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三十六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6期  作者:吳延環 出版时间:1980-02-15
    关键字: 传统文化 思想 “三十六

    的定义人类本性,潜伏着两种气质:其一,爱与让。其二,恨与争。发扬前者,天下太平;倡导后者,天下大乱。爱的最高表现是孝,前已写过三十六孝以资示范。让的最高表现是,兹再写三十六以作榜样。在没开笔之前,仍依三十六孝往例,先给下一定义:「,是兄弟、姊妹、姑嫂、妯娌之间,在合情、合理、合法及不违礼的条件下,谦让、服劳、护衞、谏正、长先幼后,长友幼恭等项美德。推而广之,对日常接触之人,也同样谦让、恭谨。」兹说明如下:①——说文新附:「,善兄弟也。」论语

  • 文章河南人的「」「让」楷模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10期  作者:吳延環 出版时间:1980-10-25
    关键字: 《三十六 礼让 卜式 亲情

    立法委员吴廷环先生继三十六孝出版之后,近又编撰「三十六」一书,表扬道楷模,倡导兄弟友爱之德,谦和礼让之风,淑世俗,正人心,其志可嘉可佩。这三十六的楷模中,有四位是我河南先贤,特为转载于中原文献中,以彰先贤『』『让』之德,而励今之国人』。编者谨识六十九年九月卅日一、卜式屡赠弟产前汉卜式,河南(今洛阳一带)人,武帝时在世,官至御史大夫,赐爵关内侯。汉书仅说他「以寿终」,生、卒年、月不可考。卜式世代业农,田产很多,父辞世时,少弟还小,乃兄代父职,养之

  • 文章楷模汝南薛苞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1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1985-01-30
    关键字: 孝悌楷模 汝南 薛苞典故

    光年间,朝里边知道了河南省汝南县,有这么样一个勤奋好学,又笃行孝的薛包,就下了一道诏命,征召他到朝里做公车官,专掌管宫门内外事务。凡是吏民上奏的章表,或者四方上贡的物品,都要经过他的手,薛包为人和蔼又淸廉,做得很得体。皇帝看到薛包有这样优异的表现,想要升他做侍中官,但是薛包生性恬淡,不愿意做太大的官,还一再请求要早些退休。薛包在朝里本来做的很好,皇帝也非常喜欢他,但是他常常怀念著田园生活,总是希望能达到他的心愿。后来皇帝看出他有诚心还鄕,就让他带着印绶回归

  • 文章江南才子齊召南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9期  作者:孫靜江 出版时间:1970-11-20
    关键字: 博览强记 任职经历 孝悌俭朴 学术成就

    乾隆坐半,「南齐北窦」,由此盛名。齐大人孝俭朴,鄕里称道,乾隆三十年闰二月,高宗第四次南巡,时乾隆奉太后南来,欲幸浙东,召大人入询以天台山之胜,大人以未经游覧对,乾隆曰:「名胜在鄕里间,何以不往。」对曰:「山峻溪深,臣有老母,孝子不登高,不临深,是以不敢往游。」乾隆闻言,遂命囘銮,并深嘉之。此为孝也。(按乾隆南游凡六次,每度南巡,所过都邑,供亿烦苛,居民实不堪其苦,齐大人以此对,似有阻驾免灾之意存焉。)族人周华案发,被坐削职,抄家,仍敬爱周华长幼,可谓

  • 文章湖南東安縣「家族規範」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1卷 第2期  作者:東安縣同鄕會  出版时间:1983-04-15
    关键字: 湖南东安县 家族规范 地方传统 孝悌之道

    责之切,不得已而出此呢!现今有叫儿子为「弟弟」,叫女儿为「妹妹」的,以前在我们家鄕是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三、对于兄妹:尊敬哥哥和姐姐,即是古人所说「道」。现今只讲孝道,很少讲道,其实这不能算「孝」,因为孝是相连的。孔子说:「孝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古人以父兄与子弟对称,可知兄仅次于父,除父母外,兄为最大;除儿子外,弟为最亲。不知尊敬兄姐的,便不足以言孝。犹如不知孝顺的人,便不可以言忠。而况道着重长幼有序,使家庭和睦相处,社会不致混乱,如果滥用民主和平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