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故土回忆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又是高梁成熟時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8期  作者:李祥亭 出版时间:1976-08-25
    关键字: 故土回忆 乡土民俗 青纱帐

    翻翻日曆,又是家鄕——秫秫長到屋簷高的時候了,一想起來家鄕的秫秫,就會連想起來頭頂上如同火盆般的大太陽,與脚底下好像熱鏊子般的大馬路。丈多高的秫秫,阻住了空氣的流通,沒有一絲微風,連樹梢子都不動一下,呆呆的任憑烈日的蒸晒。莊稼人熱得透不過氣,鋪條草蓆,坐在池塘邊的柳蔭下,手中不停的猛搧着自編的大蒲扇,算是消暑,也算是對暑氣的一種無言抗拒。在這個熱得要命的農曆六月,樹上知了噪鳴,微風不起,秫秫長過人頭之後,就是故鄕所稱「靑紗帳」了。秫秫就是高粱。每年一到此...

  • 文章漫談故鄕海鹽舊事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4期  作者:胡樸人 出版时间:1985-04-10
    关键字: 故土回忆 海盐 太湖

    (續上期)十、拉雜作一個結尾作者生于民前二年,農曆庚戍年正月十四日,這篇文字寫好時,是農曆甲子年四月初一日,論年歲,是七十四歲又二個半月,老了,眞已老了。中午,同顏文碩大律師在重慶南路一段麥士多食品有限公司進午餐。吃的同傳統的飮食不同,所以不能說是吃中飯。我用的是小麵包二隻,炸蝦二隻,蟹肉白菜球五個,鄕下濃湯一杯,甜點松子粒一塊。二個吃了四百八十元,不能算便宜,地方不錯,座位舒適,佈置精雅。顏文碩與作者同是庚戌生,祗小幾個月,身體還很健。談到大陸故鄕海鹽...

  • 文章鄕土異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卷 第10期  作者:石谷 出版时间:1971-10-30
    关键字: 故土回忆 史料记载 轶事

    △自古山崩、山鳴而山移之變甚少,正統十四年,紹興府有山移平地之事,史册亦有紀載。△林子中野史:建炎已酋秋,杭州靑波門竹圓山,平地湧血,須臾成池,腥聞數里;翌年,金兵掠境,殺戮萬人,卽在該地。宋熙寧八年,杭州地湧血者三尺,後流入於河,腥不可聞。明嘉靖廿四年,慈谿縣地湧血,高二尺餘。卅七年五月,東陽縣民張思齊家,地裂五、六處,出血如線,高尺許,血凝,犬就食之,掘地無所見。未幾,有海寇之殃。卅九年二月,竹谿縣地震出血。△紹興府城東,有投醪河,相傳勾踐師行之日,...

  • 文章黃山八面廳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9卷 第5期  作者:金國銓 出版时间:2007-05-10
    关键字: 故土回忆 黄山八面厅 历史沿革 义乌

    去(九十五)年秋節前後,侄兒金之模來電稱:族中今年修家譜,希望我能返鄉,一則祭奠父母兄嫂,二則參與修譜之事。但因籌備「精忠」六十周年出版「感恩與懷德」續集暨辦理紀念大會與會餐事宜,乃延至去(九十五)年十一月十二日始辦妥各項手續成行。義烏這個山城,是我日夜思念的地方。我世居義烏縣(市)崇義鄉(上溪鎮)傅宅(金傅宅)。我的大外婆則住在黃山鄉的周村,小時候常隨母親去外婆家,也聽舅舅他們說過黃山八面廳的許多故事。可是我少不更事,也未親眼目睹八面廳的風光。我家雖世...

  • 文章閒話「天下第一關」與「小雲南」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王漢倬 出版时间:1972-02-01
    关键字: “天下第一关” 小云南 历史迁徙 故土回忆

    (一)天下第一關是誰寫的?我在北平讀書時,課外選修書法。敎書法的是馮臼厂先生。他曾領着我們幾個學生到前門外去看嚴嵩寫的匾額「六必居」。馮先生一進店門先向老掌櫃的打招呼,然後由一個年輕的夥計帶着我們走到後邊的正庭。正庭中間,横懸着一塊匾,是用紅綢子遮蓋着。小夥計用竹竿把綢子挑起,便露出「六必居」三個金字。看完了走到前門又向老掌櫃的道謝。出了門,馮先生說就字來看不像奸臣寫的;因筆畫圓潤,不矜不躁。又去看「西鶴年堂」四字,與「六必居」的筆法態迥乎不同,我懷疑不...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