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育公益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張弼士祕助卅七萬兩白銀支持辛亥革命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8期  作者:劉秀香 出版时间:2012-02-01
    关键字: 张弼士 辛亥革命 捐资革命 教育公益 人物事略

    欲有诗味,酝酿才能芬芳」的佳句。而今位于大埔县西河镇的张弼士故居光禄第,是一座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一九〇八年),历经百年风雨还保存完好的大型客家围笼屋,其飞檐斗拱,雕梁画栋的建筑气派不亚于山西「乔家大院」。院门前至今仍保留着当年清政府御赐「乐善好施」「急公好义」牌坊,正门上的「光禄第」匾额为李鸿章手书。该围笼屋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景点,具实属名归。

  • 文章田翁家炳历年公益贡献所获荣誉概要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6期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田家炳 教育公益 荣获奖项 资助高校 年代汇总

    香港中文大学 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 200011 福建省人民政府 「乐育英才」金质奖牌 200112 香港公开大学 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 200113 湖北省人民政府荣誉公益奖章 200214 云南省人民政府荣誉公益奖章 200215 青海省人民政府对外友好协会 江河源友谊奖 200216 江苏省人民政府 江苏海外之友荣誉奖章 200317 香港教育学院 荣誉教育学博士学位 200318 中华慈善总会 「爱心中国」首届中国最具影响力慈善人物 200419 香港

  • 文章王以昭先生生平事略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0期  作者:王鍊中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王以昭 地方公益 东海圣人 教育改革

    附註:本事略爲曾孫王効蒐集資料,王勤整理撰寫,王功編審校對。

  • 文章良風可佳西湖村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1期  作者:王文 出版时间:2000-08-01
    关键字: 西湖村 乡土文化 重视农耕 供学教育 热爱公益

    辉,一代儒医、渊博学者、书法家熊英权……皆生于斯而长于斯。解放后,汉冶熊有宣,中山大学出来的留苏学者熊贵成等科技精英,还大有人在。国家干部、县科级者,更不乏其人,如南京水电学院副教授熊福谦,丰城教育局长熊友水,县常委熊一鸣,政协副主席熊有俊,宣传部理论科长熊加儒,南昌八中高级教师熊新文等,至于公职人员,人民教师,医师……难以数计。他们都是从这儿走出去的,迈向社会。好益—西湖村并向有优良传统,热衷公益,全村各巷弄廊,村头村背,备有路灯,通夜长明,以利夜行

  • 文章謹簡述先嚴張公如樓生平二、三事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0期  作者:張義高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张如楼 回忆先严 公益事业 家风教育

    挖土等损耗体力的活动,不管民工生活安排,收入比民工高两倍以上。可是他坚辞不受,和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有一次工程结束,结算分配时,保长被先父的精神感动,特从自己的收入中,拿出两块银元分配给民工做奖励。抗日战争时期,阜宁地区人民棉布等生活必需品来源困难,尽管我家经济条件捉襟见肘,先父仍带头出资支持地方政府置办织布机、纺纱机,为民造福。为了让曹洼村的子孙后代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公元一九四二年他积极地带头集资筹款,负责曹洼小学筹建工作。公元一九五八年秋成立人民公社,办

  • 文章慈谿秦潤卿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80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3-07-01
    关键字: 秦祖泽 金融 抹云楼 图书馆 公益 教育

    上海沦陷期间,蓄须明志,誓不与日伪政府合作,富有民族气节。二十年代以来,除了金融事业外,并热心从事社会公益及文敎事业。曾任上海租界工部局华人纳税会董事、宁波旅沪同鄕会副会长。在慈谿鄕间,提倡民间蚕桑生产,改良品种,增加鄕民收入。又支助养老䘏寡的荣华堂和保黎医院等慈善事业;并创办抹云楼图书馆,发展文化事业。在宁波,支持效实中学,任校董会主席,并设立抹云楼奖学基金委员会,奖掖后学。在沪时,先后创办修能学社、储能中学、主持钱业中小学,任校董会主席。又兼任南洋模范中学

  • 文章捐資興學之伍達觀先生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2期  作者:林超民  出版时间:2002-12-25
    关键字: 伍达观 热心公益 投资教育 人物品质 母子亲情

    设施。他的教育捐款扶助贫困学生重返校园,鞭策莘莘学子发愤读书,激励辛勤的园丁笔耕不辍。伍达观先生每次回到昆明,急着要办的一件大事就是到母亲的坟上扫墓。他在墓碑前献上鲜花、摆上果品,肃立默哀,鞠躬致敬。伍达观先生忘不了母亲的养育之恩,更铭记母亲的教诲之情。他是母亲唯一的儿子。母亲含泪把他送到海外求学,希望他学有所长自立自强:而母亲一个人在家过著寂寞、狐独、冷清的生活。母亲常对他说,人生有很多机会。你只要抓住一个机会就可以取得成就。要紧的是,你要有抓住机会的本事

  • 文章先賢丘壽民生平簡介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丘永平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丘寿民 生平简介 社会教育 地方公益 陶瓷业

    迷信思想根深蒂固,要说服他们,不但需要信心,还要有耐心,要坚持不懈又不能操之过急,我是绝对不会放松对家父母的说服工作。」这一席带哲理性的话,说得某乡绅只好点头称是。生平热心社会教育,地方公益事业,曾先后身任校董为高陂小学、高陂中学、湖山小学、龙岗小学等创和发展捐资献策。上世纪卅年代初,他们父子慷捐巨资买下三亩多水田,解决了高陂中学长期缺乏运动场地需要,此举至今仍为当地人士传为佳话。一九三五年虎中建校初期,他身任董事料理建校工程期间,主张勤俭建校,勤俭办学

  • 文章田家炳傳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張永和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田家炳 人物传略 教育慈善 公益事业 两岸文化

    原載履仁崇義的田家炳一書,共分十八章,本刊分期連載,以饗旅外鄉親續八—編者—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