进阳湖两县而止,余不及也。民国以来,废常州府,并阳湖武进,则武进一县,可以代表常州矣。文学一名,英语曰

共148条记录 1/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