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化心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開發甌江四島嶼的思考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5卷 第1期  作者:張乘健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文化 开发 温州 瓯江四岛 江心屿

    近来风传开发江屿之说,这是佳音,把江屿建设成一个美丽的地方,不仅仅是温州人的愿。在我看来,所谓「开发」并不简单地是环境设施的建设,而是一项庄严的文化事业,首先应从文化上思考。瓯江不止一个江孤屿,从中游到入海口,共有四个岛屿:灵昆、七都、江、西洲。应该将瓯江四岛屿的开发以文化意义上作通盘考虑。文化开发最忌杂乱无章,将各种不同的文化因素杂凑在一起。会给人以极不协调极不和谐的感觉。应该突出各个岛屿各自的特色,概括言之,是洋、新、古、朴四个字。灵昆岛

  • 文章文化转型与东北人的特性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高士嘉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文化转型 东北人 特性 爱国心 亲和力

    政府才全力提倡「全民储蓄」。原以父母为重的家庭,逐渐转变以子女为重的家庭。丈夫原为一家之主,现在太太的发言权日形壮大,宗敎的信仰已不如世俗的信仰(secular onvietion)吃香。个人的问题本应由个人负责解决者,现代人都寄望于社会安全制度。原来朋友之间以努力奋斗相勗勉者渐渐代之以轻松、愉快、幸福的祝词。两代之间原应父死子继,世代相传,现在却有一大鸿沟(gap)介于其间。谈复兴中华文化,如不重视此项时势的推移,将如缘木求鱼,因为复兴最易引起的联想

  • 文章探索阳明哲理 发扬中华文化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2期  作者:楊周焯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王阳明 人物生平 心学 中华文化

    又回到儒家,由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承接而构成「知行合一」学说,这是中华文化的精神所在,我们身为炎黄子孙,接受薰陶,当须珍惜爱护,应运时代需要,选优兴革,充分发扬,最后以一首诗让大家分享:古道探新觅幽洞,今学念旧仰阳明。诗书寓乐有全艺,文韬武略在一身。天地归承先哲,知行合一启后人。自强不息求至善,振兴中华享太平。一九九六年七月二十一日于贵阳云岩旅次

  • 文章王安石思想與孟子的關係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5期  作者:夏長樸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王安石 韩愈 孟子 思想文化 人君之心 圣人

    新法的路向并未更改,封孟子为邹国公,配享孔庙等措施,基本上仍是王安石政策的延续。因此,朱子曾明确的指出:「孟子配享,乃荆公请之。」四库提要也说:「唐以前孟子皆入儒家,至宋乃尊为经。元丰末,遂追封邹国公,建庙邹县,亦安石所为。」由此可见,王安石在复兴孟学上所尽的力,是后代学者一致肯定的。安石所以如此汲汲于复兴孟学,原因无他,主要是安石钦佩孟子,对孟子思想又特别喜好所致。与安石政治立场相反的司马光即曾说:「介甫于书无不观,而特好孟子与老子之言。」吕南公也说

  • 文章從鵝到鵝湖之會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9期  作者:程兆熊 出版时间:1987-07-07
    关键字: 鹅湖 文化中心 学术研究 王羲之 农业专科学校 李光地

    鹅湖在我国自东晋以来,历唐、宋、明诸朝,均聚居过许多学者,曾经是一个文化中心,而朱熹与陆象山的鹅湖之会则更是我国学术界一件影响深远的盛事。我国学人陈荣捷敎授在其专学研究中发觉许多书籍中对有关鹅湖种种记载是不详,或是有误(如辞海即将鹅湖的地理位置弄错),近日特将其疑义及认为値得追寻的史实写信给在国内的程兆熊博士,请程博士释疑。程博士研究人生哲学,是台湾有名的敎授,早年曾在鹅湖办学,居住该地甚久,对鹅湖史实胜蹟都很熟悉,因于回复陈先生两度来函之后,更就「鹅

  • 文章汴梁起義話中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10期  作者:豫溪居士 出版时间:1981-10-30
    关键字: 开封县 河南省 历史悠久 民族文化中心 河南人 民风淳朴 不畏强暴

    辛亥年为宣统三年,名叫「汴梁」,县名「祥符」,民国二年始改名「开封」。囘忆七十年往事。乃定名「辛亥起义说汴梁」,兹分述如下:一、黄河两岸古多豪俊「梁苑春色,中邦福地」这一座牌楼在相国寺前十字路口,充分形容了汴梁的风光。汴梁旧为祥符县。现为开封,因居汴水之阳,古为梁国都会,乃名汴梁,南距淮河三百里,北接黄河十八华里,乃中原一大都会也。中国有一个江淮平原,为文化发源地,南界长江,以武汉为中,名之曰楚,北界黄河,以汴郑为中,名之曰梁,淮河居其中,导淮桐柏,东入

  • 文章辜鴻銘逸事

    来源期刊:《同安》 第38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留学易辫 祭祖闹事 弘扬中华文化 惊才远瞻 工厂谋略 爱民批谄 学洋初心 夫唱妇随 父慈子孝 亡妻之殇

    历代祖先。房东太太笑之曰:「贵祖宗何时来享您的肴馔?」先生曰:「就是你们祖宗嗅到奉供鲜花的时候。」其意盖谓与西俗之献花,事同一辙,房东太太无以难之。三、钻研中国文化光绪六年(公元一八八〇),先生由欧洲返回槟榔屿,供职于新加坡海峡殖民地政府辅政司。适中国学者马建忠博士(江苏丹徒人)过境,先生趋访于旅邸,与之作三日长谈,始知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极为仰慕。于是辞职返回槟榔屿,重再留发结辫。脱下西装,改穿华服,专钻硏中国典籍。四、应聘鄂署光绪十一年,张之洞总督两广时

  • 文章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协会组团访问常州武进纪要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61期  作者:周振華  出版时间:1998-11-15
    关键字: 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协会 古杏坛 无线电学校 刘国钧职业教育中心 书画展

    讨论诸多设想。希望能参与未来教育发展等远景。九、刘国钧职业教育中的成就常州刘国钧职业教育中是一所现代化职业教育的中等职业学校,主持校务是王亮伟校长,他非常能干,校务蒸蒸日上,办校绩效为常州之冠!王校长特别说明香港的刘国钧先生和华夏基金会捐资创办常州职教中的用意和成就。尤其感谢刘国钧先生对常州教育的贡献。访问团参观「刘国钧职业教育中」,真切了解常州市不仅是江苏省的工业重镇,更是青年工业职业教育的摇篮,对常州市现代化发展有一股新的力量,刘国钧职业教育中

  • 文章古縣新興同安城 文風道義益昌明

    来源期刊:《同安》 第57期  作者:彭一萬  出版时间:1996-11-01
    关键字: 古县新兴 陈士 吴天球 牟洪 同安历史文化地理 同安精神 朱振仲诗词

    我同置县,晋时太康。群山抱拥,南临重洋。天马挺秀,屹立海疆。东南物望,至宋后扬。朱子沐化,奕世书香。人才辈出,华国文章。民性刚毅,意志高昻。乘风破浪,山远水长。经商四海,美誉侨乡。这首同安颂,是台北市福建省同安县同乡会顾问陈士所作,并由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吴天球、牟洪谱曲。全诗概括了同安的历史、地理、文化、民性等。物望即众望,奕世即历代。西汉武帝时,上柱国左翊将军许萤开垦同安,至今一千九百多年。晋太康三年(公元二八二年),设置同安县,但县治是在南唐太和

  • 文章劉惟甫校長等對瑞金綿江中學的貢獻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6期  作者:楊曉蒼  出版时间:2014-08-15
    关键字: 家世出身 《东亚新秩序》 《倭寇之野心》 筹办锦江中学 学校建设 领导队伍 瑞金县立中学新创 战时生活 全县人民文化教育中心 怒潮军政学校 教育事业贡献

    开展新生活运动,他要求学生知行合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社会风气影响很大,深受民众称颂和赞誉,这都是刘校长领导有方之成果。民国三十年(1941年)应全县人民的要求,瑞金县立中学增设高中部,使人们目中的绵江中学成了一所完全中学,瑞金学子再也不要到外地去读高中了。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刘校长召集县裏各姓士绅会议,商讨扩建校舍事宜,与会者均乐予赞助。于是,新建图书馆,扩建教室,宿舍,开辟运动场,增建学生文化活动中心,使学校焕然一新。至此,绵江中学不仅成为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