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拆字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闲话拆字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5期  作者:張成芳 出版时间:1995-05-10
    关键字: 汉字艺术 谢石拆字 测字

    亦慰晚景之舒泰。说到拆字,使我忆起测字权威谢石,绮文妙语,逸趣横生之故事。彼生于宋,四川人,初为业余测字家,直言不隐。征宗某年,慕风光秀丽,汴京(今河南开封)之繁华景象,特地前往观光,帝都闻名求测,户限为穿,每拆有奇验,誉满遍京城,传闻于宫廷。徽宗,戏书一「朝」字,命太监易服往测。谢石见一「朝」字,先作惊愕状,再推敲、辄下跪,太监诘何故?谢答:此圣上之象。继询,有何依据?谢言「朝」者,十月十日也。是日乃我朝天宁节,安不是圣上之象。太监囘奏,徽宗大异,欲安置

  • 文章拆字占卜——汉字拾趣之四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86期  作者:於世達  出版时间:2000-12-15
    关键字: 拆字 汉字 占卜 传统文化

    中国文字因其特殊的形体结构,有许多独具的特性,可拆可合即是其中之一,因而衍生出拆字(也称测字)之术。就是拆合字形,以言休咎。相传始于周代,但未见实据。后汉书五行志载:「献帝践阼之初,京师童谣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按千里草为董,十日卜为卓,此为拆字见义之始见于正史。而隋时谓之「破字」,宋时谓之「相字」,唐之袁天罡、李淳风,宋之邵康节、谢石,皆擅此道,以此著名。玉堂杂记:「谢石善拆字,有士人戏以『乃』字为问,石曰:『及』字不成,君终身不及

  • 文章名聯雜記(二)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13期  作者:陳則東  出版时间:1978-02-15
    关键字: 诗词 聊句 拆字之法 传统文化

    下句指项槖为孔子师事,意虽贴切,仍不免嫌稍过火也。东西南北四方,与春夏秋冬四时,偶缀二一字成联,尙不见难,若悉数用之,则殊非易事,但在文人巧妙构思中,竟能运用自如,实属难能可贵!早年在友人笔记中,发现有如下一联,句云:「冬阁园中,夏后氏读春秋传;东门楼上,南京人唱北西厢。」妙造自然,无斧凿痕迹,读之令人拍案叫绝!他如:「踢倒磊桥三块石:剪开出字两重山。」「谢侍中要钱,抽身即讨!吴太史飮酒,下口便吞。」均用拆字之法,妙在望文生义,切合自然,可圈可㸃者在此

  • 文章童年瑣憶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83期  作者:吳崇炎 出版时间:1983-10-01
    关键字: 童年生活 炊烟 蚊帐网 礼尚往来 拆字先生

    拆字先生记忆中的拆字先生多是些文质彬彬的,走路一摇一摆,也不会大声吆喝,说话的时候也有些哲理;等他坐定以后,还得预备一张桌子,可以按放他鸟笼,再把小布袱打开来大约有二三十张名片大小的正方形的字牌,折好了放在鸟笼前面,打开鸟笼,这只白色的文鸟就在字牌上啄着拉了一下,表示选中了,接着这位拆字先生就赏了一颗米给牠吃,亦是慰劳之意,而这鸟环视一下,依然飞进三面罩布的笼子里去了,决不会凌空飞走,训练有素也。拆字先生把字牌打开一看,见是一个「苦」字,于是他就把他的一套

  • 文章熊縣長妙聯反譏卞視察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4期  作者:吳汝永  出版时间:1996-02-01
    关键字: 熊宇涵 卞视察 拆字 笔墨反讽 祭奠诗

    赧颜连声称道:「对得好、对得好。」乃将字条纳入袋中,正在进退维谷之际,熊县长由幕后徐徐走出,曰:视察驾临,有失远迎、请坐请坐,他们本是旧识,别后重聚,寒喧中了却尴尬情结。这是五十几年前熊养和先生所打的一次笔仗,卞视察用拆字法把「熊」字用「能」者多劳一句俗语冠其上,把下面四点用「跑断四条狗腿」来形容,半开玩笑半讽刺的写得俗而且谑,但不失为佳构。而熊宇老对得工整脱俗,也把「卞」字拆开,而用「下流无耻」,也是一句俗话,再用「伸出一点龟头」以报卞某措词之尖酸刻薄,且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