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探访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金陵散記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潘萬慶  出版时间:1990-09-01
    关键字: 李煜 人物事迹 金陵古城 探访亲友

    金陵,我終於來到了金陵,這是我探親之旅第四程。這地方,民國三十七年底我離開,於今,七十九年三月杪又重來,通過這一條歷史隧道,足足耗掉我四十一年又三個月時光,佔去我一生絕大部份歲月,現在,皤皤白髮,垂垂老矣,眞正是當日少年今白頭。這地方,縱非我的故鄕原籍,都與我淵源很深,有一份溶不開的濃郁感情。這地方,也叫過石頭城,白下、白門、建業、建康、秣陵;明太祖建都時,叫過它應天府;太平天國時代,命之爲天京,現在通稱南京,也許是我下意識不樂於京兒京的泛政治意味,也許...

  • 文章拜山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2期  作者:華羽  出版时间:2000-04-01
    关键字: 善余和尚 回忆往事 人物经历 探访普陀山

    在悟明法師八十壽辰紀念文中,開首便提到普陀山普余老和尚,拜會他的時間是民國三十八年夏季,雖然僅係一面之緣,但以那時生活、交通條件種種因素的影響,若非因緣際會是很難辦到的。常言道:「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句名言,成為我由不可能而完成拜山的最佳例証。雖然,我拜會善余老和尚僅四十分鐘,感受之深,已在我的心中鑄下永恆。他的神情,勖勉,慈悲的開示,像大海中的一盞明燈,導使我在人生驚濤駭浪中找到正確的方向。樂觀、勤學、刻苦、忍耐,這八個字可以概括他對我開示的主...

  • 文章鸛雀樓今昔談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6期  作者:王眞一  出版时间:2010-07-01
    关键字: 鹳雀楼 地理位置 建筑历史 文人墨客 台北市山西省同乡会 返乡探访

    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黄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這首登高遠眺隱含慧語的詩,是唐代著名詩人王之渙登鸛雀樓時有感而發所作的,曾編入國小課本內,淺顯簡明的詩句,描繪出氣勢雄渾的景緻與激勵進取的哲理,數百年來吟詠不輟。鸛雀樓亦因此詩譽滿天下。鸛雀樓原址位於晉南永濟蒲州境內,緊臨黃河岸畔,昔日此處常有成群體高、長頸、赤嘴、灰白色羽毛像鶴的涉水覓食鸛雀鳥,以捕食魚蝦爲食,飽食之後,喜於樓簷等處棲息,日久,人們遂稱該樓爲「鸛雀樓」。永濟縣志記載:「鸛...

  • 文章(鄉閭之光)李瞻:萬里孤鴻常懷鄉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11期  作者:齊魯 出版时间:2009-01-20
    关键字: 新闻教育家 中华学术文教基金会董事长 十四随远征军离乡抗日 十八正式从军 新闻泰斗 回馈桑梓 知遇感恩 回乡探访

    四月廿六日下午三時,山東大學文史樓前走來一位老人,他鬚眉蒼蒼,但卻面色紅潤,步履穩健。見到記者,他笑逐颜開,伸出雙手,熱情地握手,用濃重的山東口音問好,眉目之間一片慈祥和氣,絲毫不帶大家作派。然而,他卻是真正的「大家」。他是蜚聲海內外的新聞教育家,原台灣政治大學新聞所所長;曾任台灣「教育部」、「新聞局」顧問,台灣中正文化中心評議委員、金鐘奬、金馬奬與金鼎奬評審委員;一九八二年他向蔣經國建議開放大陸探親,舉行兩岸政治談判,後被當局逐步採納實行;一九九七年獲...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