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育贡献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黃造雄先生對教育的貢獻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1期  作者:虞奇 出版时间:1982-01-06
    关键字: 黄造雄 教育贡献 君毅中学

    一、他是一朶奇葩,由農村子弟苦讀有成,對社會貢獻頗多;却是一身崎嶇,流盡了寶貴的血汗。二、他是青年的楷模,有自己的理想,肯為理想奮鬪,肯為理想嚐盡辛酸,終於得到了豐收。三、只有默默耕耘的人,纔能留給後世的典範;不計名利的英雄,纔值得社會敬佩。終生辦教育一世尚節儉民國成立以後,我國父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始終不能實現,而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的道統,倫理思想,更是被所謂新潮流的衝擊,滌蕩無存。小學的敎科書,改用白話文,用「大狗叫,小狗跳,」等作...

  • 文章于右任先生與育達商職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4期  作者:王廣亞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于右任 教育贡献 商业职业学校

    提到于右任先生,一般人多認爲他是開國元勳,或是一位大書法家,殊不知先生風光傳奇的一生中,還扮演著多重色—政治家、敎育家、思想家、報界先軀、詩人等,而每一種角色均能淋漓發揮,達到至善之境,並爲後世樹立典範。我個人最景仰先生對敎育的貢獻,記憶所及,他曾創辦了多所學校,如宗海小學、民治中小學、三原中學、渭北中學、渭北師範、西北農學院(今西北農業大學所、中國公學、復旦公學(今復旦大學)、上海大學等,爲早年苦難的中國,培育無數的人才,實現了他「以百年樹人之計,植民...

  • 文章一代學入——故臺灣師大校長孫亢曾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1卷 第2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3-04-30
    关键字: 孙亢争 人物生平 教育贡献 投身革命

    孫亢曾先生字侃爭,廣東梅縣人,民國前十三年九月廿二日生,九十一年九月十六日逝世,享壽一〇五歲。亢曾先生之先世,係明太祖朱元璋「天潢貴胄」,神宗皇帝之嫡派。清雍正二年(公元一七二四年),始祖梅莊公,攜祖妣柯氏及六歲女二歲子耀寧公,暨外弟家屬,由江南江寧縣,間關數千里,艱難輾轉來抵程鄉(今梅縣),為避禍。因以當康、雍年間民間擁戴明裔揭義旗者屢次,涉嫌疑遭誅族,毗連郡縣,騷然不安;梅公當時雖已易為孫姓,但為安全計,不能不遠投荒僻。梅公捐館後,柯妣以程鄉土情馴雅...

  • 文章黃縣縣立簡易師範學校創立的始末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張拙夫 出版时间:1993-06-20
    关键字: 黄县县立简易师范学校 创办缘起 创办经过 教育贡献

    民國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八月抗戰勝利,特余任山東省保安司令部煙招區軍事特派員兼黃縣縣長,正率部駐萊縣境。中共北海軍區於政府宣佈抗戰勝利後,卽集中兵力攻取沿海敵僞據點及摧毀我游擊勢力,余於孤立無援的情勢下,乃率部由黃縣、龍口而蓬萊而煙臺而長山八島(東萊羣島),於渤海游擊月餘,後轉移天津市塘沽。於本部撤離後,龍、黃、蓬一帶,整個陷於中共之手,繼對民眾展開淸算鬪爭,民眾相繼逃亡至靑島市者甚夥。一、創辦緣起余由天津市轉至濟南市辭縣長職;軍事特派員職,亦因環境改變...

  • 文章羅志淵先生傳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7卷 第4期  作者:周邦道 出版时间:1987-12-30
    关键字: 罗志渊 近代教育家 人物生平 教育贡献

    羅志淵(一九〇四—一九七四),字孟浩,廣東興寧人。民前八年即光緖三十年(一九〇四)甲辰某月生。父傳悌,業農。世居深山,豪族奪其世業田。擧家失所恃,徙邑中,鬻苦力,以維生計。志淵方舞勺,入小學,常枵腹。膏火不繼,輟爲傭。資稍積,繼續小中學業,志氣堅毅,不以坎坷餒。旣卒業,名冠同儕。民國十七年(一九二八),得師友似助,負笈金陵,肄業中央黨務學校。翌年,改制爲中央政治學校大學部,乃入行政學系,專攻法政。將畢業,倭寇尋釁,淞滬吿急。遂返鄕創興寧時事日報,鼓吹抗日...

  • 文章陳榮昌先生評傳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4期  作者:張誠 出版时间:1994-12-25
    关键字: 制度改革 戊戌新政 修建祠堂 经正书院 教育贡献 皈依佛门

    过于求全责备,认为他是前清遗老,不肯出任民国官职,反对辛亥革命。其实,筱圃先生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并非一成不变,他能亲书《护国门碑记》这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碑文,实属一种顺乎革命潮流的举动。[2]他晚年办学,服务桑梓,为发展云南省教育事业,在培养人才,改革学制,转变学风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他先后担任过经正书院山长(院长)、云南高等学堂总教习(校长)、云南国学专修馆馆长,云南教育总会首届会长。在主持云南学务期间,根据云南实际,创办了一批专科学校,大大提高了云南的教育水平

  • 文章教育巨擘鄒魯海濱先生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作者:偉誠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邹鲁 人物事略 文化教育贡献 大埔中学 中山大学

    國民政府黨國元老鄒魯,一八八五年生於大埔縣城,茶陽儒學里,原名澄生,學名魯,字海濱,幼讀私塾,純於記誦,敏於悟解,十九歲就讀韓山書院,未畢業轉學到廣東政法學堂,畢業後留學日本。鄒魯一生於文化教育做出極大貢獻,在韓山書院求學時表現極佳,各科成績優秀而名列前茅,深得師生贊賞,與同鄉張針要好,以四塊鷹洋,又得老師張竹士信任,一再資助資金囑鄒魯籌辦建「樂群中學」。(埔中前身)。鄒魯不辜負老師之願望,不分盡夜,積極籌辦,樂群中學建成並被委任爲校長,如今培育的桃李十...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