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战时学校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敵僞時期東北地區的中等教育概况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2卷 第2期  作者:王良 出版时间:1981-12-01
    关键字: 抗战时期 东北 中等教育 学校

    伪满之敎育制度,亦即皇民化敎育之基本目的。而今日之中国大陆的敎育制度更为缩短,小学五年、中学五年、大学三至四年。此所谓奴化兼毒化的敎育制度之眞面目也。二、各省市(院辖)中等教育分布概况(民国三十二年之资料)壹、辽宁省二十二县 四市1.旅顺市——旅顺师范、旅顺女子师范、家政学校2.锦州市——地方师道训练所、锦州师道、锦州一高、锦州二高、锦州女高(附设道科)3.营口市——营口一高、营口二高、营口女高(附设师道科)、私立培眞国高、私立培眞女高4.鞍山市——鞍山国高

  • 文章在泰和城三年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5期  作者:歐陽克沛 出版时间:2001-08-01
    关键字: 泰和城 往事追忆 抗战时期 学校教育 就学生活

    泰和 欧阳克沛民国卅五年秋,原在新赣中学,就读初三,差一个学期毕业的我,因抗战胜利,该校复员上海,撤离蜀口洲,不得已,须转入他校继读。由于家穷,不敢跳班,直接报考高中,生怕中途,无法升学时,而连一张初中毕业文凭也没有,影响日后发展。因而祈能找到一所允准借读学校,以完成初中阶段。抗战时期,由于省府驻泰,许多学校也迁入泰和。据粗估计,有卅五所以上,如:国立中正大学、省立工专、医专、南昌一二中、私立心远、鸿声、新赣……等都是,可谓泰和文风最盛时期。然因抗战胜利

  • 文章馬故陸軍上校德昭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2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1998-06-01
    关键字: 马德昭 抗战时期 中学毕业 陆军学校 军事教育 因病去世

    马、顾本为世交,先生少时,即为顾府所赏识,许为东床。先生系于一九四〇年,在第三战区江西上饶战地与顾女士成婚。战时物质艰难,时顾将军为战区司令长官,曾赍以厚仪,助其成立家庭。一九三七年抗战军兴,时先生已中学毕业;秉于救亡图成之大义,遂伙同叔伯兄弟数人,万里投荒,入设于陕西王曲之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十五期就读。毕业后分发东南地区作战,一九四二年日军大举向浙江、江西地区进犯,连陷浙西重镇衢州、金华等地。时先生任职第三战区警卫团,为巩固战区最高指挥中心,曾率部

  • 文章我与上海中学校长郑西谷先生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9期  作者:鈕長耀  出版时间:1986-08-15
    关键字: 郑通和 上海中学 中学校长 学校迁址 抗战时期 政府官员 人物生平 追思故人

    苏讯」三卷第十二期,刋登了程肇鸿先生「记江苏省立上海中学——兼悼郑西谷校长」一文(也承程先生惠寄),使我也想起了郑通和先生,和有关上海中学迁址的一段往事。我和郑通和先生缔交近五十年,他当上海中学校长时,我任上海特别巿立敬业高级中学校长。两校都在上海巿之南巿(上中在陆家滨,敬业在聚奎街),相距呎尺,平时常有来往。当时上海县政府将迁出上海特别巿,江苏省政府同时批准上中迁校。为了县治迁移,还组织了一个县治迁建委员会,我是委员兼召集人之一(当时我兼上海县党部

  • 文章劉惟甫校長等對瑞金綿江中學的貢獻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6期  作者:楊曉蒼  出版时间:2014-08-15
    关键字: 家世出身 《东亚新秩序》 《倭寇之野心》 筹办锦江中学 学校建设 领导队伍 瑞金县立中学新创 战时生活 全县人民文化教育中心 怒潮军政学校 教育事业贡献

    事业,对教育经费尽力支持。县政府召集各乡镇士绅会议,决定征收附加税全部投入办教育。刘校长又考虑学生家长为免学费受通货膨胀之累,规定学生入学缴费以缴学费稻谷150斤,折合当时法币6元。于是教职员之生活乃得安定,而学生因多来自农村,学壳容易取得,双方均无学费负担的忧虑压力。瑞金县立中学新创,名声大振。宁都、雩都、会昌、安远等邻县学子都来报考就读。时值抗日战争正兴,学校还接收了许多外地流亡学生,实行战时生活。每周举行周会,每天则有升旗、降旗活动,刘校长亲自带领全校师生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