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化差异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與美國人交往的小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朱光彩 出版时间:1979-04-25
    关键字: 塔德 美国人 中西文化差异 抗战胜利 中美关系

    讀六十八年元月廿二日中央日報副刋載,何擧帆先生「龍王脾氣」一文,內容述及故水利局章局長錫綬(增康)與美國人塔德先生一段不愉快的經過,也憶起我與塔德不大不小的幾段往事。(一)民國卅四年八月抗戰勝利後,在西安播遷多年之黃河水利委員會,卽奉命遷囘開封原址辦公,並籌備花園口堵口事宜。卅五年春三月成立黃河堵口復隄工程局,由趙委員長守鈺(友琴)兼任局長,四月開工,至五月底卽將寬約兩公里之缺口,由東西兩端同時進占,縮窄至四〇〇公尺。按照抗戰期間原訂計劃,應在口門上打樁...

  • 文章騾車的速度馬車時代與騾車時代讀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喬家才 出版时间:1979-03-25
    关键字: 马车时代 骡车时代 中西文化 文化差异 交通工具

    陶希聖先生在中原文獻第十卷第十一期發表了一篇「馬車時代與騾車時代」,糾正某專家所說中西文化差別的錯誤,寫出七十年前中原官道及騾車情形,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不過騾車的速度,似不盡然。北方的情形,大致差不多,敍述了河南情形,也就等於敍述了北方各省的情形。陶先生所說的騾車,在北方通稱轎車,以騾子來駕駛,也有用馬駕駛的,不過比較少些。轎車專爲人乘坐的,也有用騾或牛駕駛的敞車,通稱大車,是載運貨物的,當然也可以供人乘坐。陶先生說:「騾車一日可走三十里至四十里,中午打...

  • 文章美東暑工散記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魏良才  出版时间:1987-03-01
    关键字: 社会兼职 旅美记忆 美国风貌 文化差异

    ——本文作成於二十年前,但未曾在任何刊物發表,於今讀之,感慨益深。——初試東飛在剛考完期終考的當天下午,像一隻試飛的燕子,懷着喜悅期待,也帶着幾分驚懼的心情,在五月暖暖的夕陽中,從奧克拉荷馬向遙遠的東海岸飛去,老「灰狗」在聖路易市渡過密士失必河;兒時隨母親從蘇北的故鄕到江南去,長江在逝去的記憶中雖已不復存有印象,但總覺得這條美國人引爲自豪的密士失必河缺少中國江河的那股雄偉之氣。車子經過鋼鐵中心匹玆堡,古樸的費城,駛向那繁華的帝國之都——紐約。車抵紐約時,...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