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故乡风景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憶汜水會館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王光臨  出版时间:1973-01-20
    关键字: 汜水会馆 同乡 故乡风景

    會舘者,旅居異地之同鄕人,歲時集會之舘舍也。其名稱亦有稱爲公所者,其宗旨,爲聯絡鄕誼,及救濟同鄕人在旅居地之貧病死亡者;其經費,槪由同鄕人捐助之;其設備,除集會居住之舘舍外,尙有公墓,殯房等;亦有擧行施醫、施藥等慈善事業者。各大都會商埠均有之。民國後,多就會舘設立同鄕會。此會舘之由來,及其意義也。惟就余所知,在通商大埠設會舘者,均爲省籍,如河南省有於南北都會設有會舘,名爲「中州會舘」者。開封有山陜甘會舘,乃山西、陝西、甘肅、三省旅居汴垣之同鄕、積資籌建,...

  • 文章西宛道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5期  作者:呂佛庭 出版时间:1973-05-25
    关键字: 故乡风景 旅途见闻 南阳 丹水 蓝田县

    民國三十三年四月廿一日晨,洗漱畢,命工友龔文松擔行李發魯山,是日塵霾蔽天,北風慘烈,行五里而至滍河,考滍水源出魯山,流至葉縣入沙河。左傳:「楚子與晉師夾泜而軍」。漢書:「漢光武破王尋兵於昆陽,士卒溺死,滍水爲之不流」。案抵卽滍水也。以河灘太濶,水多潛流,故不克舟行。過河西南行,經瀼河鎭,劉秀城、黃土嶺,鐵牛廟約五十里至鴉路關,兩山如門,關樓雄峙,自古卽爲宛洛要衝,漢光武用兵,嘗經過於此。又十里至南召店。盡日行深峽中,至此南望,豁然開朗,心目爲之一快。西望...

  • 文章梧州的水上人家與游泳環境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32期  作者:李立初 出版时间:1986-04-10
    关键字: 故乡风景 往事回忆 山川景色 游泳环境

    民國七十二年五月,我隨同臺灣廣西同鄕會東南亞曁港九訪問團前往泰國訪問,在曼谷,曾漫遊湄南河,參觀其「水上人家」及「水上市場」,這是當地政府列爲旅遊活動地區之一,也是泰國觀光資源中佔有極重要地位的觀光區。我在未往泰國之前,對於湄南河的旖旎風光,早已聽人說過,也在報張雜誌中看過不少文字的介紹及畫家筆下所描繪的畫面或攝影機所攝取的各種鏡頭。從這些文字的描述與圖畫或照片中來看,景色確實很美,也很能吸引人。可是,世界上的事物,無論文字描寫得再好,圖畫的畫面或攝影的...

  • 文章夢回故鄕憶百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3期  作者:馬永濤 出版时间:1986-03-30
    关键字: 《游居柿录》 百泉 故乡风景 安乐窝 思乡

    吾人今日的心情庶几近之。虽然,少小离家,老大方囘,我们的靑春业已远去,但得还鄕团聚,于愿亦足矣。海上风寒,翘望大陆,海天一色,万里怀人,百感交集;而思亲之切,与怀鄕之殷,难以言宣。试作怀苏门百泉安乐窝诗一首,聊表纪怀。名泉名士各千年,人去泉留一惘然。感旧长空星落落,临流还听水溅溅。苏门过客山摇梦,沧海浮槎浪拍天。刧后鄕邦归未得,百源学脉[2]孰能传?[1] 「百泉」亦称百源。名称甚早,据春秋左传载:定公十四年冬十二月,晋人败范中行氏之师于潞,获籍秦、高

  • 文章三月浙江詩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3期  作者:周冠華 出版时间:1995-03-10
    关键字: 浙江诗坛 故乡风景 历史人物 诸葛亮

    論詩六首 張桂生一我是今人非古人,文承舊格內容新。眼前多少風流事,直待詩家勤采珍。二能歌能泣見情眞,肺腑文章自感人。小我還須容大我,源頭水活句常新。三拾人牙慧易陳陳,詩格從來貴意新。萬仭心遊精八極,旨高味永始傳神。四流傳萬口語成金,佳什應爲大眾吟。高雅詩文平淺出,工農婦老亦知音。五美刺由來同古今,愛憎褒貶見詩心。騷人下筆嚴非是,歌正驅邪仔細斟。六應酬之作不能無,一味應酬實可虞。濫調陳辭充紙上,遠離生活是歧途。編者按:張桂生先生爲中國韻文學會理事、溫州詩詞...

  • 文章六月浙江詩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6期  作者:周冠華 出版时间:1995-06-10
    关键字: 浙江诗歌 咏史怀古 故乡风景 人物怀念

    四月份浙江诗坛刊登张桂生新昌杂咏第一首「惊看峡谷变琼田」「琼」误为「桑」,第三首「误把水波作美目」「美」误为「眉」。郑孟津凤岙国恩寺第三句「浮图」误为「浮圆」。周冠华李商隐第四句「濩落」误为「护落」均此订正。游温州江心寺 陈洒寒江天佛地江心寺,胜迹风光历史悠。文献文山文信国,浩歌浩气浩然楼。一双古塔东西望,四面淸波日夜流。游子远来游半日,上人高士结良俦。游江心寺——木鱼上人邀入方丈室茗谈 前人放浪人难入佛门,[1]远游无碍拜高僧。[2]江心寺古饶诗意,半日淸谈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